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和中小学校后勤管理。 | |
住所 | 宝鸡市陈仓区集中办公安置中心教育体育局办公楼 | |
法定代表人 | 孙应平 | |
开办资金 | 18.2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陈仓区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46万元 | 2.6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法定代表人进行了变更,没有违法违纪等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陈仓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陈仓区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创新宣传形式,强化资助政策宣传1.出台、印发了《陈仓区2022年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工作方案》,对资助政策宣传工作目标、宣传内容、宣传重点和宣传方式提出了明确要求。各教育组、学校(园)积极行动,采取制作宣传版面、主题班会、校园广播、进村入户等形式,资助政策宣传活动开展有声有色,深入人心。2.在区政府官方网站、区电视台、区融媒体中心公众号、区局公众号宣传介绍国家资助政策、申报条件及办理流程等,让资助工作在阳光下运行。3.7月份召开的全区巩固拓展教育扶贫成果同乡村有效衔接工作视频推进会上,对各镇街、各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成员共计700余人进行学生资助政策宣讲、解读,确保镇村干部应知尽知。(二)规范评审程序,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坚持“自愿申请、客观公正、统一规范、公开透明”原则,规范开展受助学生对象认定工作。采取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班级民主评议,学校评定,区资助中心审核认定、学校公开公示受助学生名单,无异议后再予以资助的程序,精准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受助学生,做到了学生一个不漏,真正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评定工作得到了广大学生及家长的充分认可。(三)严格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上级资金下达后,区上及时足额落实配套资金,并纳入财政专户实行统一管理。区资助中心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并联合财政、审计、监察部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审计。对虚报学生人数,骗取国家专项资金违规行为,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全年没有接到群众投诉,没有发现挤占、挪用、套取、抵扣国家资助金(免学费)现象。(四)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规范开展4、5月份,对全区高中、中职、义务和学前段资助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严督实导,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抓好整改。各镇、校学生资助组织机构进一步健全,并能按照“三公示两公开一集中”的工作要求,完善各类学生资助工作实施办法和细则,优化工作流程,确保了各项资助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五)加强资助系统应用,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2022年多次组织全区资助系统管理人员进行资助系统培训,提高了资助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确保所有资助项目、所有资助信息准确填报,实现了“三个百分之百”和“三个零误差”。(六)、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开展有序,稳步推进。区局领导重视,区资助中心把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工作部署到位、举措到位、服务到位,5月下旬召开贷前办理专题会议,制订了《陈仓区2022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理工作方案》。为了避免办理人员过于集中,我们根据大学生户籍进行了全区统一安排,采取“四环节一条龙”办理模式,安排熟悉业务的人员专人负责接听热线电话,耐心解答群众咨询,努力使群众满意。积极稳妥推进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11月初召开贷后本息回收专题会议,制订《陈仓区2022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本息回收工作方案》。建立立了区、镇、校三级清收工作管理网络,强化年度本息清收力度。区资助中心在学生在线服务系统上发布提醒消息、送催款通知书、电话通知及上门催缴等多种方式,联系学生及家长,及时督促借款学生和共同借款人按时还款。确保了年度本息清收任务的顺利完成。(七)落实校内资助,积极争取社会资助,不断拓宽资助渠道对已享受教育资助政策但上学仍有困难的脱贫家庭和“三类户”家庭学生,及时为其落实校内资助。充分协调利用社会资源资助,积极动员、引导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爱心人士为学校和困难学生奉献爱心,不断拓宽资助渠道,完善资助体系。(八)持续开展营养改善计划“六化”达标提升活动坚持管理规范化、设施标准化、操作精细化、服务优质化、食育人文化、供餐营养化,安排部署并组织实施《陕西省营养健康食堂(餐厅)》创建工作,以创促建抓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升工作,落实每生每天5元标准,召开营养改善计划“5+X”及食育教育工作推进座谈会,“5+X”营养餐模式科学有序运行。强化学校食堂岗位职责,落实营养餐食谱管理、校领导陪餐等制度,不断推进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体质增效。(九)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全面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细则(2021版)的创建评审要求,在全区110家中小学(园)全面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实现覆盖率100%。同时,按照按照评审操作指南和评价细则,对照教体系统的指标体系,精心准备20家复审点位,联系市场监督管理局逐一进校进行指导,确保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复审不出问题。经常性开展中小学的食品安全工作督查指导,全力筑牢食品安全基础。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6月份印发“一封信”1万余份,让广大初、高中毕业学生提前了解下一学段的资助政策。印制并发放《宝鸡市陈仓区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宣传单30000余份,做到了全区各镇街脱贫户、监测户全覆盖。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指南》3000份,确保高中、中职毕业生人手一册,使需要申请贷款的学生能提前了解相关政策、受理时间和办理流程。发放资助政策和生源地助学贷款宣传团扇2000把,不断提高资助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2.2022年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336人,发放贷款金额1380.26万元,签订合同数和发放贷款数均居全市之首。2022年全区学校校内资助3270人次,资助资金50.31万元;2022年争取社会资助91.96万元,惠及学生1416人次共30.4万元;宝鸡通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00万,设立陈仓区“通达助学基金”,连续5年对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高中毕业生进行资助。3.组织全区资助系统管理人员参加“全国学生资助工作第六期线上培训”、“全省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和资助政策培训会”线上培训及“2022年高中学生资助工作培训会”,累计培训管理和操作人员800余人次,不仅提高了资助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也增强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1.个别基层镇校对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资助机构和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2.部分镇校学生资助工作及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过程性资料记录和汇总、学生资助档案资料整理不甚规范。改进措施:1.我们将积极探索,创新方式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助学贷款本息回收制约措施,减少回收难度。力争每年能到学生家里家访,及时更新学生及家长联系信息,促使年末能全部回收本息,不出现贷款未收回现象。2.完善工作机制,建立激励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及积极性。采取有力措施激发人员工作热情,提高工作速度及水平。3.定时召开各镇校负责人会议,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安全意识,注重细节,规范管理。四、2023年工作计划1.全面精准落实各项资助政策,持续提高学生资助工作规范化实施水平。2.加强资助监督管理。把督查、监管贯穿于资助工作全过程,紧盯对象认定、资金发放等关键节点,采取网上监管、跟踪督查、随机抽查等举措,动态掌握工作进度,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解决。3.优质高效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合同签订和本息回收相关工作,确保“应贷尽贷、应收尽收。”4.努力提高资助队伍能力水平。加强对资助工作人员政策理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资助工作队伍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1年度被宝鸡市教育局评为学生资助工作综合考核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