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林市星元医院(榆林市第四医院)

榆林市星元医院(榆林市第四医院)

发布时间: 2023-03-31 16:03
单位名称 榆林市星元医院(榆林市第四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
住所 榆阳区西人民路33号
法定代表人 王建睿
开办资金 31358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6536.86万元 63755.12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星元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27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榆林市榆阳区委组织部榆区组干发[2020]233号任免了我单位行政负责人。按照《细则》规定,于2021年11月4日办理了名称增设榆林市第四医院。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一)业务运行指标情况2022年度医院总收入6.24亿元,较上年度增加0.84亿元;其中医疗收入3.59亿元,较上年度增加0.1亿元,财政补助收入2.36亿元,较上年度增加0.55亿元。总诊疗逾25万人/次,较2021年同期下降10%;出院22148人次,较2021年同期增长8%;住院手术操作16684例,较2021年同期增长14.2%,手术室手术5483例,较2021年下降1.8%。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为232340日,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为231926日,病床周转次数为26次,床位使用率为74.6%。临床路径全年共运行3160例,占同期出院人数的19%,退出381例,入组率为94.92%,完成率达87.85%。体检中心完成体检76354人次,较2021年同期下降27.6%。(二)优势引领,筑牢学科发展之基。一是按照“8818”和“四大医院、四大中心”学科建设思路,全面推进重点学科建设,继榆林市心血管病医院组建以来,经区卫健局审批同意,榆林骨伤病医院再次落户星元。同时,医院组织申报了心血管病科、消化内科2个市级重点专科,及榆林市痔瘘医院省级重点专科项目;“创伤中心、卒中中心、胸痛中心”三大中心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认证,正在筹备申报国家级三大中心认证。(三)畅通渠道,筑牢人才储备之基。全面畅通人才引进渠道,2022年医院计划公开招聘(引进)专业技术人员106名,后经过层层考核选拔,公开引进的21名和招聘引入43人。名医会诊中心工作安排20期,专家来院工作113人次,开展各类四级手术150余台。(四)改建结合,筑牢基础建设之基。一是旧院区改造稳步推进。由于旧院区科室设置较多,为保障患者诊疗连续性,医院实行分区改造。二是制剂室建设。经过多次考察研究,租赁了老年公寓一层闲置区域,作为医院制剂室。三是放疗中心建设。四是汉庭酒店楼群改造工程。五是加快停车场建设。(五)强化质量,筑牢三甲创建之基1、全面启动三甲创建工作,组建成立“三甲”创建办公室,从相关科室抽调骨干力量组成三甲办专职及兼职工作人员,配齐配强队伍;同时加快学习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内容,组织各科室开展2020年版评审标准线上集中培训学习,督促各科室捋顺工作流程,完善制度、职责,逐条落实评审要求。2、建立内控体系。为了增强医院的竞争实力,提高医院的管理效能,有效防止资产流失,医院聘请专业会计事务所团队协助医院搭建内控体系,成立内控建设领导小组及专项工作组,通过发现、破解当前制度体系、业务流程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问题,建立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制度体系。3、搭建“护联体”联盟。医院积极探索与基层构建“护联体”工作模式,实现基于“护联体”模式下的康复、老年、孕产、慢病等居家护理。共下基层3次。同时,总共接收完成互联网+护理服务271单,并获得患者100%“五星好评”,零投诉的较好成绩。(六)瞄准内核,筑牢科教研发展之基。积极开展医教研工作,出台设立榆林市星元医院院级科研课题基金管理办法,设立院级科研课题专项基金每年50万元,鼓励引导职工积极投身科研工作,举办星元医院首届科普讲解大赛,并组织开展科研诚信作风整顿工作,进一步加强医学科研工作作风和学风建设。(七)智慧先行,筑牢信息化建设之基。2022年医院对LIS软件程序进行全面升级,全面提高实验室数据分析转存效率和实验室智能化管理决策能力,上线运行健康体检软件、OA系统,并顺利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四级复审。(八)深化医改,筑牢服务惠民之基。探索建立跨区域医共体。继2021年医院与34家基层医疗单位组建医共体以来,今年再与子洲县何家集镇卫生院等6家医疗单位签订医共体协议,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医改工作贡献了星元实践。(九)义无反顾,筑牢疫情防控之基。一年来,抽调近1000名工作人员参与到疫苗接种,长城路、鼓楼、上郡路3个社区核酸采集任务,多个流调队、追阳队的疫情防控任务,农业示范园集中医学观察点、潮漫集中医学观察点等多个集中医学观察点的医疗保障任务,及榆阳区各乡镇及部分城区日常核酸检测工作。为应对11月中旬以来全市突然加剧的疫情形势,我院临危受命勇挑全市新冠定点救治医院重担,利用两个24小时连夜奋战、紧急建成了友芳隔离病区和定点医院,组织医务人员紧急投入患者救治工作中,同时省级支援医疗队106名医务骨干及95名市级医疗支援队陆续驰援我院,为全市阳性患者救治打通了生命保障通道。(十)提升温度,筑牢文化之基。1、成立星元精神研究中心。开展学习和传播星元精神活动,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星元精神内涵,使星元精神代代相传,成为凝聚人心、团结奋进、引领星元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2、在大厅通道搭建了医院文化长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回顾医院发展历程,记录取得的丰硕成果,搭建医院与患者、职工之间加深了解的窗口。3、提升患者“温度”。一是“星元医院大病救助基金”高效运行。二是联合区慈善协会在“星元医院大病救助基金”项目下设立“双百、双心”和“玻璃体视网膜眼底疾病复明工程”2个子项目,免费为医院前10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前100名可行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及前100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治疗。三是引入移动重症监护室救护车,方舱内配备呼吸机、麻醉机、透析机、急诊检验设备、移动超声、手术床、无影灯等诊疗设备,提高重大人员伤亡的突发事件和急危重病人的抢救能力。四是成立了采血中心,并引入榆林首家气道传输采血系统,大幅提升采血和检验效率。五是推出医保“一站式”办结服务,实现慢性病办理及报销、转诊、医疗救助等一站式标准化服务。六是成功创建“拥军优属示范医院”。军人、军属到院可享受优先就诊等优惠政策,并按照军分区实际需求,协助打造2间军分区诊室,由医院安排内科专家每周五坐诊,为有需要的军人提供诊疗服务,形成诊疗档案,全程服务。(十一)节能降耗,筑牢精细化管理之基。为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医院全面开展了节能降耗活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拟定了节能降耗工作实施方案及督查方案(试行),组织进行了两轮督导工作,对各科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纠正;二是采供科、设备科、餐厅等科室积极与供应商积极协商下调了物品、耗材、食材等价格,平均降幅为3%~5%,设备科完成全院医用耗材检验试剂整体降价工作,全院耗材统一下调价格5%。(十二)巩固成果,筑牢党建之基。医院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契机,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为抓手,紧紧围绕医院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不断深化我院四个党建品牌建设,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十三)履责于行,筑牢行动之基。一是为展现卫健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风采,激发工作热情,增强凝聚力,促进全区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党的二十大献礼,榆阳区卫健系统举办了首次表彰晚会,我院圆满完成了承办任务。二是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健康医院示范建设、老年友善医院、健康促进医院、扫黑除恶、平安医院创建、应急管理等工作,无一例安全责任事件发生。三是圆满完成部分学校体检任务及高考、十七运等市区大型活动赛事的医疗保障等政府指令性工作任务。二、存在问题及困难(一)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能力需进一步提升。医院投诉、医疗纠纷频发。由于部分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安全意识薄弱,防范意识不强,不能严格、自觉、主动地落实医院规章制度,未将质量要求应用于日常医疗工作中,对存在医疗隐患或者纠纷的患者未能及时给予关注及沟通处理,致使出现医疗纠纷;部分医务人员对病历、处方质量控制工作重视不够,归档病历缺陷率超过15%。(二)重点专科建设能力需进一步加强。医院已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西苑医院、301医院等多家国内各专业处于领军水平的上级医院建立专科协作,并大量引入高学历、高层次人才,个别科室未能充分利用医院搭建的优势资源平台,挖掘专科特色和优势,院内外资源组织整合力度较弱,临床创新技术产出不足,对专科实力提升帮助较少,致使专科发展速度受限。(三)住院环境改善进度需进一步加快。医院旧院区改造及制剂室、放疗中心、云智慧立体停车场建设推进缓慢,由于医院外科大楼建设期间贷款2亿元,融资租赁3000万元,医院每年需偿还高额的本金及利息,目前资金极其紧张,项目推进缓慢,望区委区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加快医院建设,迅速提升医院服务能力。三、下一步工作计划2023年是医院“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年”,我们将继续对照“十四五”发展规划,一是谋划实施学科振兴工程,着力推动重点学科建设,实现“出峰出尖”的建设目标;二是通过带编、带安家补助、提供住房等优惠政策待遇,招聘重点院校本科、硕士、博士等40-60名;三是全面启动三级甲等医院创建工作;四是加快旧院区改造工程进度,促进医院环境大幅提升;五是完成基础建设,高标准打造制剂室,进一步完善医院服务能力;建设放疗中心,提升区域放射治疗能力;建设云智慧停车库,方便职工患者。六是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助力医教研协同发展;七是着力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提升医院服务效率;八是实施精细化管理,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降低医院运营成本;九是进一步推进有温度医院建设,出台系列举措,温暖职工患者;十是巩固党建成果,紧紧围绕医院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不断深化医院四个党建品牌建设,加强清廉医院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3669219161080211A1001有效期:2021年10月21日至2026年10月20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0年度卫生健康综合目标任务考核先进单位2、2020年度健康扶贫工作先进单位3、2020年度党建党风廉政工作先进单位4、慈善大病救助项目先进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我院2022年共接收捐赠呼吸机、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植皮机、电阻抗乳腺测试仪、全数字彩色超声诊断系统、各一台,均已投入各临床科室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