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柞水县> 柞水县劳动监察大队

柞水县劳动监察大队

发布时间: 2023-03-31 15:32
单位名称 柞水县劳动监察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宣传国家劳动保障方针、政策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具体承办局各执法单位提请需要实施行政处罚的案件。
住所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石镇中街人力资源市场五楼509室
法定代表人 代飞
开办资金 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柞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万元 1万元
网上名称 柞水县劳动监察大队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柞水县劳动监察大队在县人社局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认真执行本单位的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业务活动开展2022年,县劳动监察大队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关于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有关要求,注重源头治理,加大执法力度,全年共开展劳动保障专项检查8次,日常巡查61次,检查各类用工单位173户,涉及劳动者3300余人,发出各类执法文书181份,督促用工单位补签劳动合同500余份。受理现场、国办系统、12345热线等投诉举报295起,已全部调解处理到位,为1400余名农民工追回欠薪1500余万元。有效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确保了全县社会和谐稳定。二、工作举措(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监管责任。一是全面健全工作制度。成立了2022年根治欠薪工作专班,建立了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9个镇办建立了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协调机制,制定了《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实施方案》,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统筹推进根治欠薪各项工作,确保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稳步推进。二是全面夯实工作责任。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要求相关部门管行业必须管欠薪,将根治欠薪工作连带责任、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分别明确到行业主管部门、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对欠薪问题实行责任倒追。三是全面从严责任考核。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纳入部门、镇办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逐一明确住建、交通、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年度考核目标任务,有效传导治欠压力,形成了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良好工作格局。(二)突出源头治理,推进制度建设。一是严格落实资格审查制度。全面落实项目招投标及施工前置审查制度,规范工程施工许可证办理程序,对参加县内各类建设项目招投标的企业,逐一核查工程施工合同、实名制花名册、农民工工资专户按月足额发放工资记录、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缴纳凭证等资料,并核实近三年支付劳动者工资情况,对不能出示《无拖欠农民工工资证明》的企业,取消招投标资格,全年为招投标企业开具无拖欠证明411份。二是严格执行保证金制度。全面落实《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实施暂行办法》,未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的工程项目不得办理施工许可证。三是严格落实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和工资总包代发制度。全面推行建设工程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和施工总承包企业代发农民工工资制度,要求施工总承包企业逐项目开设农民工工资发放专用账户,建设单位在拨付工程款时要将人工费用拨入农民工工资专户中,禁止将工程款和人工费用混在一起拨付。督促施工企业建立工人花名册、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表等相关台账,规范工资支付行为。监督工程建设领域施工企业严格落实实名制管理、专用账户管理、总包代发工资、按月足额支付工资等制度。四是严格落实预警平台监管制度。运用陕西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机制,要求新开工的工程项目在预警平台上注册项目信息,每月将用工基本信息、工人考勤记录、工资发放信息及明细上传至平台。每月在预警平台上查看在建工程项目工资支付情况,发现未按时限和要求上传的企业,列入重点检查对象,确保工人能够按月足额领取劳动报酬。(三)依法查处案件,巩固治欠成效。一是扎实做好专项检查。不定期到用人单位、在建项目工地开展检查,对有拖欠农民工工资和未按要求落实制度的企业,县人社局依法立案查处,责令企业限期整改。二是扎实开展综合整治。以落实实名制管理、签订劳动合同、按月足额发放工资、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等制度为重点,扎实开展综合整治行动,督促用人单位履行用工主体责任,全县在建工程项目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5%以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八项制度”实现全覆盖。三是扎实开展案件办理。坚持“有诉必接、有案必查、违法必究”的原则,累计受理农民工投诉举报案件295件,已全部办结,办结率100%。四是扎实开展企业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工作。结合日常巡查、专项检查情况,重点检查企业有无违法行为,以及近年来是否被投诉过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全面开展诚信等级评价工作。三、取得的主要效益全年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32份,调查询问通知书3份,责令改正指令书84份,行政处罚告知书47份,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25份,行政处罚决定书14份,列入失信黑名单告知书7份,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名单决定书2份。共对2216家企业进行了诚信等级评价,经评价等级为A的企业有2家,等级为B的企业有2193家,等级为C的企业21家。全年未发生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四、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受疫情影响,给劳动关系带来一些风险。二是工程欠款引发欠薪问题多发。三是重大项目欠薪隐患大。从2022年的投诉件分析来看,重大建设项目投诉人数多,投诉频率高。五、整改措施一是狠抓责任落实,源头防范欠薪。严格落实企业工资支付主体责任,规范用工管理,规范工资支付行为,全面推进劳动用工实名制管理、劳动合同签订、按月足额支付工资、工程款与工资分账管理、农民工保证金足额缴纳等“八项制度”全覆盖。二是强化执法协作,联合惩戒欠薪。依法加大对欠薪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落实行政司法有效衔接,对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犯罪案件,主动为被欠薪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健全失信惩戒机制,完善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促进信息共享。对公布的失信主体依法依规在招投标、资质审核、市场准入、评优评先等予以限制,使失信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保持查处欠薪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六、下一步工作计划我们将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努力推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加强正面舆论宣传工作。要做好舆情监测预警和分类处置,主动发声、快速反应,严防不实舆情、虚假信息传播和恶意炒作,正面、有序引导网络舆论。二是加强日常检查,消除欠薪隐患。在原有的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基础上,要求开工项目在陕西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上注册在建项目信息,要求在建工程项目每月将工资支付凭证上传到平台上,快速掌握民工工资发放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