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甘泉县> 甘泉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甘泉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31 15:23
单位名称 甘泉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全心全意服务退役军人,把党和政府的关心传递到每一个退役军人身边。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扶持、优抚帮扶、走访慰问、信访接待、权益保障等服务性、保障性、延伸性工作。
住所 甘泉县人民政府办公楼四楼
法定代表人 丁博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甘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4万元 1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以来,在中省市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精心指导下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市、县委决策部署,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努力成为退役军人的贴心人、代言人、维权人、娘家人,用心用情用力高质量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工作。一、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一)优化工作体系建设。今年以来,我中心精心谋划,以创新实干推动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向深向实发展。一是打造了“2111”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延伸体系。“2111”即:两站(军人驿站、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站)、一队(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一室(退役军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室)、一基地(退役军人教育学习基地)。目前,军人驿站已免费入住现役军人44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已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件,索回资金100万余元;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室聘请1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为退役军人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工作;教育学习基地培训退役返乡士兵47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开展抗旱救灾、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国防教育进校园等各类活动20余次,参与人数累计300余人次,充分发挥了退役军人群体的优势和作用。二是积极推动服务中心(站)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创建活动,着重在提升退役军人服务站品质和提高基层服务站人员工作水平上下功夫,积极同县财政争取资金5.93万元,为各乡镇(街道)服务站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基础办公设备。目前,已完成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6个乡镇示范型创建工作和4个100人以上村(社区)标杆型创建工作,经省市线上线下检查验收,已全部达标。三是加大《退役军人保障法》宣传力度。在“八一”前夕和“12.4”宪法日等时间节点在城区开展法律知识宣传6次,发放退役军人保障法宣传单2000余份,退役军人政策读本1000余册,进一步提升退役军人的法制观念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也让广大群众认识到尊重、关爱退役军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四是聚焦优待证赋能工作。我中心靠前谋划,由我带领两名干部,用时3个周,与县内21家企事业单位洽谈,最终达成了合作意向,为退役军人提供文旅、教育培训、金融服务、法律服务、商超、健康服务、生活服务、酒店餐饮等八大领域的优待举措,并在全县隆重举行了《拥军优抚合作协议》集中签约仪式,彰显了对退役军人的尊崇礼遇,汇聚了社会爱国拥军的宏大潮流。(二)落实优待抚恤政策。一是扎实开展春节、八一走访慰问活动,县级领导带头走访慰问驻甘人武部、县武警中队、县消防大队和各乡镇在乡老复员军人、残疾军人、“三属”、参战参试人员、60岁以上老兵共计192人16.4万元。二是全力抓好优抚资金发放工作,为各类优抚对象发放优抚金和生活补助234.79万元;三是认真落实优抚对象医疗补助政策,发放医疗救助金32人次6.82万元。四是加强褒扬激励,庆送立功喜报2人,发放慰问金2000元,悬挂光荣牌16块。五是做好了做好各类优抚对象评定和审批认定。完成了9名伤残人民警察评残申报工作,新增年满60周岁农村籍退役士兵10人。六是为139名重点优抚对象进行了集中免费体检,使退役军人的获得感不断增强。七是高效推动优待证办理发放。截至目前,已成功办理1870人,到卡1878张,发放1848张。八是开展了清明祭英烈、9.30烈士公祭活动,共祭革命先烈,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表达深切悼念和无限敬仰。九是多方协调,积极争取,成功将劳山战役烈士陵园申报为市级烈士纪念设施。(三)安置就业妥善落实。一是完成2022年度自主就业18名退役士兵集中报到工作,及时发放了2021年度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自主就业一次性经济补助。二是完成2022年度1名退役士官安置工作,安置在县内事业单位。三是发放义务兵(预备消防士)家庭优待金51人193.67万元。四是培训2022年度退役士兵驾驶技能培训8人。五是协调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创业贷款20万元。六是积极培养优秀退役军人在村两委中任职。目前,村(社区)中7人任村(社区)书记,14人任村(社区)委员。七是加强企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在系统内完善2名企业军转干部信息,主动关心他们家庭生活、身体健康等情况,努力当好“娘家人”,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现实困难和问题。(四)志愿服务队规范建设。围绕志愿服务队规范化建设和作用发挥,一是今年4月份以来,我中心利用邮政集团与我们的合作关系,协调了一间4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与县人防办合作,打造了阵地建设,配备了办公桌椅,统一了着装和标识,完成了验资程序。目前,志愿服务队在册正式队员37名,其中党员21名。内设1个队委会、1个临时党支部,8个小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化。二是组织召开了2021年度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年终表彰大会,表彰队员4名,并开展了重温军人誓词活动。三是去年12月23日新一轮疫情来袭,我们动员退役军人志愿者350余人,积极参与到疫情卡点封控工作中,战严寒,抗疫情,坚守40余天,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入伍时“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军人誓言。四是组织退役军人志愿队走进麻子街精英幼儿园,开展了“国防教育·从娃娃抓起”主题教育试点活动5期,参与志愿者30余人,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幼儿从小知军、学军、爱军、拥军,为后期更好地开展军事教官进校园奠定了基础。(五)紧抓思想政治引导。坚持做好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一是挖掘了疫情防控期间优秀退役军人志愿者典型事迹9人,其中1人事迹被推送到陕西一套新闻播出,1人被评为延安道德模范,1人被评为甘泉好人。二是坚持刊发转载部里、省厅及社会上涌现出的退役军人典型人物事迹,引导全县退役军人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三是持续开展退役军人矛盾问题攻坚化解,开展“大走访、大排查”活动,全面排查重大风险隐患,强化涉军维稳工作的属地主体责任、部门主管责任,切实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自元月份以来,未发生退役军人到市赴省进京上访事件,全县涉军领域问题持续稳定。(六)自身建设不断完善。一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来,我中心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及局机关党支部精神,把学习贯彻二十大的成效体现在退役军人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上,落实在服务群众上,转化在自身建设上。紧扣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认真落实机关党支部集中学习12次,通过融入日常学、深入研讨学、集中学、集体研讨等多种形式,将理论学透、活动做实,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中心工作积极主动。服务服从县委、县政府、局机关中心工作,克服人员和经费不足,坚决落实乡村振兴工作任务,配合局机关积极做好美水街道办姚店村乡村振兴工作;三是干部队伍奋发向上。全中心工作人员坚持当好首责,负好首任,跑好首棒,认真履职。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克服困难,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力的精神状态。二、存在的问题一是机构建立健全,但力量配备不足。干部配备不齐,仍存在人员少、工作多现象,整体工作压力偏大。二是聚焦主责主业,但政治引领不足。对退役军人党员的教育管理不足,退役军人先进典型等主流价值掌握不够,退役军人整体的政治思想引领有待加强。三是开局平稳有序,但创新落实不足。工作仅满足于完成上级部署的任务和经常性优抚工作落实,在创新举措上没有太多尝试,缺乏亮点和品牌。三、2023年工作计划(一)夯实管理保障基础,增强退役军人归属感一是健全服务管理设施。加强乡镇、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配齐相应基础硬件设施,完善退役军人信息网络。二是加强业务指导。不定期地对各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确保各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严格落实职责。(二)提高优抚保障水平,增强退役军人幸福感一是切实做好优待抚恤工作,做好优待证发放和完善信息采集工作,同时不断健全优待体系,着力解决重点优抚对象医疗困难,完善优抚医疗保障办法和医疗救助政策。二是关爱生活困难退役军人。精准识别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家庭,建立帮扶机制,提高困难退役军人家庭幸福指数。(三)强化部门协作力度,增强退役军人信任感一是不断完善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强化与信访、公安、乡镇等部门的协作能力,形成与其他职能部门相互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落实政策法规宣传。通过登门入户、座谈交流,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法规宣讲工作,使退役军人正确理解政策、把握政策,做政策上的明白人。三是做好先进典型宣传,定期评选表彰模范退役军人,宣传退役军人先进典型事迹,邀请退役军人代表参加重大庆典,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四)切实维护合法权益,增强退役军人安全感一是全力推进政策落实。认真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等工作,解决政策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二是着力维护合法权益。精准梳理各类退役军人群体利益诉求,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全面增强广大退役军人的安全感。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2019年7月15日至2024年7月15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