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科技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提高群众科技文化素质服务。科技展览,科技培训,科技联谊、学术交流,青少年科技活动组织,科技资料收藏整理。 | |
住所 | 宝鸡市金台区宝烟路1号市文化艺术中心 | |
法定代表人 | 田卫超 | |
开办资金 | 112.0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科学技术协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6.58万元 | 163.86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科技馆.公益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馆在主管单位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业务开展情况报告如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加强组织建设。制定完善《宝鸡市科技馆部室设置及职责》《宝鸡市科技馆科普辅导员积分制管理办法》《宝鸡市科技馆展教部科普辅导员业务培训方案》等制度,进一步规范职工行为。邀请郑州科技馆、合肥市安达创展有限公司专家来我馆开展讲座,提升辅导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顺利通过国家创文检查,参加交通引导志愿服务及“为民服务我先行”等文明城市创建活动20余次,高新四路文明引导服务4次。(二)开展疫情防控。建立员工、观众和来访人员等体温监测、场馆消杀、行程报备为一体的三防护机制,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完成党员“双报到”,先后选派24名干部参加下沉凤县、新开路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并捐赠物资,1名干部受到全市嘉奖,10名干部受到社区表彰,先进事迹被宝鸡先锋刊登。先后向驻地宝烟社区、新时代文明联系点纺织社区和朝阳社区捐赠防疫物资2万多元。(三)筑牢安全底线。牢固树立安全是发展第一要务的理念,抓常抓实抓细安全维稳工作。邀请专业消防公司组织消防演练1次,开展消防安全讲座1次。重大节假日安全检查4次,参加信息安全意识与防范专题讲座。为专用计算机购买安装正版杀毒软件,确保市科技馆网络安全运行。开展网络安全讲座2次。(四)强化科普阵地建设,有力推进科普服务能力提升。构建以硬件为基础、软件为支撑、活动为载体的三位一体科技馆科普宣传阵地。1.夯实硬件基础。先后实施创客工坊提升、B区科普教室提升和科普长廊建设等提升工程。购置表演机器人、无人机、水炮坦克等科学表演器材,丰富科普活动内容。购置消毒机器人和讲解机器人等公共服务产品。全力做好展品日常维护和定期维修,展品完好率达到95%以上,确保观众体验满意。2.丰富服务内容。一是推出线上科普活动,在“宝鸡市科技馆”微信公众号发布3期线上科普活动,主要内容包含有航空航天和疫情防控知识,通过视频形式向广大市民普及科学知识。二是与郑州科技馆联合开展《天狼星的故事——天文观测直播授课》线上活动,参与人数达4270人。三是编排10架无人机编队表演、10个机器人编队舞蹈表演、10个水炮坦克对战表演等集前沿性、科普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新型科普器械展演模式。四是坚持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假日主题活动不间断。春节开展了“科普乐欢天欢乐过新年”线上活动,分别表演了科普剧、科学实验7场,开展了深度展品讲解6次;元宵节开展以“科普庆冬奥寅虎闹元宵”为主题的科普猜谜、深度看展品和创客科学课堂三项科普活动,142人次参加;“端午节”开展以“喜迎二十大粽香端午节”主题活动,创客科学课堂开展3堂课程;国庆节开展了“科普迎华诞献礼二十大”青少年科技营系列活动。3.品牌活动影响力提升。一是举办宝鸡市第二届小小科技辅导员大赛,面向全市,初选100余名优秀学生参加大赛,经过层层选拔,评选出宝鸡市第二届小小科技辅导员大赛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被省科协评为2022年陕西省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二是推出青少年科技营活动。与国核锆业、宝钛集团等企业单位专家召开科普专家聘任座谈会,颁发科普专家聘任证书,为青少年科技营活动奠定了坚实的专业人才基础,开展“五一”主题营、周末营等青少年科技营活动15场次,参与人数达到450人。三是中国科学家精神展览,展览面积500余平方米,现已开放展览。(五)精心举办临时展览,丰富科普教育形式。一是举办“峥嵘百年•科技兴国”我国科技百年发展史展览,于4月3日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展厅共布置展板82面,展品38件,运用3D、VR等技术实现了科技史学习与教育、新技术的融合,进一步提高科技史学习和教育的积极性和趣味性,线上3.2万人次参观,线下83个团队来馆参观。二是为联合市地震局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图片展,向群众普及防震减灾知识,缅怀地震罹难者,普及防震减灾知识。三是布置“眼见不为实视错觉科学创意展”临时展览。(六)科普大篷车进县乡,扩大科普宣传广度。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13场次,展出展品近300件次,播放3D影片1600余分钟,服务群众累计1.5万人次。(七)高标准建设科普长廊,持续扩大宣传效果。建设科普长廊,开展前沿科学、公众安全、热点知识、等科普系列宣传,提升科普产品供给水平,满足公众更高的科普需求和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首期“中国梦航天梦铭记历史传承精神”主题宣传社会公众反响强烈。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2年接待观众参观26.42万人次,团队参观92个,播放科普影片149场次,6195人次观看。科普展教活动开展90场次。成功创建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被中国科协青少年活动中心评为“‘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试点单位,被金台区评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陕西省第六届科技馆辅导员大赛三项比赛均荣获一等奖,其中两人获得展品辅导赛一等奖,两人获得展品辅导赛三等奖、科学实验赛《色彩魔法秀》获一等奖,科学表演赛《逐•筑梦蓝天》获一等奖。在2022年陕西省科普讲解大赛中3人获得三等奖,2人获得优秀奖。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对科技展教工作分析研判不够。展厅开放后,深入到社区、学校不够,工作人员对科普服务对象及服务内容研究少,服务的针对性不强。2.科技交流合作开展不足。举办科普展览、科技联谊、学术交流,组织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及相关研究数量不足、质量不高。3.应急值班值守工作安排不周密。在日常展厅巡视工作中,还存在个别隐患与不足。(二)改进措施:1.加强对科技展教工作分析研判。今后,我们将加大“走出去”学习交流,高起点谋划科技展教工作,积极对上沟通汇报,推动宝鸡市科技展教工作见实效。2.加大对外协作交流。立足新馆这一有利平台,我们将加大与各地市及本土各县区、企业、学校、工厂、科研院所的沟通协作,推动我市科技事业加快发展。3.继续夯实常规工作。充实值班队伍,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轮流值班,带班同志坚持不间断巡查,及时纠正个别观众的违规操作行为,积极解决参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方便群众参观浏览。四、2023年工作计划2023年市科技馆将认真贯彻落实市科协各项工作部署,以常设展厅、临时展厅、科普教室、科普长廊和科普大篷车等硬件为平台,以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为抓手,以小小科技辅导员大赛、青少年科技营等品牌活动为引领,以规范管理为切入点,实现品牌活动持续有力,平台载体持续优化,展教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充分发挥科技馆在新时期的社会使命和责任担当,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用党建工作凝神聚力,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二是出实招、抓管理,全面规范单位运行。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怀揣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见叶知秋的敏锐直觉、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严格单位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监督过程性进展、严格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抓好职责分工、管理、分配、协调等,确保人尽其用、人尽其才、规范高效运转,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通过开展道德讲堂、素质培训、创文培训等方式,提升日常工作成效。制定年度人员学习、外出培训计划。坚持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三是丰富活动内容。展品完好率达到95%以上。年度参观人数达8万人次以上。科普大篷车宣传活动10次以上,科普秀、科普剧等表演类达20场次,科学实验课40课时。开展主题临时展览3次。定期开展表演机器人、无人机、四足机器人和水炮坦克等科学表演。年度科普长廊宣传12次以上,发挥最大效益。四是高规格举办宝鸡市第三届小小科技辅导员大赛,对比赛环节再优化,比赛内容再丰富,铸亮品牌。五是持续做优做强青少年科技营活动。优化青少年科技营活动实施方案,对主题设置、授课人员、课程设置、班次设置、招募方式等内容进行深入研讨,以青少年科技营活动为核心,全面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活动品质。六是行业比赛再获佳绩。积极参加行业各类竞赛,确保在省内、西北片区比赛获得优秀成绩,积极冲刺全国竞赛。七是积极承办陕西省第八届科技馆辅导员大赛,进一步扩大宝鸡市科技馆影响力,展现新风貌。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成功创建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