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乾县> 乾县峰阳薛家培才中心小学

乾县峰阳薛家培才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3-31 14:58
单位名称 乾县峰阳薛家培才中心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乾县峰阳镇薛家村
法定代表人 陈延峰
开办资金 1051.6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乾县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51.65万元 1001.21万元
网上名称 乾县峰阳薛家培才中心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2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于2022年4月份变更法定代表人及开办资金,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以来,我单位在乾县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以德为冠,全面落实德育工作。本学期我们校分年级段组织学生学习行为习惯,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要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通过学习不仅能增强了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能培养了教师主人翁意识和育人意识,学生的良好习惯也得到了好的改善。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为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做顶天立地的好少年,突出抓好《小学生手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具体的做法是:1、全年共组织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相关内容20多课时,加强教育,并将规范的内容进行细化考核。2、严格升降国旗制度,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社会主义教育,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学生。3、充分利用每天早晨8:10分的班会、每周五17:20分的校会,开展安全纪律教育,落实《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4、学校举行了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让学生全员参与课间活动、学校投入0.5万元承包了土地开辟劳动实践基地,12个班级都划分了区域,学生们种植了自己喜欢的时令蔬菜,通过开展课外“劳动实践活动”,即受到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同时锻炼了学生的体能。5、安全工作常抓不懈,我们校每周开展了一次安全班会,教育学生平时要自我保护,提高了学生安全自我防范能力,特别是家长不在的时候,学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不做一些危险的事情。同时又利用板报、班会、校会等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二、加强常规管理工作。1、抓好教育管理。本学期对教师业务提出的新要求,要求教师将新要求落实到工作的实处,教师要不断主动的“充电”,研究教学新方法,走自己的路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本学期我校派出有6名同志在西安进行培训“班主任培训”,充实了教师的业务基础,体会较为深刻。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本学期我们校为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向40分钟要质量。通过听课评课,使每位教师都能取长补短,把新课标、新理念落到实处。2、认真组织学情调研。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为有利于更好地下一步进行教学,通过月考分析找出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全体教师会上认真地剖析不利因素,在中心校辖区组织的三次学情调研中获得两次第1名,一次第2名的好成绩,其中8名教师获得了学校奖励,在六年级全县质量检测中,我校全县排名较上年进步了12个位次,为历年来最好成绩。3、抓好教师管理。组织全校27名教职工每周召开学习会,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认清当前的教育形势,树立竞争意识,平时学校领导经常带头遵守学校的考勤制度,外出开会、办事尽早、尽快回校后将功课及时补上,教师每天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校,任何人不准随便缺课,有事要请假,每周公布一次教师出勤情况,并纳入学校绩效考核。4、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校安排固定借书日,将图书发放至每个班级,并一周一更换,并让学生记录下读书感受,从而提高阅读能力。5、加强安全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坚持谁班的学生谁是第一责任人,值班领导及值班教师组成护学岗,护送学生安全放学。学校领导经常检查校园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检查情况,我校实行关大门封闭式的学生管理方法,对往来人员要登记入册,本学期我校没有一起学生事故的发生。没有一起失盗现象,确保了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确保了国家的财产不受损失。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全校教育教学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022年六年级毕业89人,期末质量检测及格率73.25%,优秀率15.36%,均实现正增长,350分以上高分学生数名列峰阳中心校各小学前茅。各科课堂教学更加规范和有效,有2名教师在县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奖,其中一名二等奖、一名优秀奖,并推荐3名教师参加省市评赛。2名教师分别获得县级“骨干”和“优秀教师”称号,并推荐3人参与省市“大练兵”评赛;2名教师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赛教”活动。三、存在问题1、学生行为习惯太差,缺乏自觉性,基础差,学习上缺乏自信心;不能持之以恒;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知道该怎样去学习,导致学生学习成绩跟不上。2、师资力量是学校办学的主要力量,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办学条件好的学校与办学条件差的学校的教师两极分化严重。农村小学尤其是偏远山区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由于种种原因而相当薄弱,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大和文化素质偏低,教师的思想观念也相对落后。地处偏僻、条件差的学校教师紧缺,从而出现了教师每人包一个年级的现象。白天只有上课的时间,还要抢时间改作业,晚上才有时间备课。没有机会进行研讨,没有时间进行教育科研活动。大部分教师只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师应付正常教学尚且力不从心,更谈不上推行素质教育。因为人员紧张和学校经费紧张,他们几乎没有机会参加业务培训、到外地听课学习,加之,学校教师少,管理制度不健全,使部分教师因此而工作作风散漫,得过且过。同时,体育、英语、音乐等专业教师严重缺乏,也是影响教学质量和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因素。3、校园环境亟待改善,部分破旧校舍急需维修维护,部分生活设施设备需要更换。四、整改措施1、立足农村实际,增强德育实效性、针对性,狠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我们要做到以下四方面的工作: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农村的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没有良好的劳动习惯,就不能很好的适应农村发展形势。为此,我们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增强劳动意识,培养劳动习惯,让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用劳动创造生活。第二,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针对当前一些青少年不良习惯,我校依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小学生日常行规范》,狠抓文明礼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了“四性”:一是建立网络,坚持一体性;二是榜样示范,坚持针对性;三是晓理动情,坚持持久性;四是潜移默化,坚持互动性。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积一千,累一万,不如养成个好习惯。”我们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大部分学生不是智力原因和教师因素,而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这种情况,我校着力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激发学习欲望,让学生想学;减轻课业负担,让学生乐学;让学生会学。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会生活,就不会工作”小学生可塑性强,各种习惯极易形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学校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农村实际,确定了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三大系列八项内容,从一点一滴抓起,持之一恒,以一贯之,坚持开展了“三小”活动:一是争当“小大人”活动,自己动手,自理生活,杜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产生;二是争当“小主人”活动,爱护公共财物,爱护学习用品,爱护花卉草木,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学校,照顾好家庭,当好主人翁;三是争当“小能人”活动,坚持开展“小帮手”、“小巧手”、“小炊事员”、“小服务员”、“小修理员”竞赛评比,学习生活知识,掌握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能力。2、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我们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办学水平的关键来抓,强化业务培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整体素质,不断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推进办学水平上台阶。第一,狠抓领导班子建设,形成高效的管理集体。不断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切实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第二,是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培养两种作风,做到三个坚持,即培养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思想作风和实事求是、大胆开拓的工作作风,坚持以身作则,坚持客观公正,坚持改革进取。第三,是加强干部业务培训。一方面强化管理业务培训,争取学习机会,参加岗位培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提高管理能力和独挡一面的工作水平;第四,是强化教学业务培训,带头学习,带头参加继续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技能,给教师当好表率,增强说服力,真正发挥领导表率示范作用。3、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品位。多方争取资金,在解决校园硬化、净化基础上,完善实验室、图书室和电化教学设施,提高图书、仪器的使用率;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移栽新栽一些风景树和花草。修缮东西两侧楼房漏水,完成师生水厕改造。力争将学校打造成风景优美,环境宜人,清新整洁的花园式学校。五、今后工作的思路回顾本学期的工作,存在着诸多不足,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优化,学校现代化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今后,我们将再鼓干劲,再添措施,为社会全面进步育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一是着力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技能过硬、能够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和素质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二是着力实施素质教育工程,认真学习新课程、新教材,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探索适应农村发展需要的素质教育新途径、新模式。三是着力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深化教育改革,强化内部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美化育人环境,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进程,促进学校快速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