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镇安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我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资助服务。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贷前组织、贷后管理及贫困学生资助等相关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永乐街道办河滨路197号 | |
法定代表人 | 赵辉 | |
开办资金 | 1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镇安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32万元 | 8.73万元 | |
网上名称 | 镇安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科技和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3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项业务活动:一、2022年资助工作开展情况全年学生资助情况1.2022年,全县共资助各学段学生30447人次,发放资助资金3618.425万元。分学段情况是:学前资助3303人次,金额123.8625万元;小学资助11370人次,金额372.65万元,初中资助7213人次,金额381.8125万元;高中资助3580人次,金额381.15万元;中职资助2451人次,金额232.025万元;生源地助学贷款2204人次,金额2071.725万元;贫困大学新生资助326人次,金额55.2万元。2.重点保障家庭学生资助情况。2022年,全县共资助脱贫不稳定家庭学生664名,发放资助资金30.1475万元;边缘易致贫家庭学生581名,发放资助资金30.9875万元;突发严重困难户家庭学生661名,发放资助资金36.235万元;原脱贫户家庭学生21687名,发放资助资金1130.61275万元。3.项目资助实施情况。中央彩票公益金教育助学项目滋蕙计划资助大学生156人,金额9.2万元;陕投集团扶智金资助大学生120人,金额36万元;爱心救助圆梦大学资助大学生50人,金额10万元。(二)日常工作开展情况。1.2022年度,为加大生源地贷款本息回收工作力度,资助中心联系当地移动公司利用云MAS业务平台发送催还款信息2万余条,截止12月23日收款1060人次,逾期94人次,逾期率8%,出现负面报道或投诉0次。2.采取了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学生资助政策深入人心,有力的保障了资助工作的顺利实施。组织学校开展资助政策宣讲15场次,受众2100人次;到镇(办)村入户宣传6场次,受众120人次。3.为提高我县各学段资助系统应用水平和服务能力,确保业务干部和学校资助工作负责人熟练使用系统,实现学生资助工作的精准化,助推教育脱贫攻坚。资助中心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上级业务培训5次,人数7名,组织县级业务培训3次,人数260名。4.在上级部门的统一指导下,能够及时更新、维护、审核、上报国家资助系统和省精准资助系统各学段资助管理系统系统信息数据。5.积极开展资助育人活动,丰富资助育人载体。在小学以上学校组织开展了资助育人征文大赛活动,评选出优秀征文20余篇。同时组织初中以上学校开展资助育人演讲比赛活动,让资助政策深入人心。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取得的社会效益:(一)全面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真正做到了应助尽助。以“四精准、四确保”工作要求为抓手,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学生资助政策,重点做好了脱贫户(2016年及以后年度脱贫)、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城乡低保户、特困救助供养户家庭学生以及孤儿、残疾学生等重点保障人群的资助工作,确保家庭困难学生应助尽助。一是资精准资金发放,困难学生应享尽享。与民政局、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确保资助对象精准,资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二是精准系统管理,数据真实准确。及时跟进资助信息系统管理,将受助学生信息录入国家资助系统并及时进行资助系统数据的维护,确保了系统与实际、项目与实际、标准与实际的三个“百分百”;三是精准政策培训,政策执行到位,对全县各校园资助业务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做到了不漏一校、不漏一人,资助业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4、精准政策宣传,学生应知尽知,通过家长会、微信群、致家长信、主题班会、教师结对帮扶、教师大家访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宣传各阶段相应的国家资助政策,做到资助政策家喻户晓,程序标准人人清楚。(二)坚持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理念,全面完成了生源地助学贷款发放及回收工作。克服疫情影响,全力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学上,资助中心所有工作人员在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中克服种种困难,累计帮助专升本、研究生等17名位学生完成升学就学信息变更、延期还款;电话联系对103名学生进行了普及2022年度生源地免息政策、统计核实情况、录入相关信息等相关工作;累计为2204名学生成功发放了2071.7万元生源地助学贷款,成为全市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人数和金额最多的县,位居全省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第四名;12月助学贷款本金回收1206人,回收本金任务284.6万元,目前任务已经完成92%。受疫情影响,待进一步拿出具体措施,组织专门队伍,回收剩余款项。(三)全力统筹协调各方社会助学力量,大学生资助工作有序开展。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助学工作,在科教局党组的统筹安排下,对全县脱贫不稳定户家庭学生、突发严重困难户家庭学生、边缘易致贫户家庭学生、家庭困难的脱贫户学生、特困供养家庭学生、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孤儿、残疾人和残疾家庭大学新生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进行了二轮摸排,根据社会助学要求,精准筛选资助对象,通过实施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陕投集团助学项目、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助学项目等,对我县大学新生739人进行了资助,资助资金达230.6万元。(四)紧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任务,驻村帮扶求真务实见成效。一年来,先后筹措资金6万元,扶持推动西沟口村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为西沟口村7名2022年大学新生每人补助3000元,支持教育发展。驻村工作队为西沟口村一组白血病患者李良友捐款1100元,捐物价值500余元;为突发困难脱贫户郭荣升争取民政资金8000元;为困难户王绪武全家申请低保补助,解决实际困难。驻村工作队还挤出经费5000余元,维修加固了因洪灾导致的西沟口小学倒塌的围墙和损坏的大门,改善了西沟口村村容村貌。取得的经济效益:本单位为全额事业单位,无经济效益。四、目前存在的问题是。1、镇安县生源地助学贷款回收任务位居全市第一,量大面广。特别是受到疫情等客观因素影响,2022年生源地助学贷款本金回收完成情况为全市第四位,未能百分百完成任务。在2023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此项工作,力争全面完成回收任务。2、基层学校资助工作队伍不稳定。虽然资助工作量大,但在有的学校既没有被计入工作量,又不算加班,加上对评职称无用处,因此许多资助人员干两年就提出不做了,严重影响了资助工作队伍的稳定性。应该在制度设计和绩效考核方面对基层学校资助工作人员有一定倾斜。3、资助中心干部职工缺乏工作积极主动性。由于资助中心干部职工均为教师身份,但机构改革后不再设岗,所有人均无法晋升职称。目前资助人员都能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但工作积极性不高,抱怨声颇多,队伍不稳定。建议市科教体局要出台政策文件,明确资助中心工作人员在量化考核、评先评优、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优惠,确保资助队伍稳定。五、整改措施。1.继续认真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完善资助体系建设。建立并完善从学前到大学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机制,对特困生给予重点资助,切实将国家各项资助政策落到实处。2.加强学生资助工作业务培训,提高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员的业务水平,同时尽可能保持各校管理员工作的稳定,保证学生资助工作顺利有序进行。六、下一步工作计划。(一)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2022年国家资助政策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少量微调,资助中心及时进行宣传落实,坚决做到“应助尽助,不漏一人”。(二)优化助学贷款回收管理。竭尽全力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尾欠款回收工作,确保贷款回收率达到100%。(三)开展业务人员全员培训。2023年将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业务能力培训活动,促使各学段业务干部资助工作水平再上台阶。(四)加大资助政策宣传力度。通过资助政策宣传下乡、资助育人征文大赛等活动,继续优化资助政策宣传载体,加大资助政策宣传力度,让国家惠民政策深入人心,提高知晓率和满意度。(五)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和清廉机关建设活动。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的清廉机关,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