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镇安县特色产业发展中心(镇安县烤烟产业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发展。负责烤烟、蚕桑、茶叶、魔芋、蔬菜、食用菌、水杂果、特色花卉(草本花卉)等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实施和特色产业政策落实等工作;负责一村一品、农业特色产业与休闲农业发展工作;负责特色产业保险承保数据和自然灾害的审核确认工作;承办县农业农村局交办的其它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南新街2号 | |
法定代表人 | 龚永祥 | |
开办资金 | 6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镇安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4.77万元 | 53.5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镇安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5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项业务活动。(一)茶叶产业:聚焦“生产标准化、加工清洁化、营销品牌化”,推广“优良品种、有机肥替代、绿色防控集成技术”,主攻中高端名优茶加工,推动茶旅融合发展。全县完成高标准茶园建设2000亩,低产茶园改造1.5万亩,新建茶厂1座,标准化茶厂升级改造9座,建立国家科技特派团产业工作站及镇安县茶叶产业协会。(二)蚕桑产业:按照“巩固提升西片老蚕区、聚力发展东片新蚕区、积极培育中片加工区”的思路,实施“西桑东扩”战略,全县建设养蚕工厂60处8417.96平方米,小蚕共育室建设2处10间,智能化蚕种催青室274.16㎡,养蚕累计达到1.0885万张。(三)烤烟产业: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烟农持续稳定增收为宗旨,以提升质量效益为目标,努力实现烤烟增效、烟农增收、生态增值,全力打造烤烟生产强县。全县13个镇办种植烤烟面积2.8万亩,新建烤房308座(其中烟草行业扶持生物质烤房81座),维修烤房450座,实施烟区机耕路建设102.9公里。(四)魔芋产业:按照“基地扩规模、产业提质量、效益翻一番”的目标,不断发展壮大魔芋产业规模。15个镇办完成新发展魔芋8000亩,全县累计面积5.6万亩,产值1.5亿元。(五)食用菌产业:以“小木耳”做成“大产业”为目标,全县有13镇办35个村45个经营主体开展了食用菌生产;建立国家科技特派团产业工作站及镇安县食用菌产业协会,开展食用菌优良品种推广使用签约仪式;打造大坪、铁厂、永乐三镇为主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工作,建成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个。(六)蔬菜、水杂果等产业:巩固设施蔬菜,扩大露地蔬菜,开发高山蔬菜。今年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亩,蔬菜总面积达到5万亩,提高蔬菜自给率。持续做好高标准猕猴桃示范园建设,开发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保护。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取得的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茶叶产业聚焦“生产标准化、加工清洁化、营销品牌化”,推广“优良品种、有机肥替代、绿色防控集成技术”,主攻中高端名优茶加工,推动茶旅融合发展。蚕桑产业按照“巩固提升西片老蚕区、聚力发展东片新蚕区、积极培育中片加工区”的思路,实施“西桑东扩”战略,全县建设养蚕工厂60处8417.96平方米,小蚕共育室建设2处10间,智能化蚕种催青室274.16㎡。烤烟产业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烟农持续稳定增收为宗旨,以提升质量效益为目标,努力实现烤烟增效、烟农增收、生态增值,全力打造烤烟生产强县。魔芋产业按照“基地扩规模、产业提质量、效益翻一番”的目标,不断发展壮大魔芋产业规模。食用菌产业:以“小木耳”做成“大产业”为目标,全县有13镇办35个村45个经营主体开展了食用菌生产,建立国家科技特派团产业工作站及镇安县食用菌产业协会,开展食用菌优良品种推广使用签约仪式;打造大坪、铁厂、永乐三镇为主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工作,建成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个。2.取得的经济效益:茶叶产量1250吨,产值2.5亿元,受益农户4000余户,户均增收1500余元;养蚕累计达到1.0885万张,年蚕茧产量380吨,年产值1800万元;烤烟由于遭受干旱、冰雹、暴雨、霜冻影响,今年产收优质烟叶5.23万担,产值65897079.16万元;15个镇办完成新发展魔芋8000亩,全县累计面积5.6万亩,产值1.5亿元;食用菌年产量1.675万吨,产业年产值1.658亿元,带动脱贫户1053户,人均增收900元以上。四、目前存在的问题。1.发展资金紧缺,基础设施不完善。烤烟、茶叶等特色产业生长区位于高山或半高山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非常薄弱,机耕路、灌溉设施、灾情救助等资金需求量大,困难多。2.自然灾害频发,影响群众积极性。我县山大沟深,风、雨、雹、雪等自然灾害多发,特色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缺乏有力的保障措施,群众因灾致贫的可能性非常大。3.技术力量不足,技术推广难度大。从事特色产业种植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现有的技术力量年龄偏大,影响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五、整改措施。1.加大特色产业发展资金投入。《镇安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产业扶持办法》《镇安县防止因灾因疫返贫致贫三十条支持措施》《镇安县支持脱贫户和监测户发展“五小”项目的实施方案》政策,从原来的扶持种苗采购、基地建设、技术培训、配套设施,拓宽到扶持、品牌建设、经营主体培育、庭院经济发展等方面,产业扶持政策力度加强、资金投资力度增大。2.出台应对自然灾害的保险机制。我县山大沟深,风、雨、雹、雪等自然灾害多发,作物生长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差,缺乏有力的保障措施,群众因灾返贫的可能性非常大。例如烤烟、蚕桑、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近几年均遭受了冰冻、雨雪、冰雹等自然灾害,研究制定覆盖茶叶、烤烟、魔芋等产业保险机制。3.加大中心干部专业技术培训。由于中心从事茶叶、蚕桑、烤烟、魔芋、食用菌、蔬菜、一村一品等产业技术指导,为使中心干部知识水平跟上产业发展的需求,有计划的开展干部轮训、培训力度。六、下一步工作计划。茶叶:围绕“西茶东扩中移”目标,完成高标准茶园建设3000亩,低产茶园改造1.7万亩,做好茶叶初制、精制加工。蚕桑:2023年按照“政府推动、企业带动、调整结构、稳步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全年计划高质量科管桑园2万亩、养蚕1.2万张、共育小蚕1.1万张,产茧390吨,产值2000万元。烤烟:着力在烟田面积落实、烤烟田园综合体、壮大村集体经济、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烟叶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加大力度。2023年全县力争达到3万亩,力争达到产收烟叶7万担,烟农收入9000万元的目标。魔芋:按照“龙头带动,大镇、大村、大户示范,建成全产业链”的目标,稳步实施魔芋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发展,做大做强镇安县魔芋产业。食用菌:全县13镇办发展食用菌1000万袋,申报食用菌市级龙头企业2个,新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完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达标认定工作。蔬菜、水杂果:常态化发展设施蔬菜工作,提高蔬菜周年供应水平,提升城周千亩设施蔬菜基地发展水平。促进回龙、永乐、高峰、铁厂等镇水杂果产业带提质增效。重大项目:包抓镇安县回龙镇食用菌科普示范园建设项目,实施大棚改造提升180座,安装钢管外架及两层遮阳网,棚内安装自动喷雾及温度、湿度检测系统;建设年产羊肚菌200万袋生产线1条、年产香菇200万袋生产线1条;购置烘干设备8套以及智能烘干设备2套;建设冷库500立方米两座;提升园区道路,硬化产业路3公里,安装防护网配套全园区水电等设施,全园区安装智能监控等设备;建设办宿一体化办公楼及食用菌科普展厅。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