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镇安县回龙镇公用事业服务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镇办公用事业提供服务。开展镇办环境卫生、供水供电、供暖供气、乡镇企业服务以及图书阅览、电话通讯、网络管理,邮政、物流、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小区管理公共事业服务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回龙镇回龙村一组 | |
法定代表人 | 刘刚 | |
开办资金 | 24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镇安县回龙镇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8.2万元 | 20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县文旅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3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项业务活动。(一)惠民文化活动不松懈一是做好惠民服务,送戏送电影进村、特别是戏曲进乡村文艺巡回演出,一年来由于疫情原因不能举办大型聚集性活动,我们和县剧团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网络直播,通过微信群网络平台让广大群众收看一台综艺和一部戏,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二是做好广场舞的指导和培训,充分利用院落、广场等公共服务场所,对广场舞爱好者进行培训服务,提高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三是充分利用镇文化站和村文化中心的平台作用,加强对免费开放场所的管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继续实行免费看电影、免费看演出、免费看图书、免费参加各类技术培训,全年下村流动免费放映电影70场次、公益演出8次、图书借阅1600多人次,受到广大群众点赞。(二)文化市场井然有秩序持续加强对学校、文化娱乐业、文化用品门店、打印部、电商和超市、流动摊贩等文化市场的管理。我们按照市、县对文化市场监管的工作要求,积极做好日常巡查、积极配合专项整治、扫黄打假、安全检查等工作,定期开展巡查和整治活动,全年开展巡查整治活动3次。全镇文化市场未出现违法违规现象和安全事故,做到了出版市场平稳、健康、有序的发展。(三)“扫黄打非”常抓不懈一是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2022年回龙镇开展宣传活动2次,设立服务咨询点2处、发放宣传材料300余份,提高了广大居民远离盗版出版物、拒绝盗版意识,提高了群众对侵权盗版的鉴别力,激发了广大群众用心参与“扫黄打非”的主动性,推动了镇域礼貌活动的建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二是明确任务,突出工作重点。首先是“扫黄打非”出版物市场专项整治。坚决刹住了打印部等印刷机构的非法盗印风,坚决清除了学校周边及中心书店的有害卡通画册、口袋本图书及有害游戏软件,坚决堵住了学校、学生订购使用盗版教材辅读物,坚决控制重点部位,如和平小学、回龙中学、回龙小学等人口高密区域,坚决清除一切地摊游商。三是坚决打击网上传播有害信息的违法行为,查缴非法出版物、音像盗版光盘。四是统筹协调,建立长效机制。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中,我们充分整合文化、公安、市场、安全、教育等站办,做到了在“扫黄打非”工作上各部门间整体联动密切配合、构成了制度化和常态化,建立了长效监管机制。今年,镇“扫黄”办先后组织了2次集中行动,对辖区内的学校和文化摊点进行检查督导。认真开展校园周边文化环境整治工作,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发行管理,确保了我镇出版市场的平稳、健康和有序的发展。(四)单位职能作用发挥好。积极配合上下联动,定期对镇政府和6个村的广播喇叭进行检查和测试,做到了对应急广播定期检查和维护,保障了应急广播正常播放,确保了文化宣传和疫情防控宣传传播到千家万户。(五)全面提升单位效能高立足实际优化整合发挥单位的能动性,通过做好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大家工作的信心很足、积极性很高,无论是公用站的整体工作或是配合工作都能积极努力地做好。工作方面邀请分管领导组织召开专题研究公共文化工作会议,针对结果向镇主要领导汇报提出合理建议请求支持;设施功能方面严格按照“6+X”要求,整合镇政府的现有资源,管理、图书借阅及文化器材管理等制度上墙,开展图书借阅200余人次,各功能科室运转正常基本达标;服务宣传方面严格按照要求公示免费开放项目、培训讲座和文艺汇演等;阶段工作开展方面配合做好了镇和六个村的应急广播的更新调试,指导幸福里安置点和黄土凸安置点依托回龙村文化服务中心开展文化活动。明确单位的工作职责、工作人员的分工、建章立制,财产管理等不断完善和规范,公用事业服务站对外形象不断提升。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社会效益:(一)打造红色旅游小镇,已成功打造沙湾片区红色、旅游观摩点1处,回龙镇美丽宜居乡村创建成果持续巩固,回龙镇美丽宜居乡村成功创建,(二)营造文化体育氛围,协助回龙镇政府完成辖区手绘文化墙600平方米,组建3支文艺队伍、广场舞队、猎鼓队。各项工作得到了全镇群众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为回龙镇发展进一步夯实了群众基础。2.经济效益:(一)开展人居环境大整治43次,清除垃圾死角51处,清运垃圾750余吨,镇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治理。(二)沿线沿河环境卫生。清理河道30公里,提升沿线道路环境40公里。(三)供水供电。按照脱贫攻坚七项指标规定,我镇已对各村饮水工程进行建设改造,水质均能达到上级水利部门检测标准,现在全镇户户使用清洁干净的自来水,安全饮水普及率已达100%。四、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机制创新不足政府部门仍为“单打独斗”模式,公共文化资源整合机制和服务机构共享共建机制尚未建立。二是在创新文化服务方面,特别是在为群众提供智能化、个性化一站式的现代文化服务方面远远不够。三是居民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仍需进一步加大力度。五、整改措施。一是把农村文化建设同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有效衔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应推动“群众点单”和“政府买单”更好对接,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供给,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二是公共服务建设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搭乘上5G+智慧化数字化高速列车。三是持续巩固乡村建设成果。把人居环境,生活保障,文化生活放在第一位。不断建立完善切实有效的创卫工作组织领导、监督管理、考核奖惩等制度,形成工作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工作日常管理、精细管理,巩固成果,避免出现创建时旧貌换新颜、创建后新颜回旧貌的情况。我镇已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纳入各村年终综合考评体系,并建立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考核督查机制,不定期的对各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进行严格的督导检查,实行月评、季评和奖励,每月奖评环境卫生模范户、每季度奖励人居环境模范村。通过督查考评和以奖代补等方式确保创建工作取得成效。下一步工作计划。1、持续履行好公用事业服务站的职能职责,搞好大服务工作。2、做好精神文化助力体育强国和文化强国的工作开展,积极参与回龙镇的山水乡村建设,投入到镇全域旅游、康养和宜居乡村的创建工作中去。3、努力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对文化站工作的关心支持,尽可能地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改善设施条件,加强对镇、村级文化活动中心的辅导和指导,继续积极开展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充分发挥村级文化活动中心的职能作用。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公用事业服务站干部均能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在圆满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保质保量的完成镇党委政府交给的各项工作。使得公用事业服务站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领导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多不足。在2023年的工作中,决心通过不懈的努力,拾遗补缺,再接再厉,全力以赴做好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工作和镇党委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履行好单位职能,做好大服务,使得回龙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