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滨区> 宝鸡市渭滨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

宝鸡市渭滨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3-03-31 10:33
单位名称 宝鸡市渭滨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在渭滨区辖区实施城市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对城市市容、养犬进行管理;配合做好占道停车场点(行车道、人行道)设置和管理;对门头牌匾设置、宣传品张贴张挂的行政许可进行审批和管理;对环境保护方面的噪声、扬尘、油烟、烟尘污染行为进行管理;对公共场所无照经营、乱摆摊点、占道经营、违规设置户外广告、违法回收贩卖药品进行管理;对侵占城市道路、违法停放车辆进行管理:对向城市河道垃圾、违规取土及违法建筑拆除进行管理。
住所 宝鸡市汉中路汉东小区2号楼3楼
法定代表人 靳新宇
开办资金 170.1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渭滨区城市管理执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4.3万元 159.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多变的疫情防控形势,在区委区政府和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有力指导下,在全体执法队员的鼎力支持下,我们闻令而动,冲在全区防疫抗疫的最前沿;我们尽锐出战,执法队伍建设焕发出新活力;我们稳中求进,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实现了新突破。。现将工作完成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市容管控工作按照“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小街巷规范”的思路,从严从细管控市容,截止目前,规范出店经营3640余处,清理占道经营2530余处,乱贴乱挂乱画3400余处,乱堆乱放780余处,处理违法张贴小野广告1825起,开展门头牌匾整治提升工作,涉及整治门店238家,共拆除旧门头牌匾19283平方米,新安装门头牌匾1925平方米,清理一店多牌125余处,对校园周边环境整治46次,辖区市容秩序得到较大改观。2.环保治理工作(1)油烟扬尘治理持续推进。加大餐饮油烟治理力度,累计督促84户餐饮门店安装油烟净化器。规范94户早餐夜市食品摊点。严查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污染,对任家湾、西部传感园工地扬尘等案件立案查处,有效震慑了违法违规行为。利用建筑工地在线视频监控平台,严查夜间擅自施工、无安民告示施工噪音扰民等违法施工行为。(2)餐厨废弃物整治持续跟进。按照各级要求,大队持续延续往年好的做法,以中队为单位,结合进店检查油烟净化设施日常使用、保养的时机,对餐饮门店餐厨废弃物收运台账和处置情况一并进行检查,从年内反馈的情况看,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情况良好,均能将餐厨废弃物交由宝鸡洁净公司收运处置。(3)夜间施工噪音管控有力。利用建筑工地在线视频监控平台,进一步加强夜间施工噪音的管控,强化执法检查,严查擅自夜间施工、无安民告示施工、多次影响群众正常生活休息违法施工行为,确保市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和休息。3.数字化案件办理工作继续坚持高效办理热线工单,周清周结数字化案件,努力提高各项办理数据,进一步加强与各镇街的配合协作,积极解决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全年共计处理“12345”热线工单2649件。高效办理数字化案件,处理数字化案件14820件,按期处置率99.97%,平均综合指标A。两案办理工作圆满完成及时梳理归类,制定下发《关于2022年“两案”办理工作的通知》,将市级、区级提案、建议按辖区分解至各中队、办,明确领导包抓、专人负责的办理机制,细化办理流程和注意事项。各中队、办积极与各位委员、代表见面沟通,详细了解其意图,并邀请委员、代表参与办理过程,截止目前区人大、政协提案16件,全部办结。5.食品安全一是加强对食品摊贩从业人员的教育引导,通过政策讲解,使他们了解食品安全隐患产生的危害和违法代价;二是严格落实《陕西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及摊贩管理条例》,坚持“疏堵结合、规范发展”的理念,加强对食品摊贩集中经营场所环境卫生和经营时间的检查,巩固“三小”规范标准。三是对辖区内食品摊贩进行梳理,建立小摊贩经营区域,规范食品摊贩,引导食品摊贩向有序化、规范化发展,并集中组织人员对辖区内不符合食品安全规定摊贩整治12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精细化管理成效明显。城市精细化管理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背街小巷现场推进会圆满顺利。借助国卫复审、创文复审、市容整治等有利时机,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以新民路特色街区为典范,集中优势力量,按照“统一规范,安全整洁、特色鲜明”的标准,严格落实精细化管理,全力整治出店经营,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挂等市容“五乱”现象,积极开展门头牌匾户外广告集中整治,取缔露天炭火烧烤摊点,非机动乱停乱放等工作。全面落实背街小巷“条条有人管、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的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实现背街小巷管理再上新台阶。2文明养犬氛围不断浓厚。在开元商场、体育场、东二路和九龙广场、河滨公园、植物园和市民中心等重要点位,采取固定点位宣传和动态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以“依法文明养犬、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集中宣传整治活动,出动90余人次,共计发放宣传彩页800余份,向群众宣传文明养犬相关常识和相关法律条文,耐心解答现场群众关心的问题。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问题。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全面收集梳理群众的“烦心事、难心事、揪心事”,拟制办实事清单,限时解决落实。根据季节特点,在公园南路、峪泉北路丁字路口、宝桥市场口等处设置西瓜时令水果临时便民销售点,在东二路金山社区旁设置便民疏导点,便民服务的同时减少占道经营等市容问题。持续规范地摊经济和夜间经济,划定范围、明确标准、,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深化服务保障,缓解群众就业压力。构建以城市驿站为主,执法岗亭为辅的网点式城管服务平台,在人流密集点位维护市容秩序的同时,为群众提供问询、饮水、歇脚等便民服务。高中考期间,开展保障行动,集中优势力量整治市容环境,采取错时执法、延时执法、定人定岗以及昼夜全时巡查等措施,全时全域保障中、高考。疫情防控成绩突出。积极组织、周密部署、迅速行动,全面细致抓好疫情防控,通过各种渠道备足防疫物资,确保一线执法人员得到有效保护。及时组织全体人员不漏一人注射新冠疫苗,组织全员核酸检测,设置场所码,一码通等。依据疫情防控指挥部指示要求,动态调整防疫措施,安排队员进行三无小区值守、火车站疫情防控点值守。加强宣传引导力度,利用微信群等媒体宣传防控指南,在做好对内容宣传的同时,通过印发宣传单,倡仪书等方式,营造防疫抗疫的浓厚氛围。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年来,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一是管理理念更新还不够快。由严抓重管向服务保障转变的还不快,部分队员对上级决策指示理解还不透彻,造成了“老办法用不了、新方法用不好”的迷茫心态,在“管与不管”之间徘徊不定。二是解决难题办法还不够多。对于城市管理领域特别是市容管理方面存在的瓶颈和难点问题,还缺乏有效的招数,个别中队对于自身辖区发生的难题,不能自主能动的解决,采取矛盾上交、推托观望的方式敷衍应对。三是执法行为规范还不够严。依法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的意识还不够强,部分执法人员对执法行为的法律依据知之不多、模棱两可,“出了问题找依据、凑理由”的现象时有发生,有时使工作处于尴尬被动的局面。改进措施: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组织队员学习创新理论和业务知识,不断更新城市管理理念,提升任职能力;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利用制式服装配发的时机,加强队伍正规化管理,邀请媒体、人大、政协和群众广泛监督执法形象,锻造“纪律严明、仪容严整、作风优良、雷厉风行”的城管铁军。健全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和奖惩制度,把工作责任细化到每个执法队员,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四、2023年工作计划2023年,我队将继续以党建为统领,以建设“关中城市群建管治理先行区”为根本指向,紧紧围绕“一条主线、两项任务、三个提升”的工作目标,即精细化管理为主线,以“双创”和“美丽家园”等活动为牵引,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突出推进“城管进社区”活动,探索应对非机动车管理难题两项重点任务,着力提升考核质效、市容环境和队伍形象,此外,加强外调人员教育管理,探索形成“月联系、季汇报、年考核”的管理机制,充分听取借调单位和群众意见,为外调人员精准画像,全面考核。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城市管理“渭滨模式”,加快推进“三高三优三精”标准落地见效,以城市管理水平的创新提升,助推辖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