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渭滨区博物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业务范围:负责全区文物法规宣传和辖区内文物征集、收藏、保管、陈列、展示以及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制定保护规划、完善审批、指导监督工作。 | |
住所 | 宝鸡市公园路210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敬元 | |
开办资金 | 34.4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渭滨区文化和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1万元 | 5.5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渭滨区博物馆.公益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2年,我单位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完成了以下八项业务:(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关于文物工作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1.为提高博物馆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共组织学习5次,其中公需课1次(24学时),专业课4次(105学时),分别讲授学党史、古建筑保护、安全职业技能培训、陕西重要考古发现与解读等课题,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水平。2.认真学习《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极端天气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全市文物系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2022年度工作任务清单》《2022年渭滨区文化和旅游局工作要点》《关于做好生产安全事故防范的提示警示函》和渭滨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防汛应急预案》《抗旱应急预案》等有关文物安全的文件。学习了“3.31”中省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铸牢馆藏文物安全的底线,树立安全防范的红线。(二)对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开展相关的征集、收藏、保护和研究工作。1.2021年配合“陕西省黄河流域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专项调查队”对我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调查,2022年10月31日陕西省文物局公布陕西省革命文物名录,我区秦川机床厂毛泽东塑像和宝天铁路烈士纪念碑分别入选省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和一般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陕文物发﹝2022﹞123号)。2.区博物馆积极对接省市文物局相关部门,争取文物保护项目支持。截止目前,秦川机床厂毛泽东塑像修缮工程已申请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02.43万元,已完成相关手续,等待开工。石鼓山墓地安防监控维修升级工程设计方案已报市文物局安全与督察科,相关工作在有序推进。3.申请省文物局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项目《渭滨区博物馆文物库房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申请预算约为54万元,力争为我馆馆藏文物提供更加科学、先进、安全的保管条件。(三)加大宣传,提高全民文物保护安全意识。1.利用3月4日在本单位进行“3.5雷锋纪念日”宣传活动;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在青铜器博物院进行了文物宣传;利用6.11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博物馆前走廊举办了“文物保护:时代共进人民共享”的主题宣传活动;利用中秋节假日宣传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和渭滨区出土精品文物知识;利用国庆节假期,举办了主题为“渭滨区出土精品文物图片展”的文物宣传活动。共宣传5次,新制作宣传版面12块,横幅2条,发放宣传资料100份,参观人数200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2.坚持向学习强国宝鸡学习平台投稿,宣传内容为渭滨区出土精品文物,共投稿6篇:《渭滨区出土精品文物6——西周1号铜禁》《渭滨区出土精品文物7——西周铜罍》《渭滨区出土精品文物8——西周守卣》《渭滨区出土精品文物9——西周铜鸟父甲鼎》《渭滨区出土精品文物10——西周铜冉父乙卣》和《石鼓山墓地》。3.接市文物局通知,市委宣传部、市文物局、华商报联合开展“县区博物馆——镇馆之宝”拍摄工作,介绍了我馆精品文物及文物保护常识。(四)文物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1.组织田野文物巡查20余次,在巡查过程中除了检查文保单位的安全隐患外,进一步强调文保员的工作职责,检查和监督文保员工作。馆藏文物全天24小时守护,检查维护文物库房线路和警报、监控系统,确保馆藏文物安全。2.完善文物保护管理制度,如值班巡逻岗位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值班职责、文物保护志愿者巡查制度等,切实提高文博人员和保卫人员的文物安全和管理水平。3.安排3名具有消防安全排查经验的同志组成检查小组,对辖区内的民营聚旺博物馆、方圆青铜陶艺博物馆、天禧自然博物馆进行了全面排查,确保文物消防安全,及时排查文物火灾事故易发生的各种隐患,防患于未然,并对检查出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督促如期整改。(五)配合我区各部门有关文物工作,全方位协助做好我区的文物保护工作。1.分别协助大唐宝鸡第二发电责任有限公司、区城市管理执法局、陕西姜谭经开区管委会和神农镇姜城村对高家镇光伏发电项目选址、姜谭片区棚户区改造配套垃圾收运系统工程项目选址、姜谭经开区高端智能装备生产项目建设选址和神农镇姜城村旧改项目地下文物勘探提供建议。2.协助市文物局为编纂《宝鸡市文物志》提供相关历史文化文物资料。3.上报市文旅局有关《长征国家公园(陕西段)建设保护规划》涉及名录《陕西省长征主题纪念设施和遗址名录》中有关渭滨区“晁峪村寺院窑洞——被俘二方面军战士遭囚禁处遗址”相关资料。4.陪同区赵异波区长、区文旅局吴宝利局长接待佘俊臣副市长赴我区民营聚旺博物馆调研指导,并汇报有关渭滨区博物馆与聚旺博物馆合作展览的有关事项,行成《宝鸡市渭滨区关于租赁楼宇建设新馆的可行性方案》。(六)加强校企馆际交流,促进共同发展。1.与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签署《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协议书》,在博物馆设立“见习培训基地”,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优势,发挥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2.与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签订图片使用协议,授权我馆15幅馆藏文物图片,用于陕历博出版2023年《陕博日历赫赫宗周》日历书。3.与北京御赐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授权协议书,授权我馆馆藏文物[鸟父甲鼎]、[双耳乳钉纹簋]、[中臣登鼎]、[龙纹鼎]和渭滨区博物馆商标、品牌的相关知识产权,经过二次创作,与相关合法区块链平台合作生成发行数字作品。(七)文物外展情况:25件(组)文物参加杭州临平博物馆《繁简之间宝鸡出土青铜器纹饰艺术展》。(八)编写《渭滨文物志》(正在编写中)。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加强文物保护力度,馆藏文物实现第38个安全年。文物外展宣扬了渭滨优秀的历史文化,在宣传我市及我区文化上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申请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对毛泽东塑像本体进行保护,加强对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既是对先烈丰功伟绩的缅怀,也激发了全体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巨大热情和凝聚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往开来、走向复兴的共同意志。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馆舍条件与兄弟县区馆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对工作统筹安排还不细不实,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和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方面还比较欠缺,在执行制度方面还不够严格,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不够明确,工作的创新意识不够。改进措施:1.争取馆舍硬件设施初步向三级馆接近;2.进一步明确细化工作人员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夯实;3.进一步加强同事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利用工会组织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了解职工思想动态,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4.制定奖罚办法,增强职工的创新意识,发挥职工的最大潜能,特别是对年轻人优化创新工作环境。四、2023年工作计划1.按照省市要求继续做好文物安全工作。继续加强馆藏文物的保护力度,开展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排查馆内警报器和监控设施,提升技防设备,全年巩固馆内安全。2.配合市局和区委、区政府,做好宣传推荐工作,讲好渭滨文物故事,让文物活起来。积极参加市级文物宣传专项活动和文物外展,通过青铜器这个载体传递渭滨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3.持续推进秦川机床厂毛泽东塑像修缮工程、石鼓山墓地安防监控维修改造项目和渭滨区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