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神木市> 神木市第二小学

神木市第二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3-31 15:37
单位名称 神木市第二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神木市麟州街道南大街路东53号
法定代表人 乔守彦
开办资金 41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神木市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2.45万元 190.46万元
网上名称 神木市第二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7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校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教体局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师生和广大家长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推双减、提质量、保稳定、树品牌”的工作目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开展的主要工作(一)聚焦党建引领,促进工作提质增效学校党支部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开展党支部活动,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制度计划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强化了党员的宗旨意识,增强了党员的党性意识及工作责任感。1.理论学习滋养初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提升全体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实践行“两个维护”固化为一切工作的政治信条、政治原则、政治保障。2.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领导讲党课、专家讲理论、先进讲事迹、党员讲体会等活动,在全体党员干部中掀起学习新高潮。抓实集中学习、专题学习、座谈交流等活动。(二)坚持质量立校,提高教学工作质量1.强堡垒,提师德,薪火相传育名师。通过师德师风专题讲座,老带新培养教师后备人才,班级管理经验分享等方式,统筹学校教学、安全、文化宣传等各项工作,引领学校全面发展。学校的创新管理理念、教师团队的力量凝聚,都在不断学习、实践与反思中得以提升。2.抓课堂,强科研,不遗余力提成绩。坚定地把“育人质量”作为主业,狠抓课堂建设,有效推进学科教学改革。在主题教育工作的指引下,开展“青蓝工程”、上示范课、结对帮扶青年教师等活动,为青年教师打下良好根基。要求青年教师特别是新入职教师积极参加课堂大练兵和网络学习平台活动,撰写教学论文等,不断锤炼自己,快速成长。(三)加强文化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1.精心打造宣传阵地。加强对学校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校园墙报、宣传栏等文化阵地的指导管理,在把好舆论导向的同时,力求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2.推进“书香校园”进程。让办公楼、教学楼走廊成为师生展示才华的园地,共悬挂师生书画作品100余幅;让班级墙壁成为学生放飞童心,展示个性的园地,开展了以“美化教室”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在教学楼墙壁上张贴文明提示语、经典古诗词、四仪八礼等传统文化知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践行者。3.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定期召开班主任专题培训会,学习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十大行动之“缔造完美教室”的理论知识。及时开展了“缔造完美教室”评比活动。通过评比发现,每个班级都制定了富有特色的班名、班徽、班训、班级愿景等,把“美”的教育渗透在班级文化的各个方面,体现了班级特色,做到了让“墙壁说话”,让“每一堵墙”成为“无声的导师”。(四)狠抓常规管理,确保德育工作落地1.抓养成教育。学校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入手,重点从养成教育、学习习惯、社会公德和文明礼貌等方面进行教育。通过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向学生进行文明习惯教育。利用开学典礼、班会课,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抓纪律安全教育。学校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管理原则,开展安全教育,如校园网格化管理岗位、四位一体护学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发放安全工作告家长书,避免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3.抓法制教育。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把学生的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德育教育范围之内。结合实际,坚持“以教育为本,以预防为主”的工作理念,定期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法律意识,效果良好。此外,还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班会和校园广播及时的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教育。4.抓后进生转化工作。要求任课教师在每学期开学初认真制定后进生转化计划,认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极少数严重违纪的学生,班主任同德育处共同做好思想教育工作。5.充分发挥少工委的组织作用。疫情居家学习期间,学校少工委结合重阳节、国庆节、教师节以及重要人物和重要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提高了德育实效。(五)拓宽德育渠道,提高家校协作水平1.增进家校联系。坚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暑假期间为家长发放《家教指南》读本,要求家长自主学习并做好学习记录,疫情期间开展线上专题讲座等形式,丰富家长学校活动,家长参与率达95%以上。同时,坚持通过电话联系、家访、经常性地与家长沟通,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推进家校联系,促进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形成教育合力。2.充分发挥家长作用。在开学表彰奖励大会上,表彰奖励了15位优秀家长;在阅读考级活动中,邀请家长当古诗词考级考官;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使我们学校教育内容进一步丰富,教育途径更广阔,教育效果落到实处。(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师素养1.开展“集体研讨课”和“评课议课”活动。开展“每周研讨课”和“评课议课”活动。结合教师的教学实际,要求新任教师上好一节汇报课,青年教师上好一节展示课,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上好一节示范课。通过活动的举行,让教师有了交流互促的机会,有了展示才华的平台。2.强化教师培训,及时掌握新理念。组织教师学习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并进行测试,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师积极参加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网络培训、榆林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全员培训、2022年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网络交流研讨培训等各种线上学习活动,按时提交作业、撰写心得体会,不断提升教师队伍专业水平。3.找准主攻方向,培养青年教师成才。一是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较快的提升。在第四联合体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大赛中,荣获语文组第一名、数学组第二名;在第四联合体创新教学大赛中荣获科学组第一名、普通学科组第二名的好成绩。二是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按照上级安排,我校选送8名教师到店塔第二小学送教下乡,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互补,加强教师交流与沟通,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助力“双减”新形势下为课堂提质增效。三是鼓励观摩学习,开阔教学视野。坚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鼓励老师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开阔视野,使教师们在不断的交流碰撞中逐步提升业务素质。同时,多次邀请了兄弟学校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加强交流学习,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七)做好安全工作,建设平安健康学校我校始终牢牢树立“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思想,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把师生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和措施,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为全校师生打造了一个安全、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圆满实现了让师生满意、让社会认可的工作目标。教育是使命,防疫是责任。学校严格按照防疫要求和各项措施,强化责任担当,成立疫情防控专班,开学以来,我校迅速、果断、积极、认真地开展了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迎难而上的使命担当。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教育法律法规,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施教,教书育人,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研究,继续深化教学体制改革,持续加强学校安全卫生管理工作,努力提升品牌社会效益,赢得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赞誉。三、存在问题1.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特别是对重要理论重要思想的学习还停留在表面上,缺乏深层次的理解。2.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特别是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引导力度不够,敬业精神和担当意识不足。3.学习硬件设施有待改善。学校地处老城区,受地域限制,办学条件距离高标准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四、改进措施1.夯实政治理论学习,科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使教师的理论知识更加系统化、全面化。2.多举措开展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激发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活力,带动学校优质内涵发展。3.争取财政投入,促进学校办学条件和水平快速提升。五、下一步打算1.党建引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支部提质升级,以党建工作助推学校工作全方位发展。2.文化建设。继续深挖“责任教育”内涵,重点推进绿色校园、书香校园、文明校园建设,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育人格局。3.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师风;建立“骨干引领+主题研讨”的德育研修模式,促进班主任队伍专业发展。4.课程建设。继续对课程结构进行梳理,丰富课程内容和开展形式,上好基础课程、提质发展课程、持续优化拓展课程、加强资政课一体化建设、建构实践主题课程群,修订和完善课程刚要集。5.学生成长。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