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三原县> 三原县互联网信息中心

三原县互联网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31 10:40
单位名称 三原县互联网信息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全县互联网新闻宣传工作;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协调网络新闻宣传工作;制定网络新闻宣传管理措施,开发网络新闻宣传信息资源,推动新闻网站建设;监控全县网络舆情信息动态。
住所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政府街4号
法定代表人 李刚
开办资金 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三原县委宣传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万元 3.1万元
网上名称 三原县互联网信息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中共三原县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坚持守土尽责,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积极培育向上向善网络文化。一是建强网宣阵地。为进一步加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的正面宣传,讲好三原故事,巩固网络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县委网信办开发注册了“你好三原”系列网络宣传平台,包括抖音、微信小程序、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累计粉丝3万人。其中“你好三原”微信小程序开设“随拍”功能,面向全社会网民开放,号召全民参与。要闻等其他栏目各单位可在网信办申请发布账号后,实现自主发布。今年以来,各网络平台刊发新闻信息2200余篇,拍摄发布视频35条。发布重点舆情回复公告5条。二是建强网信队伍。分类别建立以“秦鸣”网评系统和“池阳兵团”命名的网评员队伍,累计发展到300余人,结合中省市以及我县热点新闻,积极组织开展网络评论活动,今年累计组织全县网络评论员开展网络转发、评论活动60余次,留言合计7000余条,有效引导了舆论。先后邀请专家老师,组织开展全县网络意识形态、网络舆情管理、网信法规、网络安全等专题培训4场次,400余人,进一步提升了我县领导干部网络安全、舆情处置特别是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意识和工作水平。其中网信法规培训采取抖音线上直播形式,进一步提升了网信普法广度。三是加强网络正面宣传。制作的网络短视频作品《老兵王立业》荣获省级“追寻先烈足迹建功时代伟业”短视频大赛二等奖。组织开展了“你好三原”短视频大赛,大赛号召全社会网民积极参与,围绕三原人、三原事、三原情、三原景等加强创作传播,展示三原形象,讲好三原故事,让正能量、主旋律充盈网络空间。大赛累计收到各类视频作品150多部。二、坚持底线思维,强化网络环境治理,确保网络意识形态绝对安全。一是加快网络舆情应对处置。严格落实《三原县舆情监测和处置工作实施意见》相关工作要求,选足配全人员力量,24小时值班值守,设置专人专岗就涉“二十大”风险隐患及涉三原敏感突发信息、虚假不实信息、“固定词组”表述错误等情况进行全面巡查监看,确保第一时间发现舆情和有害信息,及时报送相关领导和对应工作专班,预警涉事部门。二是夯实网络安全责任。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县网络安全检查的通知》,与各部门签署了《三原县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清单》,组织开展了全县党政机关电脑终端和云计算服务平台排查工作,从源头消除网络安全隐患。三是加强自媒体监管。聘请陕西乐思律师事务所王清等四位律师作为常年网信法律顾问。坚决依法管理处置各网络平台发布失实报道、刊发违法违规广告等网络行为乱象。引导自媒体人在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中积极发声,弘扬网络正能量,牢牢把握网信领域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三、坚持守正创新,加强数字乡村和数字经济建设进程,探索发展新模式。一是推进数字“新基建”。全光网改造、光纤入户、信息进村入户等工程基本完成。广播电视网络,有线、无线、卫星等在全县完成全覆盖。光纤网络、移动网络已实现全覆盖,自然村光纤接入率达到100%。积极开展县域光纤网络及移动网络覆盖情况调查摸底工作,对薄弱及盲区进行再查漏再推进。积极宣传推进北斗系统应用,目前我县公务车辆已完成北斗定位安装220余辆,并通过北斗定位系统对公务车辆进行监控监督工作。二是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被省委网信办、省农业厅、振兴局确立为“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地区”。申请省市县各级数字乡村发展资金200余万元,以“数智三原”数字乡村治理平台为依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数字乡村建设,平台以西阳镇东寨村作为试点,计划今年2月底上线。按照中省市数字乡村试点工作要求,以提升三原县管理模式智能化和乡村治理数字化为建设目标,打造“数智三原”数字乡村治理平台,制定数字乡村平台建设整体规划,全方位开展数字乡村试点总体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和工作重点,确定工作方向,通过试点村进行数字乡村试点,探索数字乡村建设模式与运营方式,以解放和发展数字化生产力、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为重点,积极探索数字乡村发展新模式,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三是推进数字经济建设。三原县高新区成功申创为首批“市级数字经济示范园区”。园区企业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等智能化改造升级,打造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推动企业向数字化转型,重点推进乳制品、生活用品生产加工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数字化智慧园区建设,打造产业数字化改造样板,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树立标杆。四、取得效益一年来,互联网信息中心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一是正面宣传引导方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上宣传为主题主线,用好“你好三原”网络阵地,让正能量、主旋律充盈网络空间,今年以来,各网络平台刊发新闻信息2200余篇,拍摄发布视频35条。发布重点舆情回复公告5条。组织开展全县网络意识形态、网络舆情管理、网信法规、网络安全等专题培训4场次,400余人,进一步提升了我县领导干部网络安全、舆情处置特别是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意识和工作水平。其中网信法规培训采取抖音线上直播形式,进一步提升了网信普法广度。全县共配备网信工作联络员100余人,为网信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了人员保障,组织开展网评活动60余次,留言合计7000余条,有效的引导了舆论,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和政府形象。二是舆情应急管控方面,全年累计编发舆情周报32期,舆情快报16期,舆情专报3期,快速协调处置舆情40起,处置抖音微信等网络不良信息665条,今年来约谈三原老张等自媒体人3人5次,约谈违规网站及互联网账号3个,关闭违规网站3个,公众账号2个,全力营造了清朗网络空间。三是网络安全保障方面现场网络安全监督执法检查8次、检查单位56家,限期整改6家,行政处罚5家,互联网上网网站备案3家,责令主办者自查修复问题网站4家7次,有力构建了积极健康的网络空间。四、存在问题今年以来,虽然我们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责任落实、技术治网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亟待加强和改进的地方。五、整改措施1、关于网信队伍建设方面的整改。充实网信队伍配置力量,要求各镇(办)、各部门配备专职网信工作人员。根据当前网络新媒体发展的形势开展培训,提高网评员业务能力、工作能力。2、关于技术治网建设方面的整改。配备数字型、信息化专业人才,进一步加强网络有害信息和违规账号处置力度和处置方法。六、下一步工作打算我们将压紧压实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固强补弱、持续发力,扎实做好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稳定各项工作。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合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网上宣传,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二是做大做强网上主流舆论。策划开展系列网络宣传,加强网络舆论宣传引导,实施正能量大V培育工程,提升网络名人扩红、转灰、控黑工作成效,统筹推进网络阵地和网络文明建设。三是提升网络综合治理水平。切实加强网上舆情研判处置,持续开展网络内容生态治理,有序实施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四是加强网络安全保障能力。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建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网络安全能力建设,强化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五是加快推进数字三原建设。协同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构建数字化基础平台,统筹推动信息化应用落地,持续释放数据要素活力,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六是着力提升网信为民水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进互联网行业党建工作,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加强网信人才队伍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