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北首岭博物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北首岭遗址文物管理、展览、修复及相关研究。 | |
住所 | 宝鸡市群建巷付17号 | |
法定代表人 | 赵辉 | |
开办资金 | 281.7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文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79.46万元 | 425.8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抓项目、夯基础,馆内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专题传达市局《2022年度目标任务通知》精神,逐项梳理细化,将目标任务分解到人,做到时限、质量、责任“三个明确”,落实职能任务扎实有力。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立足博物馆提升改造项目建设需要,对承担的项目建设任务实行清单化、台账化管理,每周听取进展情况,研判困难问题,制定针对性推进措施。截至目前,博物馆提升改造项目已完成项目建议书报批,崖体亮化工程已建成投用,博物馆二期绿化和陶艺馆维修改造工程已完工,教学楼改造方案设计、《北首岭遗址保护规划》正在加快编制。环境氛围有效提升。定期对馆内绿化苗木进行清理养护,实施陶艺馆室外部分场地和消防通道维修改造,新栽植芦苇、油菜、格桑花等绿化苗木,增加部分雕塑工艺坐凳和人物造像。在运行经费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积极向上汇报争取,实施了馆内广场道路提升、会议室改造、库房维修,以及史前图书角建设等工程,馆内整体面貌得到进一步提升。建立文物安全周例会制度,将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列入支部年度学习计划,定期研判分析安全形势,听取文物安全工作情况汇报,做到持续学习、持续提高。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生命重于泰山-学习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年内组织集体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2次,开展安全知识测试2次。及时调整馆文物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新引进文博专业人员2名,明确1名具有安全监管经验的工作人员专职负责文物安全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安全科职能职责,配齐配强了工作力量。(四)是做实隐患排查整治。制定印发《文物安全大排查工作方案》《安全生产月排查方案》《“守护三秦”消防百日攻坚行动方案》,在春节、端午、中秋、国庆等重点时段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年内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治理170多次,发现问题隐患40余条,能现场整改到位的立即督促整改,需要采取工程措施的,及时与相关单位沟通,责令限期整改。针对原龙泉中学校内安全监管薄弱环节,加装监控设施设备10台,对馆内所有视频监控网线开展排查,对损坏、接触不良的及时维修更换,切实消除监管盲区,提升技防水平。(五)做实安全知识宣传。扎实开展文物安全知识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干部职工深入到群众身边宣传文物保护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全面文物保护意识,积极参与“6.16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文物安全宣传资料和设置宣传展板等形式,向群众普及安全生产知识,解答群众疑问,营造了全民关心文物安全、参与文物安全的浓厚氛围。(六)是健全完善安全制度。修订文物安全专项预案,完善《门卫制度》《安全值班》《消防安全》《中控室管理》《中控室交接班》等各类安全管理制度6项,确保文物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强化应急值班值守,每天至少安排3人在馆值守,值班人员坚持24小时在岗,每天晚上22时、凌晨3时开展两次巡查,确保绝对安全。(七)强化基层宣传。6月2日,我们的节日•端午——宝鸡北首岭博物馆走进儿童康复医院活动顺利开展;6月16日,我馆积极参与全市“安全生产月”咨询日宣传活动,发放各类安全生产宣传资料5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20余次,取得了良好效果;10月14日,在金台区瓦场街广场开展“流动博物馆”进基层活动,受到宝鸡电视台栏目报道;12月22日,北首岭二十四节气——冬至微课堂走进渭水园社区,助力四型社区建设。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抓宣传、促推介,遗址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做实活动展览,开展“5·18”云游博物馆网易新闻直播活动,浏览人数达到36万人;策划拍摄“博物馆力量+”系列短视频,点赞数量和转发数量位列全省第三。承办文物局宝鸡文物大讲堂第四期暨“宝鸡史前文化大讲堂”,邀请韩建业教授开展线上讲座,解读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宝鸡市文博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学者等277位观众一同观看,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另外加强稿件投送。全年发布推广原创新闻作品224条,其中发表微信公众号文章115篇,年度公众号新增关注人数375人。学习强国平台20条,省文物局7篇,市文物局19篇,宝鸡电视台节目3期,金台融媒体3条,文明金台公众号3条,宝鸡二三里2条,网易新闻13条,其他新闻20余条,创作视频14条,美篇5个,浏览4万余人次。完成省级研学基地基础资料编写和申报工作。金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普教育基地、“追寻宝鸡根脉•传承华夏文明”志愿服务队落户北首岭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探秘北首岭模拟考古研学活动顺利举办,“寻根北首岭览物传薪火文物活起来陶艺承匠心——北首岭陶艺美育研学系列课程”第一期精彩启动,学生和家长走进北首岭,在陶艺美育研学中共上一堂精彩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人文美育课,对青少年进行传统历史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宝鸡“博物馆之城”建设贡献了力量。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人员少、任务重,因此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不高;2、对北首岭文化遗址公园建设工作存在改革和创新的力度不够大,还有患得患失不敢担当的问题。下大力气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不足,对比上级要求还存在不少短板。(二)改进措施1、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迎难而上,扎扎实实推进北首岭文化遗址公园建设和博物馆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2、强化学习,不断提高和改变工作思路,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工作水平;3、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补齐短板弱项,认真落实全国文物局长会议和全市文物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完成上级主管部门部署的各项职责任务;4、以实干求实效,推动宝鸡北首岭博物馆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四、2023年工作计划我们计划实施4项重点工作任务:1、实施我馆东边崖体加固工程。因常年雨水侵蚀和日晒对崖体强化保护;2、完成地方债,启动北首岭遗址公园提升改造项目,为建设顺利开展做好前期工作;3、完成办公楼前广场铺设,更好地和现在馆面貌相得益彰,统一协调;4、完成我馆局下达的社教活动,更好地加强北首岭博物馆宣传工作和社会效益。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