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柞水县融媒体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整合建设、管理县域内各类媒体资源;在本级和上级广播电视平台和网络平台播发新闻和融媒体节目;建设、运营、更新、维护、管理广播电视平台和网络平台;转播中省市广播电视节目;新闻广播、专题广播、文艺广播、资讯服务,广告、广播技术服务,电视节目制作、播出、转播及融媒产业经营。 | |
住所 |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下梁镇沙坪社区 | |
法定代表人 | 张珊 | |
开办资金 | 3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柞水县委宣传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8.3万元 | 200.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柞水县融媒体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3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县融媒体中心在县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以互联网思维、全媒体视角,持续不断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全媒体宣传职能,紧密结合“作风建设”,持续扎实开展新闻“四力”教育实践,牢牢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讲好柞水故事,传播柞水声音,为推动柞水高质量发展、建设“三高三区”新柞水营造了浓厚舆论氛围、凝聚了奋进力量。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年来,县融媒体中心坚持以改革促创新,以内容建设和技术平台双轮驱动促发展,以融合传播和平台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一个中心”、“两个集群”、“三个平台”建设。1主动作为,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管宣传、党管媒体、党管意识形态工作不动摇,牢牢掌握宣传工作领导权、话语权和主动权,坚持以县委主导,宣传部为中心,结合中央省市委及县委各项决策部署要求,围绕中心工作,打好宣传主动仗,努力开创新时代媒体融合宣传的新形势、新气象。2.开拓创新,全力开启“两个集群”。我们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个集群”,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全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电视新闻的优势,结合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先后在《柞水新闻》栏目中开办了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系列、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项目建设“进行时”、“两拆一提升”在行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等25个电视新闻专栏。2022年《柞水新闻》栏目开办246期,播发各类新闻1562条,在中省市党媒刊播各类稿件239条(其中省广播电视台播发稿件17条,市级广播电视台播发222条)。3.精心谋划,全面打造“三个平台”。为打通新闻宣传“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新媒体宣传优势,全面打造“爱柞水”APP客户端、柞水融媒体中心官方抖音号、柞水融媒视频号“三个平台”,平台自建成以来,始终坚持官方媒体平台党性原则,准确定位,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内外宣传工作。先后分别在三个平台开设了“学党史”、“纪录小康”、“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生态环境保护”等20多个专题专栏,聚焦中心工作,发出权威声音。参与包括“中国秦岭生态文化旅游节开幕仪式”“喜迎党的二十大文化惠民展演”“柞水县元旦烟花晚会”等50余场次直播活动,直播围观总人数最达120万人次。2022年融媒体中心在学习强国平台投稿350条,签发通过160余条,各平台共发稿27000余条。爱柞水APP发布稿件23221条,抖音、视频号制作发布短视频2400余条,浏览量超百万的17余条,最大浏览量达600万人次。在今年重点宣传工作中,强化对作风建设、党史学习教育、喜迎党的二十大等工作的宣传报道,实现了融媒体矩阵刊播、多维度推送、全媒体展示。4.外宣造势,努力实现“四个突破”。一年来,我中心始终把外宣工作作为提升柞水在全市的地位和提高柞水对外形象的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本着“对内宣传有重点、对外宣传有亮点”的宗旨,以综合主题报道为主体,新闻消息为补充,加大外宣稿件报道力度,尽显柞水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成就,树立柞水良好的外在形象,实现了稿件上送、媒体联动、优稿评选、设备升级四个突破。2022年,在商洛广播电视台发稿222条,陕西台发稿58条,央视发稿2条,其他主流媒体发稿320余条,均位居全市前列。积极配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高淳电视台等媒体来柞采访工作,畅通了与各级媒体交流渠道。在2021年度商洛新闻奖评选中,我县有11件作品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其中融媒体中心有6件作品获奖,居全市首位。通过向上争取资金,升级采购了一批融媒体设备,极大的提高了节目制作和包装质量。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融媒体中心着力推进“一个中心”、“两个集群”、“三个平台”建设,开办各类专栏25个,《柞水新闻》栏目播发246期,播发各类新闻1562条,在中省市党媒刊播各类稿件239条(其中省广播电视台播发稿件17条,市级广播电视台播发222条)。参与包括“中国秦岭生态文化旅游节开幕仪式”“喜迎党的二十大文化惠民展演”“柞水县元旦烟花晚会”等50余场次直播活动,直播围观总人数最达120万人次。2022年融媒体中心在学习强国平台投稿350条,签发通过160余条,各平台共发稿27000余条。爱柞水APP发布稿件23221条,抖音、视频号制作发布短视频2400余条,浏览量超百万的17余条,最大浏览量达600万人次。在今年重点宣传工作中,强化对作风建设、党史学习教育、喜迎党的二十大等工作的宣传报道,实现了融媒体矩阵刊播、多维度推送、全媒体展示。实现了稿件上送、媒体联动、优稿评选、设备升级四个突破。2022年,在商洛广播电视台发稿222条,陕西台发稿58条,央视发稿2条,其他主流媒体发稿320余条,均位居全市前列。积极配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高淳电视台等媒体来柞采访工作,畅通了与各级媒体交流渠道。在2021年度商洛新闻奖评选中,我县有11件作品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其中融媒体中心有6件作品获奖,居全市首位。通过向上争取资金,升级采购了一批融媒体设备,极大的提高了节目制作和包装质量。三、目前存在问题2022年,融媒体中心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人才缺乏、办公经费资金不足、薪酬机制不完善等一些问题和不足。在下一年的工作中,继续探索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综合运用,逐步完善以传统媒体为基础,自媒体为生力军的全媒体宣传平台。大力实施精品工程,在推陈出新的基础上,办精办活栏目,进一步提升宣传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外宣的上稿数量和质量,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为柞水县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四、整改措施(一)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培训,加强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提高干部职工业务素质。(二)多渠道、多途径争取资金,弥补经费不足;争取项目改善办公设施设备。(三)协同网络公司提升节目传输质量。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强理念更新,构建融媒传播新格局。积极顺应融媒体发展趋势,推进理念、内容、方式、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整合县域社会资源,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进程中,大力实施移动优先战略,创新运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整合、优化、做大微信、微博、公众号、APP等各类移动终端平台;以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为依托,将传统媒体在内容方面的优势和新兴媒体在传播、技术等层面的优势进行有机结合,不断搭建新的交流平台、拓展新的互动模式、构建新的传播渠道,全面提高新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2.加强人才培养,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新鲜血液,积极争取人员编制,通过引进年轻优秀人才带动媒体从业人员的思维转型,使得融媒体产品的制作和推广更加大众化和灵活化;加速传统媒体人的转型,建立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有效激活传统媒体“存量人才”的能量,做到新老媒体融合生产、复合传播,促使传统媒体人转型为全媒人才。3.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加快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创新管理体制、调整运行机制、统筹考核激励,推动思维融合、结构融合、内容融合、平台融合和传播效果融合;统筹各部门绩效考核,建立一体化考核激励机制,调动媒体活力;探讨建立差异化考评体系,通过对管理体制、内部协调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和融媒体评价机制的完善、融合和创新,促进媒体深度融合。4.持续提升业务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内外交流学习和培训,积极与省市主流媒体联系对接,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持续不断的提高干部职工业务素质和水平,不断创新机制体制,建立灵活实用的媒体管理机制,打造和培养全媒体团队和媒体融合需要的数字传媒专业团队,创造想事干事、争创业绩的良好局面。5.全力做好安全刊播,守牢安全播出底线。在做好安全播出的同时配合做好舆情监测工作,确保县内无重大舆情和安全刊播、发布零事故。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