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省水工环地质调查中心

陕西省水工环地质调查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31 14:57
单位名称 陕西省水工环地质调查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地质技术服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和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及保护;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引进和推广。(业务范围涉及资质认可或行业许可内容的以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内容为准)
住所 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243号
法定代表人 杜少喜
开办资金 2090.5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46万元 3587.11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水工环地质调查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0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2年度按照规定申请年度报告,并于2022年11月8日进行变更登记,变更内容为法定代表人;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中心在院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全力克服新冠疫情和传统地调项目投资持续下降等困难加重的影响,以“招项目引资金”为第一要务,持续提升“六大融合”对接力度,发展质量稳步提升。2022年,中心实施项目26个,其中公益类项目、地勘基金项目、省财政专项项目13个,社会项目13个,社会项目经费较去年增长约62%,夯实了中心主责主业,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更加多元。2022年,中心地质科技成果丰硕,取得实用新型专利9项,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17篇,软件著作权1项,编制了《浅层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勘察技术规范》《小麦产地富硒土壤要求》2项标准规范。中心向自然资源部申请地质灾害防治危险性评估甲级资质,成功申办了“陕西省环境工程设计”和“陕西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施工”丙级资质,不断加强资质建设。二、支撑政府更加有力。全力支撑土壤“三普”工作。中心作为全省三家技术支撑单位之一,支撑我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外业调查采样工作,为我省全面摸清土壤质量家底、守住耕地红线、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奠定坚实基础。服务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以武强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对《榆林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给予肯定,认为《规划》“修复策略符合地区实际,可以作为规划期内榆林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支撑避灾搬迁和地灾调查工作。中心协助省自然资源厅参与全省避灾搬迁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开展3次避灾搬迁对象调查认定督导核查,跟进问题整改落实,支撑省自然资源厅做好避灾搬迁各项工作。中心实施了汉中、安康、延安、榆林等9个城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和榆林市地质灾害风险普查项目,全力做好地灾防治技术支撑工作。三、服务社会举措更多。中心获得省财政资金支持,在武功县、勉县建立土壤安全利用示范工程,在潼关县建立提金废渣综合整治示范工程,优化中心污染治理修复技术,助力地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心编制了《陕西关中地区中深层地热能利用系列图集》,开展陕西省干热岩资源调查评价及开发利用可行性研究,划分了我省干热岩类型,选取了开发利用潜在靶区。在陕北建成了我省首个废弃油井利用地热能示范工程,开创了陕北地区中深层套管式换热技术的先河,社会反响强烈。中心以关键技术研发、示范工程实施、规范标准制定等措施,助力我省能源发展战略。中心总结了西安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估算了可供开发资源量,重点研究了地铁1号线二期隧道对地下流场的影响,分析了西安近场地地震活动性特征,提出了西安地下工程抗震减灾对策与建议。四、科技平台融通作用不断凸显。城市地质与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向省内科研院所开放了4个课题研究,共同做好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工作。与西安勘察测绘院达成“西安地上地下实景三维建设与应用试点”项目意向。地热协会新吸纳了16家单位会员,现注册会员95家,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协会建立了全省地热开发利用信息统计机制,编制了《陕西地热发展报告(资源区划篇)》,《陕西省地热开发利用示范工程评选办法》获省自然资源厅批复,现已实施。省健康地质研究中心成功争取到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1个,持续建设安康富硒地质资源大数据平台,初步构建了秦巴山区健康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五、推进落实“省部共建”任务。中心通过视频、电话、座谈等形式,在健康地质、水资源调查、地热资源调查开发、城市地质调查、碳汇研究等领域,与中国地调局地科院、水环中心、西安地调中心、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等对接十余次。与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联合开展洛南县黄龙河流域金属矿开采环境污染调查及风险评估项目,编制矿区污染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提出黄龙河流域钼矿开采区的风险管控措施和恢复治理建议。中心充分调研地调局水环中心全国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调查与评价成果和内蒙古、陕西地质封存的示范工程,申报“陕西省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与示范工程”“陕西省土壤碳汇调查及潜力评价”项目,完成《陕西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技术支撑方案》。六、深化思想武装,推动队伍建设整体提升。全面抓实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按照《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施方案》,按步骤做好学习安排,把各阶段任务与落实既定工作部署结合起来、协同推进,按期完成宣讲研讨系列活动。制发年度意识形态工作要点,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2次,下发了《中心党委舆情处置应急预案》,不断提升防范化解突发网络舆情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中心严格选人用人制度和程序,提拔任用5名科级干部,对试用期满的4名干部进行考察任用,树立了良好的选人用人导向和氛围。七、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强化项目管理,中心任用24名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年富力强的干部担任项目负责,确保项目有序推进。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不断提升财政资金投入产出比。做好项目动态检查和技术指导,夯实月报、季报、半年报等制度,严把项目成果质量关。中心完成了内控体系建设,制定了《中心内部控制手册》,新增和修订制度14个,规范了内部权力运行、推进了清廉陕西建设。编制的中心调整部分内设机构请示得到院党委批准,新增人事科和地质应用研究所两个内设机构,对中心部分内设机构及主要职责、人员编制进行了调整,增加科级职数5个。八、强化作风建设。依据《中共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委员会新聘用人员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和《中心关于强化激励约束推动工作作风建设的工作方案》,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对标全院作风建设要求,将作风建设纳入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作为新聘用人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党员干部和各科(所)年度考核等次评定重要参考。将作风研判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内容,对拟提拔干部履职情况、作风表现进行综合研判,全面督查了解实际工作情况和干部作风情况。九、坚持以职工为本,发展动力不断凝聚。聚焦地质调查事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入谋划助力发展的有效举措,圆满完成全国地质勘查行业第二届地质调查员(地质灾害方向)职业技能竞赛陕西选拔赛组织工作。1名同志代表院工会参加全省职工讲书人大赛,并取得良好成绩。中心通过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文体活动、技术比武等活动,激发和调动广大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中心工会扎实推动“母婴室”服务管理规范化建设,被省总工会女工委评为三星级母婴关爱室省级示范点,补助资金7700元,健全职工服务体系。十、存在的不足中心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服务国家和全省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有待提升。二是项目质量管理水平、重大项目成果集成、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需要进一步推进。三是以平台建设引领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十一、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加强政治建设。持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反复研学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学习成果向工作成果转化,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强组织建设。优化党员积分制管理,完成党支部的换届选举,选优配强支委班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基础。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把好选人用人关,不断提升干部本领能力,深化“三项机制”,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四是加强纪律建设。深化廉洁教育和清廉陕西建设,驰而不息纠正“四风”,细化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各项措施,从严监督问责,为推进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生态。五是加强思想建设。坚决守好意识形态阵地,认真抓好主题教育,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加强文化建设,为推进高质量发展赋能塑形。六是加强群团建设。坚持服务大局、服务职工、服务青年,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汇聚磅礴合力。(二)全面推进各项业务工作。一是保障能源资源安全。继续做好陕北废弃油气井地热能开发利用研究等关键技术攻关工作,联合开展地热能发电技术研发工作,实施好我省干热岩调查工作,争取资金开展农村地区清洁供暖试点工程建设、废弃矿山地热能利用示范工程。二是支撑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好三个土壤重金属污染安全利用示范项目,优化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技术,为“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调查和治理恢复打好基础。立足健康地质调查和特色土地资源调查,紧盯土壤“三普”工作,为我省全面摸清土壤质量家底。全力推进渭北岩溶水资源调查评价和镇安县矿泉水资源调查评价项目,打造省内地下水调查评价领域的品牌。三是服务好我省重大战略及重大工程。支撑地方政府地质灾害防治精细化管理工作,为城镇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做好2023年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工作。(三)建实建强科技创新平台。地热协会加强自身建设,申请省民政厅的社会组织评估,争取3A以上等级,对接世界地热大会,持续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做好陕西地热的宣传推广工作,主动服务市县级政府的地热开发规划,重大项目地热利用的技术咨询。城市地质与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通过中小企业研发服务平台为省内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筹备好第八届水利土木工程国际学术会议暨深地空间智能开发与利用高峰论坛,做好三年评估准备工作。陕西省健康地质研究中心争取健康地质基因调查评价、流行病学地质调查评价、全省矿集区人体健康专项调查、土壤环境质量与生命健康关系等项目,建立全省农业地质调查标准体系和健康地质数据库与动态监测网络体系。(四)狠抓安全生产和保密工作。中心始终把安全生产与保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落实安全生产三级责任制,抓好安全生产和保密培训工作,强化野外生产的作业、交通、保密等管理,做好野外通信、作业装备性能、应急救援等方面的保障工作。坚持防范在前、以防为主,将安全、保密隐患排查工作常态化,有效防控安全生产事故,确保安全保密工作持续稳定向好。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1.地质灾害防治危险性评估资质,有效期:2025年5月26日2.水资源论证资质,有效期:2024年12月30日3.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有效期:2024年12月30日4.陕西省环境工程设计丙级资质,有效期:2023年7月25日5.陕西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施工资质,有效期:2023年7月25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