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开放大学(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培养高等、中等学历人才,促科技文化发展。开展(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学科高等学历教育和(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工学等)学科中等学历教育相关(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学术交流/科学研究/教学支持服务等) | |
住所 | 西安市含光北路32号 | |
法定代表人 | 龙治刚 | |
开办资金 | 72619.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教育厅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3006.77万元 | 64453.19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开放大学(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 从业人数 8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聚焦党的建设,党建工作不断加强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及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建成五星级党支部1个,四星级党支部47个,培育创建“标杆院系”3个、“样板支部”8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4个,设立思政党建专项课题10余项,开发“智慧党建”平台。修订完善学校《处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办法》,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年龄和结构。组建二十大报告宣讲团,开展青年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成立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开展第一轮校内巡察工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清廉学校建设和第五个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活动,巡视整改暨教育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二、聚焦内涵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以评促建”和“双高”建设稳步推进,学科专业建设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显著。出台“十四五”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及社会服务规划,制定本专科人才培养实施性专业规则114个,成人教育本专科人才培养方案63个、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44个,3个专业群入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19门。教育教学改革成绩创我校参赛以来最佳成绩,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获国开首届工学科类专业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二等奖各2项,三等奖4项,学校承办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机器人系统集成赛项,首获优秀组织奖。以郭杜校区为中心,为高新、含光、太白、明德校区提供5G局域网,建成4k高清精品录播型智慧教室1间、AR/VR教室2间、常态化录播教室30间,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三、聚焦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业务能力有效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机制进一步完善,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师德师风问题专项整治的实施方案》,建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台账,开展师德师风培训会,1名教师获陕西省师德标兵。完成四校人事台账合并,出台学校“十四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引进15名专业教师,为35名辅导员及8名新入职教师办理入编。累计培训868人次,选派11名教师赴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交流学习,持续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四、聚焦立德树人,学生工作质量稳步提升学风建设成效显著,学工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学生资助工作圆满完成,招生就业工作取得突破,学生各类竞赛再创佳绩。其中,“专升本”考试上线率和录取率创历史新高,分别为95.17%和78%。新聘6名专职辅导员充实学工队伍,推荐10名思政骨干教师攻读在职博士学位。全年共发放各类国家助学金1799万元,勤工助学岗位工资80余万元。高职招生4008人,录取人数创历史新高。校院两级“一把手”访企拓岗促就业,联系走访企业200家,提供岗位15.43万个。学生在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国赛二等奖1项,省赛各等次奖36项,获奖总数首次跻身全省同类院校前十行列,创历史最好成绩。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金奖,实现了学校金奖零的突破。五、聚焦科学研究,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学校获批省社科联等纵向项目42项,争取横向课题2项,“社科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活动智库研究项目6项,科普活动项目5项,“黄河流域开放大学联盟”联合科研攻关项目5项。在陕西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选中,选送的作品获得科普类读物三等奖和论文类二等奖。成立深度融入秦创原建设工作专班,印发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经验实施办法。申报“第二届高校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项目中的1项通过专家遴选入围路演环节。与碑林区政府签订《创新街区共建协议》,共同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落实“双百工程”八大帮扶任务,开展“百日提升”专项行动。与安康汉滨区政府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采购扶贫点农副产品45万元。选派7名教师赴汉滨区新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组团式”教育帮扶。六、聚焦“三全育人”,校园文化建设卓有成效制定《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建设工作方案》,召开“大思政”理论研讨会,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加强,3名教师在省级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中获“教学标兵”等荣誉称号。组织申报第二批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与实践项目9项,申报数量较往年大幅提升。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225名学员。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青年大学习”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5支实践队开展“强国有我”主题宣讲、生态环境保护等一系列活动,1个团队获“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1名团干部获先进个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显著。七、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切实保障校园稳定安全落实上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健全各项制度和工作机制,制定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工作方案,及时动态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坚决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召开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签订目标责任书,完善校园安全综合防控体系,安装一键报警柱。开展各类治安防范教育活动和安全隐患排查,提高防范意识。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制度。做好信访工作,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八、取得的主要效益2022年,学校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举办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转化。成立深度融入秦创原建设工作专班,助力秦创原初见成效。与碑林区政府签订《创新街区共建协议》,共同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与安康汉滨区政府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采购扶贫点农副产品,并选派教师赴汉滨区新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组团式”教育帮扶。九、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校在改革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高水平、标志性教学和科研成果还比较少,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六校区资源优势还需进一步发挥,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仍需进一步提升,争取社会资源参与学校办学的渠道还不够宽。这些问题是制约学校事业发展的瓶颈,亟需加快解决。十、整改措施在今后学校事业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充分发挥六校区资源优势,加大高水平、标志性教学和科研成果引导及转化,大幅提升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拓宽渠道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学校办学,将学校改革发展的理念、举措完全内化到师生的观念意识中,完全付诸于师生的自觉行动中,形成共同努力、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从而更好地助力学校事业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学校成功入选省级高水平高职建设单位,3个专业群入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入选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单位;3名教师在省级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中分获“教学标兵”“教学能手”和“思政课教学团队”称号;获陕西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和论文类二等奖;在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国赛二等奖1项,省赛各等次奖36项;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金奖。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