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第二中医医院(宝鸡市陈仓区中医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业务范围:医疗与护理:<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妇女保健科/儿科/小儿外科/儿童保健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医疗美容科/精神科/传染科/结核病科/地方病科/肿瘤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运动医学科/职业病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中医科>诊疗与护理等。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县医院、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 | |
住所 | 宝鸡市陈仓大道162号 | |
法定代表人 | 岳卫东 | |
开办资金 | 138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陈仓区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697.9万元 | 13317.91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第二中医医院(宝鸡市陈仓区中医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25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持续提升医疗质量内涵。(1)引入专业团队,投入139万余元开展胸痛、卒中中心信息系统建设,初步建成区域网络化救治体系,被国家卒中中心授予国家级“防治卒中中心”,胸痛中心顺利通过第四批胸痛中心网上数据审核及省胸痛联盟初审,进入总部复审阶段,被中国卒中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授予“基层血管健康管理中心示范单位”。(2)组织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培训,对全院医师抗菌药物、毒精麻类药物使用权限进行分级授权。(3)针对既往医保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将辅助检查记录情况、诊疗方案合理性纳入病案质控范畴进行监管,每月通报检查情况。全年共抽检终末病历2427份,甲级病案率达到99.6%,10份病历参与陕西省中医病历评选活动。(4)护理工作坚持三级质控体系,全年召开护士长例会26次,理论考核152次,操作考核126次,护理查房120次,演练26场次。(5)建立院感三级管理体系。全年开展感应知应会知识、防护用品使用、核酸采样、医废处置及环境清洁消毒等培训21次。购置了超低容量喷雾器8台、床单元消毒机5台、高端配置的麻醉机/呼吸机回路消毒机1台。2、持续推进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工作。(1)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和医院章程。(2)进一步健全医院决策机制,制订了党总支会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书记和院长定期及会前沟通制度。(3)党总支会与院长办公会合二为一召开,提高了决策效率。(4)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充分保障职工合法权益。(5)持续改进、优化“综合绩效管理方案”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6)积极探索建立定编、定岗、定员的人事管理制度,全员竞聘上岗,最终实现全员合同制管理。(7)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卫生健康博士服务站为依托,加大高精尖人才的引进。3、勇毅前行,凝聚抗疫力量。在2022年的新冠疫情防控、治疗工作中,在做好大规模核酸采样、检测工作的同时,面向社会设置核酸采样点3个、院内核酸采样点2个,调集采样人员16712人次,调派车辆836台次,完成区大规模核酸检测119次,其他采样477次,登门入户采样8127户,累计采集、检测新冠核酸标本8913467人次。在“疫苗清零攻坚行动”中组织专家骨干39人次前往西山5个乡镇、千渭各社区完成入户鉴定3768人次;派出12人次入户入社区接种疫苗273剂次。全年外派支援西安、扶风、上海抗疫及参加“两站一场”、隔离酒店、方舱医院医务人员81人次。开展医务人员疫情防控专题培训8次,核酸采样及个人防护培训15次,院级疫情防控应急演练2场次。加强PCR实验室建设,提升核酸检测能力至7000管/天。疫情转入救治阶段,医院投入94万余元,先后对灯光球场疫苗接种点与老医院发热病区进行提升改造,单独设置儿童发热诊区,在老院区建立拥有64张床位的新冠隔离病区,配备诊疗、急救设备,购置办公、取暖设施。投入194万余元,紧急采购医疗设备,预先储备阿兹夫定、连花清瘟胶囊等新冠治疗药品,开展3次新冠救治专题培训,参训人数达到1167人次。调配供应新冠防治中药8000余付,制作发放辟瘟香囊5000余个。医院为投入8.4万元为职工发放健康大礼包536人份,为因工作感染人员报销住院费用,组织专家为职工提供免费会诊、免费检查。截止1月31日全院共计收新冠感染相关患者834人次。4、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中医药参与率不断提高。以陕西中医药大学教学实习医院为依托,成功挂牌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安医学关中李氏骨伤流派工作室,做好中医药传承。积极引进中医药人才,大力倡导西学中,壮大中医药队伍,推进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皮肤科等专科建设,利用中医适宜技术平台,推广中医技术应用。5、加强医共体建设,深入开展技术帮扶。与7家乡镇卫生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定对口帮扶关系,指派21名业务骨干指导业务工作,帮助基层开展适宜技术9项;抽组15名医疗骨干进西部山区、周边乡镇卫生院对300余名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心脑疾病诊疗知识培训,分批次开展胸痛单元建设;承办陈仓区中医技术培训任务,98名基层医务人员参加培训;承担陈仓区“西学中”教育培训,将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培训范围,不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向基层医疗机构捐赠价值15万余元防疫物资。6、党建引领,助力项目建设“加速度”。内科综合楼扩建及附属配套工程被评为陈仓区2023年重点民生十件大事第二位。一期在我院东侧自有土地内按三级甲等综合中医医院标准新建一栋17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内科综合楼,建筑面积40887.21平方米。设置床位500张,配套扩建污水处理站、液氧站等设施,以及附属道路、广场等室外工程;二期在现医技楼东侧、门诊与住院楼之间新建一栋5层内科综合楼扩建及附属配套工程,建筑面积8045.63平方米。一、二期项目概算总投资3.05亿元,其中争取到抗疫国债资金50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78亿元,争取第三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000万元上半年发行到位。内科综合楼项目于2022年1月5日全面正式动工,12月31日如期封顶。共享大厅于2022年9月5日全面动工,已于2023年1月17日完成封顶。7、加强党风廉政建设。(1)在全区率先完成了医院“医用耗材二次竞价、议价谈判会”,分别对骨科植入耗材、介入类、麻醉类、放射胶片类、检验试剂及耗材类、普通耗材类1350个品规卫生材料进行了竞价、议价谈判,平均降幅26%。(2)以医院日常巡查和月度绩效考核促进行风建设。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对高值医用耗材占比、点评处方占处方总数比例、门诊和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等指标进行重点监测和分析。(3)扎实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整顿和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狠抓医疗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一是广泛开展纪律教育宣传月活动。二是扎实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召开专题安排部署工作会和作风建设专项整治会议,成立工作专班,制定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建立领导班子及领导班子个人问题查摆台账,各科分别建立科室及科室个人问题台账。8、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省级文明单位创建。观看学习党史教育纪录片2次;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候选人点赞2次,全院累计点赞800余人次;举办“我们的节日”除夕、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纪念活动3次;组织道德讲堂2期;开展了全院干部职工“10元爱心捐款”,共计6675元;组织职工参加全区卫健系统无偿献血活动,累计有105名职工及家属献血27100毫升。对2022年考取大学的6名职工子女进行了表彰奖励,除鲜花、证书外,还奖励现金14800元。在疫情防控紧张的过程中,全院140名干部职工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为庆祝8.19医师节排练了大合唱、情景剧和诗歌朗诵等文艺节目。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2年门诊接诊246211人次,比2021年257818人次减少11607人次,下降4.5%;住院16678人次,比2021年17102人次减少424人次,下降2.5%;完成手术3354例(其中三四级手术1286例),比2021年3255例增加99例,增长3.04%;西成药收入占比为22.14%,较去年同期下降3.82%,中草药收入占药品比16.43%,较去年同期增长3.5%;病床使用率92.17%;病人平均住院日9.12天,比去年减少0.39天。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医保严管,耗材药品零差率、2021版收费项目部分执行、医保总额预付资金逐年减少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的工资待遇尚未实现财政供养,医院已经谈不上发展,只能勉强维持生存。2、领导班子成员存在重业务、轻管理现象,部分中层管理能力和水平已经跟不上医院发展的速度。全院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不够系统,平时忙于业务开展,主动学习意识不够强。(二)改进措施:1、努力争取政府财政投入和对中医药项目的大力支持,尽早实行医护人员工资全额财政供养。2、加强学习,提高管行管业水平和全院干部职工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养。四、2023年工作计划1、力争今年成功创建成省级文明单位。2、计划完成门诊接诊27万人次,住院1.85万人次,手术4000台次,全年完成业务收入1.75亿元。3、继续加强人才引进和学科建设。计划引进学科带头人6名,业务骨干10名,定向招聘医学类本科毕业生55名;成立介入科、质控科、病理科;加强泌尿外科建设,门诊开展体外震波碎石业务;做大做强康复科和神经外科。4、持续深入开展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工作。5、加强党建工作,夯实组织建设,筑牢战斗堡垒。6、确保3000-3500万美元的设备项目资金落地。7、加快内科综合楼建设装饰装修,确保共享大厅7月底、内科综合楼年底前投入使用。8、创建三级综合中医医院,并将创建工作纳入省、市管理体系。9、开展“西学中”培训和中医师承拜师仪式,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加快智慧医院建设。10、开展全院各级各类人员学习培训提升活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3543055261032111A2101;有效期2021年12月06日至2036年12月05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国家卫计委授予“平安医院”殊荣;被陕西省中医药品牌典范评选组委会评为“陕西杰出中医医院”;荣获“宝鸡市三八红旗集体”称号;荣获“宝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荣获“宝鸡市先进职工之家”称号。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