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建筑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行为提供服务性保障。宣传贯彻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的法律、法规监督检查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工作受理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方面的举报、投诉限额以下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发包的协调服务工作 | |
住所 | 榆阳区肤施路西二路口 | |
法定代表人 | 高吉满 | |
开办资金 | 110.1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榆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4.66万元 | 286.1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建筑业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5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坚持将疫情防控作为一项常态工作来抓,全面夯实行业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建立防控体系,明确防控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将防控责任落实到部门、班组、岗位和个人。建立日报告制度,加强对区属各建筑工地应急值班值守、门禁管理、实名登记、戴口罩上岗、定时消毒等管控,全面核查留守建筑工地人员外出情况,确保零疫情发生。加强“三返”人员管理,督促、指导各建筑工地严格落实“健康陕西APP”使用管理相关规定,每个建筑工地指定专人负责。(二)全方位抓好质量安全坚持“抓大不漏小,抓硬不放软”,实行“网格化”监管模式,加强重点时段、关键节点质量安全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实现质量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继续保持全年零事故。1、扛实各方责任。坚持将责任落实,作为安全生产监管的第一要务和基本常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要求,扛实各方质量安全责任,明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及其成员单位工作职责,严格落实质监员划片、建设单位首要责任、施工企业主体责任,确保责任到人到事。在加强事中监管的同时,绝不放松事前、事后监管,并联结市区信用平台,强化追责问效,记入企业信用记录。2、落实各项政策。结合学习贯彻各级会议和文件精神,坚持每季度召开调度会,逐项落实《工作要点》、《标准化考评实施细则》、《起重机械安(拆)现场跟踪监督制度》和《质量安全手册》及其《实施细则》。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和“质量月”活动,通过在沿街主干道、人口集中小区,施工现场悬挂横幅以及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信息等手段,广泛开展安全宣传;通过安全生产特别是特种设备和用水用电等操作人员的分级培训,全面提高建筑工地各类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杜绝安全隐患。3、整治质量通病。进一步巩固拓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和“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成果,提高全区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着力解决屋面渗漏、门窗漏水漏风、回填土下沉、抹灰空鼓开裂、原材料送检不规范、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4、严把材料关口。定期检查建筑材料检测报告,不定期抽检建筑材料,并与原检测报告对比,结果相差较大或不合格时,责令停工整改或拆除重建;同时,加强对检测机构业务开展情况监管,发现出具虚假报告或不严格按程序操作的,及时曝光并记入信用黑名单。5、开展专项治理。一是成立巡查小组,开展“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理行动”、“住建领域开展安全生产百日行动”、“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整治行动”、“建筑施工安全大核查专项行动”和“建设工程违法违规专项整治行动”等执法检查以及停工期和春节期间建筑工地巡查。二是落实“八不准”措施,严把复(开)工前安全检查关,凡未进行复工检查或无检查记录擅自开工的工程项目,立即下达《整改通知书》,停工整改,直至安全隐患消除。三是开展起重机械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重点就起重机械安装、顶升、拆卸等作业进行专项整治,期间查处清场起重机械1台。四是开展建筑施工安全防护用品和高出坠落专项检查,对各施工单位所采购的安全防护用品及其取样送检、验收等相关资料、记录进行检查,对不合格产品、未送检的产品一律停止使用,责令更换。五是零容忍质量安全隐患,采取“双随机、一公开”办法,认真组织三季质量安全生产大检查、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检查和建筑施工安全防护用品专项检查等活动,全年累计开展专项检查10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隐患210多处,下达《停工通知书》136份、《质量安全整改通知书》8份。6、落实省上文件。根据《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理行动》等文件精神,每周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建立工作台账、问题清单、制度措施清单。目前,各项工作已按照各时间节点全面落实。(三)强化措施、保证成效,持续抓好扬尘污染防治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全面提升建筑工地绿色施工、文明施工水平,根据省市文件要求,全面开展“铁腕治霾、保卫蓝天工作”。一是要求每个工地必须成立扬尘治理组织机构、制定治理方案、设置公示牌、建立扬尘防治费用专账,否则一律不准开工。建立监管单位与街道办事处、环保监督员联络制度,充分利用区大气污染防治指挥中心平台,快速反应,倒查责任,推动落实。二是全面落实《陕西省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措施16条》规定和“九个百分百+红、黄、绿牌管理”制度,即在省市“六个百分百”基础上,创新增加“三个百分百”(安装扬尘视频监控、施工机械环保监测合格、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推行建筑工地围挡喷淋和移动雾炮设备等降尘措施,提高建筑工地扬尘管控水平。目前,32个在建工地,28个挂绿牌、4个挂黄牌。三是按照《榆林市中心城区建筑工地扬尘监管管理办法》要求,严格水泥等易起尘的建筑材料封闭存储制度,严禁区属在建工程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四是严格执行“禁土令”。要求每个建筑工地必须建立扬尘污染防治应急响应机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规定在冬春期间(每年11月15日到3月15日),除市政抢修抢险工程外,区属各建筑工地一律禁止出土、拆迁、倒土等土石方作业;在四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情况下严禁取土挖方作业。五是实行夜查巡查制度,由分管领导带队,组织各质安监督员不定期进行夜查,发现问题现场办公,限期整改。今年以来,共下达《扬尘治理整改通知书》11份,《行政处罚决定书》3份。(四)优化发包工作各环节及流程按照最新《榆阳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制定了《建设工程发包项目的流程及工作要求》和《建设工程备案项目的流程及工作要求》对每个项目发包前所有环节进行认真审核,规范项目前期手续及企业登记资料。从受理项目至签订合同整个过程制定详细计划,并对每个环节需提供的资料进行说明,确保每个环节衔接顺畅同。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严格五方主体终身责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扎实开展文明工地创建,不断提升质监管水平,全年创建市级文明工地11个;2021年度获得全省“文明规范质监站”先进单位称号;赵慧敏同志被评为“全省工作先进个人”。2022年,全区在监建设工程项目32个,总建筑面积233万平米、总造价47.9亿元(目前,处于基础施工阶段项目3个、主体施工阶段项目20个、室外和装饰装修阶段项目9个)。协调服务榆阳区限额以下政府投资建设发包项目共计664个,项目总投资约10.31亿元,其中绿化188个、房建206个、市政126个、水利水电80个、公路45个、电力4个、监理4个、装修装饰5个、文物保护工程1个、机电工程2个、电子与智能化3个。60万元以下备案项目共525个,总投资约0.75亿元。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仍然不实,项目责任人监管乏力。二是施工单位质量安全管理依然存在薄弱环节,特别在管理人员的责任落实上,不细不实,项目经理还没有真正负起责来,存在应付检查的现象。三是施工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前纠后犯,屡纠不改,质量通病治理任务艰巨。四是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易发生反弹,常态化防治机制没有形成。四、下一步工作一是继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二是深入开展工程质量通病治理。三是加强宣传培训。四是严把工程竣工验收关口。五是深化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治理行动。六是扎实开展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建筑施工铁腕治霾工作》。七是严格依法监管,强化事故责任追究。八是严格落实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措施,进一步提高扬尘治理工作成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荣获《2021年度全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系统创建“文明规范质监站”》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