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滨区> 宝鸡市渭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

宝鸡市渭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31 10:32
单位名称 宝鸡市渭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指导、督促、协调推动社会治理、平安建设、助推民生服务。协调推进网格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开展平安渭滨建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防范重大风险、社会心理服务,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住所 宝鸡市渭滨区宝光路46号
法定代表人 倪天云
开办资金 4.7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宝鸡市渭滨区委政法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79万元 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2年,我单位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完成了基层阵地实体运行、筑牢治安防控屏障、平安建设“九率一度”质效双提、基层社会治理走深走实。1、推进基层阵地实体运行围绕“建、用、管”总体目标,强力推动各级综治中心和矛调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按照“四有六化”建设标准,构建起以区综治中心为核心,以“6+N”渭滨社会治理智慧服务平台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为两翼的三大平台,按照镇街“四室一厅一中心”、村社区“一室一厅”建设标准,完善功能部室布局,配齐配强综治工作力量,全面完成8个镇街、97个村(社区)综治中心阵地建设任务。2、多元共建筑牢治安防控屏障加快农村智能监控设备安装,补齐农村智能安防短板,重点打造高家镇全域智能安防工程,实现镇域视频监控全覆盖;依托秦岭北麓省道212沿线水源地保护,在神农镇安装20余套视频监控设备,全区30%的行政村已安装监控设施,进一步织密农村智慧安防网络。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和微治理提升,采用各种方式方法,补齐技防设施短板,80%的城市小区实现了智能周界监控、智能门禁、智能车辆出入管理。3、平安建设“九率一度”质效双提平安建设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平安型社区创建。依托“网格四长制”,广泛开展平安建设常态宣传和系列主题活动,努力实现公共安全从“被动保平安”向“主动创平安”转变。联合团区委、区文旅局在益门堡村、茵香河村、上川村、经一路步行街先后开展纳凉晚会、啤酒节、日照山谷营地等平安建设主题晚会巡回宣传2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万余份。围绕“发案少、秩序好、服务优、群众满意”目标,聚力“五治”促“五化”,实现“六优”促“六无”,组织英达路社区、植物园社区、金渭路社区、渭工路社区、宝桥社区、宝成社区等6个社区积极申报创建市级平安型社区。4、深化基层社会治理走深走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从基层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三无”院落起步,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尊重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以“党建+微治理”为载体,充分运用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等“五治”融合治理方式,推进基层自治实践蓬勃发展。重点打造了高家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市级示范点、英达路社区智慧化建设、经二路“581”院落服务合作社、桥南社会治理中心等一批迎检点位,全面梳理辖区基层社会治理典型经验。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2年,综治中心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让群众满意的成果,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安全形势稳定向好、基层治理成效明显,积极落实“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平安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是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推进不平衡发展不充分。二是基层社会治理协调落实机制不够顺畅,重点领域缺乏创新。三是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化信息化平台建设及综合能效发挥激励机制有待提升。改进措施:一是对于建设较为落后的综治中心、矛调中心规范化建设。二是借助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验收工作畅通基层社会治理协调落实机制。三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化信息化平台建设。四、2023年工作计划区综治中心将按照常规工作简洁明快、重点工作有声有色的工作思路,以平安渭滨建设为主线,紧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验收,夯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努力实现“多中心”合一、“一站式”办理、“一揽子”服务,立足渭滨实际,找准切入点,选好突破口,对标先进,笃行不怠,着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的渭滨品牌,走出一条符合渭滨实际情况、满足群众需要、顺应时代要求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渭滨贡献综治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