单位名称 | 甘泉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防大汛,抗大险,把损失降到最低。指挥防汛抗旱调度,防汛预案修编,组织抗洪抢险救灾,加强河道治理维护。 | |
住所 | 甘泉县水务局办公楼 | |
法定代表人 | 贺志明 | |
开办资金 | 326.3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甘泉县水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31万元 | 44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它《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2年汛期基本情况(一)雨情:甘泉县1-9月份总降雨量384.5mm(1月份---5月份90.2mm,6月份36mm,7月份156mm,8月份89.8mm,9月份12.5mm),其中1-5月份降雨90.2mm,汛期6-9月份降雨294.3mm;1-6月份干旱,7-9月份较常年偏多。(二)汛情、水情:今年我县较往年偏少,我县有效降雨次数为21次,其中暴雨6次,其它为中小雨,最大降雨量为7月14日海眼沟站日降雨量100.8毫米。8月11日北洛河最大洪水流量为300m3/s,未超警戒线,我办及时通知各乡镇、美水街道办主要负责人,要求北洛河沿线各乡镇、美水街道办做好安全防范措施,未造成大的经济损失。(三)灾情:我县虽然没有发生大的灾情,但入汛以来我县经历多次强降雨天气,多个乡村组受灾,其中预防性撤离262户538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9.35公顷,村庄路面受损道长度10005米,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10.5万元,其中农林畜牧业经济损失8.5万元、基础设施损失302万元,无人员伤亡。二、防汛抗洪抢险工作情况(一)汛前准备工作1、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县长李永军为总指挥,以各防汛成员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小组,组织各成员单位建立防汛抗旱指挥部,并确立职责,负责全县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需要设立防汛指挥机构,负责本部门和本单位防汛工作,并根据分工承担相应的防汛职责。各乡镇、美水街道办及其所属的各社区、各村组也成立各自的防汛组织机构,负责本辖区的山洪灾害防治工作。2、修订预案。4月6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发文《2022年水害灾害防御工作要点》向各乡镇、美水街道办、水库管理单位、局属各单位、各相关单位下发通知,要求做好2022年水旱灾害防御要点工作,其中包括开展汛前工程检查、职责落实、防洪工程设施检查、修订完善预案、开展防汛预案演练、强化工程联合调度和监管、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和会商系统的调试、制定汛期值班制度等内容。认真修订并完善四类防汛抗旱预案,督促各乡镇、街道办、库坝管理等单位开展修订今年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水库及淤地坝度汛预案,严格落实防、抢、撤措施,确保预案到村、到户、到人。3、储备物资。目前共储备防汛抗旱物资7大类46种,总价值300余万元,基本能满足全县的防汛抗旱抢险物资需求。年初对防汛物资库进行了补充,购置补充了价值7万余元的物资,改造升级了会商系统的调音台设备。今年汛前,县政府投资20余万元给各乡镇(街道办)配备防汛物资。4、防汛宣传。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安全生产月”,以发放传单、宣传手册和语音播放等形式大力开展《防洪法》、《水法》、《防汛条例》《河道管理条例》等有关防汛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出动工作人员20余次,发放传单5000余份,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水患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5、监测预警。我县有雨水情信息监测站点18处,其中水位雨量一体站8处,雨量站10处,建立县级和乡镇级视频会议系统7套。汛前进行全面维护检修,对自动雨量(水位)站和县、乡镇雨水情视频会商系统进行调试维护。通过自查发现,石门镇、桥镇乡设备终端和县级会商系统调音系统运行不畅,投资12万余元分别进行了升级更换。6、责任落实。认真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面安排部署今年防汛重点工作。4月中旬县水务局联合乡镇组织人员对县境内29座淤地坝进行逐一排查,摸清了所有淤地坝的现状并落实防汛“三个责任人”;四座小型水库也落实了“三个责任人”,明确了职责。7、抢险救援。因人事变动,汛前及时调整落实县防汛抢险突击队和预备队,共6个大队,每队约100人。重新划定了撤离路线、撤离范围等,严明了抢险责任和纪律,确保发生险情时,能拉得出、用得上。8、检查督查。汛前,防汛办联合水工队、河长办从3月20日至4月10日进行为期三周的库坝检查,对4座水库,29个淤地坝进行了全面排查,发放了11份限期整改通知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9、防汛演练。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汛防灾减灾意识,应对突发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在临灾时能快速有效撤离避让,努力减轻汛情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按照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全县共开展了各类防汛应急抢险演练8次。10、河道清淤。我办利用汛前有力时间,开展开了河道清障活动。4月15日组织单位全体职工对责任区河道各类垃圾进行清理活动,确保河道畅通。针对河道存在的生活垃圾等障碍物,以及河道两岸存在的违规开垦种植现象,我办组织相关责任单位职工和志愿者进行了清理活动,解决了区域内河道乱堆乱倒、乱垦乱围、乱排乱放等“八乱”现象,截止目前各乡镇、街道办累计动用大型机械10余次,动员干部、群众志愿者500余人次,清理生活、建筑垃圾、弃渣等20余吨,确保汛期河道行洪顺畅。(二)汛期工作开展情况1、应急值守。认真贯彻落实防汛24小时带值班制度,确保防汛信息畅通无阻。因今年防汛形势严峻,根据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要求,于5月15日已开始防汛值班,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转发相关文件并要求各乡镇、街道办、各成员单位严格落实文件精神,执行24小时防汛值班。截至目前,我办对各乡镇、街道办、各有关成员单位进行了4次抽查,从抽查结果来看,各乡镇、街道办、有关成员单位都能坚守工作岗位,全县上下已经进入防汛实战状态,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的思想,切实将各项防汛目标责任制落到了实处。2、会商部署。根据机构改革和换届人员调整情况,全面更新了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乡镇、街道办(包括行政村)、雨水情会商组等防汛相关责任人名单及联系方式,确保汛期重要信息准确发送并接收。为了减少洪涝灾害损失,及时准确地掌握水文、气象等方面的防汛信息,进一步做好重要雨水情会商工作,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成立了甘泉县重要雨水情会商工作组。8月15日,县防汛办和县气象局对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联合发文(甘汛办发〔2022〕29号)《关于进一步强化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暴雨应急联动机制的通知》,以应对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以及暴雨天气等引发的灾害。3、认真做好雨水情监测和讯息传达。⑴及时传递预警信息,今早安排部署防范措施。对省、市防汛部门下发的防汛信息及时整理,在第一时间内与县气象局进行会商,共享特殊天气信息,将最准确的汛息及时下发到各乡镇、街道办及各成员单位,为各部门应对强降雨天气提供强有力的保证。⑵紧急应对强降雨天气。入汛以来,我县有效降雨次数为21次,其中暴雨6次,其中最大降雨量为7月14日海眼沟站日降雨量100.8毫米,其它均为中小雨。每次在降雨来临之前都能及时准确将各类信息传递到各乡镇、街道办、各成员单位,责成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三、抗旱行动及防灾减灾效益今年6月份,我县降水较往年同期偏少,且气温偏高,发生严重伏旱,导致全县部分区域农作不同程度受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第一时间通知各相关部门、各乡镇、美水街道办开展抗旱工作。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9.7万亩,其中轻旱8.4万亩,重旱1.3万亩。期间,累计投入抗旱人数1300人,机动运水车300辆,群众自筹方式投入抗旱资金50万元,抗旱浇灌面积1万亩,为减灾取得了一定成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