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柞水县退耕还林还草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林业生产服务,负责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年度方案编制、组织实施、检查验收、政策兑现等的管理、监督工作。负责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林业项目申报,组织实施、验收和管理工作。 | |
住所 | 柞水县城农林巷 | |
法定代表人 | 朱书勤 | |
开办资金 | 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柞水县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9万元 | 2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柞水县退耕还林还草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查漏补缺,不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为全面巩固各年度退耕还林成果,我中心紧紧抓住春、秋两季造林有利时机,积极组织,安排各施工单位对2017-2020年退耕还林工程进行全面自查,对因人为或自然因素造成不达标小班或地块利用春秋两季认真开展苗木补植、抚育管护等整改措施。在补植过程中,县中心安排人员巡回督促检查,把好种苗和栽植施工各个环节的质量关,确保各个造林地块全面补植到位,特别是针对2021年省级复查及2022年国家核查所查出的问题小班逐地块全面补植补造整改,施工完成后组织开展了自查验收工作,已整改达标,进一步巩固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二)攻坚克难,认真组织项目实施工作。1、完成了2021年2万亩上一轮退耕还生态林纳入森林抚育项目建设任务。该项目总投资200万元,设计落实在营盘镇、乾佑街办、下梁镇3个镇办10个村,规划为3个作业区,135个作业小班。其中营盘镇两河村一个村4496亩,乾佑街办车家河村、什家湾村、北关社区三个村(社区)共计3869亩,下梁镇明星社区、新合村、沙坪社区、石瓮社区、胜利村、四新村六个村(社区)共计6629亩。实施结束后经全面检查验收,任务完成率100%,实施合格率100%,完成项目兑付资金183.45万元,资金兑付率达到95%。2、落实完成了特殊林木培育(松材线虫病伐除区生态修复)项目建设任务。市林业局下达我县特殊林木培育(松材线虫病伐除区生态修复)项目建设任务1250亩,总投资100万元,我中心规划落实在乾佑街办石镇社区城周迎坡面,设计造林面积1250亩,其中秦岭红豆杉造林375亩,栓皮栎点播80亩,毛栗造林795亩。今年春季全面完成了初植任务,由于上半年持续长时间干旱,导致部分苗木枯死,成活率不达标。今秋,我中心安排工队进行了全面补植补造,项目建设达到了设计标准。3、积极配合林业局完成其它项目建设任务。一是完成了药王堂、联丰两个村“三化一片林”森林乡村项目建设任务,投入项目资金20万元,实施村庄绿化、道路绿化、庭院绿化以及一片林建,栽植各类绿化苗木2.8万株,极大地改善了两个村人居环境。二是实施了金凤等村重点区域绿化项目建设任务,种植草坪982㎡,垫土换土226车4972m³,栽植桂花、雪松、高杆石楠、樱花等绿化苗木6772株,为全市重点项目观摩奠定了外围基础。三是协助完成率城区森林城市建设项目,对西康高速柞水出口、南关北关口袋公园进行了绿化升级改造,对临河两岸濒死柳树进行了更换,配套提升了主城区环境质量。(三)积极配合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院完成柞水县2018年度新一轮退耕地还林国家级检查验收工作。为加强新一轮退耕地还林的监督和管理,全面掌握和客观分析评价退耕还林工程情况,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成效。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院的安排对我县2018年度新一轮退耕还林进行核查,核查工作于2022年7月13日开始,历时17天,完成我县小岭镇岭丰村、金米村核查任务,核查面积2172.1亩,面积保存率、合格率和成林率基本达标,通过了国家核查验收。(四)心系群众,全面落实政策补助资金兑现。一是完成全县2022年度3个批次3.97万亩1976万元新一轮退耕还林资金兑现任务。其中完成了2020年度0.97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两个批次兑现资金776万元,2018年度3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三次政策补助资金1200万元。二是完成了上一轮退耕还林生态林效益补偿资金兑现846620.8元。三是启动2022年度8.5万亩上一轮退耕还林纳入森林抚育资金兑现工作,预计年底前完成兑现任务,兑现资金170万元。惠民、惠农资金兑现工作位列全市前列。二、取得的主要效益我县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启动实施中,抓早动快,合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收到了显著的成效。(一)2021年2万亩森林抚育项目已纳入涉农整合资金范畴,通过项目实施,带动农户增产增收效益显著,惠及脱贫户110户398人。一是带动农村劳动力参与项目建设实现劳务增收;二是板栗林抚育管理后,板栗产量明显提高,经营权人收入也随之明显增加;三是抚育后板栗质量明显提高,出售产品价格上升,促进增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凸显。(二)启动了新一轮退耕还林林权发证试点工作。制定了退耕还林地林权发证工作方案,在县林业局包扶村杏坪镇联丰村先行启动退耕还林地林权登记发证试点,开展了可发证面积外业勘验、林权承包合同签订、矢量图测绘、拐点坐标提取、数据统计汇总、公开公示、发证资料审核、资料提报、系统录入发证等工作,该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国家审计反馈退耕还林问题部分整改难度大。国家审计反馈退耕还林问题涉及林业部门整改任务已完成,但涉及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不动产登记等部门整改任务落实难度较大。(二)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工作开展。由于退耕还林工作量大面广,直接面对广大农户,程序复杂,主要工作在农村、在山头地块,目前又增加了林权发证勘验工作。省级下达的工作经费很少,县级财政又没有预算专项工作经费,导致大量工作难以开展。(三)退耕还林后期管护难度大,成效难巩固。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导致部分退耕还林地块后期无人管护,出现荒芜现象。部分退耕还林地块尚未调出基本农田或稳定耕地,存在农户毁苗复种风险,影响了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四、整改措施(一)主动汇报,积极沟通,赢得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16个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审计反馈退耕还林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整改工作机构,积极配合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不动产登记等部门完成国家审计反馈退耕还林问题整改任务。(二)建议省市县级财政预算退耕还林专项工作经费保障大量工作经费。(三)建议镇办加强退耕管护宣传,让群众能积极的进行后期管护,巩固成果。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进一步推进8.5万亩170万元上一轮退耕还林纳入森林抚育项目落实和资金兑现工作。(二)积极推进审计反馈退耕还林问题整改工作,继续同县自然资源局及其他相关部门之间跟进沟通对接,积极总结前期试点经验,加快推进退耕还林地林权登记发证等整改工作。(三)继续加强退耕还林政策宣传,不断政策提升知晓率和影响率,制定相应的管护机制,推进退耕还林地后期管护,提升退耕还林成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三)全面做好生态扶贫、信访调处、信息录入、报表统计、效益监测、设计变更、退耕地管理等其他重点工作。(四)继续加强档案管理。牢固树立无档则乱思想,完成年度退耕还林工程、上一轮退耕还林抚育项目、年度政策兑现、上一轮退耕还林纳入生态补偿、各类档案的整理收集归档工作,保证各类项目资料齐全,做到有据可查。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