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三原县> 三原县融媒体中心(三原县广播电视台)

三原县融媒体中心(三原县广播电视台)

发布时间: 2023-03-31 10:19
单位名称 三原县融媒体中心(三原县广播电视台)
宗旨和业务范围 广播电视新闻和其他电视节目的拍摄、播出。广播、电视咨询服务,广告制作,广播技术服务、业务培训、电视节目制作、转播及播出。内部刊物的编发,网络宣传。畅通信息交流,做好内外宣传通联工作。广播电视发射设施、节目传送设施、节目监督设施的管理。
住所 三原县政府街05号
法定代表人 王琮
开办资金 698.7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三原县委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0.21万元 188.99万元
网上名称 三原县融媒体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9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哪些具体业务活动。(一)围绕中心工作,增强主流舆论阵地建设。1.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宣传报道。今年共编发《三原新闻》264期,播发新闻稿件2000余条;在《三原新闻》开设《治污降霾保卫蓝天》、《我们的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美好新农村》、《解放思想谋发展转变作风办实事》、《科学有序防控疫情》《二十大时光》等专栏20个。2.《今日三原》共完成52期2100余篇的出刊任务;政府网站上传要闻稿件1600余条,基层通讯报道550余条;全年在爱三原APP刊发要闻、基层通讯报道2100余条,《三原新闻》播发视频264余期。根据全县重点工作安排,在政府网站和《今日三原》同步开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公众文化需求》《平安三原进行时》《高质量发展看项目》《转作风树形象严标尺亮本色》《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三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10余个专题专栏。3.拍摄制作《大美三原》22期,《健康三原》4期,健康知识讲座2期,拍摄制作《锦绣山河刺绣情缘》等三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节目5期,拍摄制作《乡村天地阔振兴正当时》等乡村振兴类节目5期,拍摄优秀共产党员人物专题1期,疫情防控类节目11期,中国传统民俗类节目2期,制作人民警察节、防电信诈骗、致敬2022医师节等其他类短视频、专题节目10余条。拍摄小视频、专题、快闪、公益广告等95个。4.做好“三原融媒体”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维护,全年在三原融媒体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267期,稿件1680余条;在《学习强国》平台累计刊发稿件172篇,其中中央平台5条,省级平台刊发47条,市级平台刊发120条;在抖音账号发布视频280条,其中《白衣执甲护长安雾散池阳迎君归》播放量达45.8万次;在三原融媒体视频号累计上传视频280条,其中《美丽乡村建设开启宜居新模式》等专题为进一步宣传推介三原发挥了新媒体平台的作用;在今日头条累计上传稿件280余条。(二)讲好三原故事,加强对外宣传。今年以来,我们采写一批反映我县重点工作、整体工作及各条战线上的典型稿件。全年采写民生类新闻稿件84篇;在省市电视和报刊发表稿件67篇,其中《我县各界观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等3篇稿件在省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我县举办毛泽东画像展》等40篇稿件在咸阳广播电视台播出;《三原平安建设护航县域发展》等24篇稿件在《咸阳日报》刊发。《陕西三原:废弃果枝再利用创新能源展活力》等5篇稿件在学习强国大平台刊发;《陕西三原县:耳聋心灵艺精巧剪纸祝福送冬奥》等47篇稿件在学习强国陕西平台发表;《陕西三原县:“丰”景美如画秋收正当时》等120篇稿件在学习强国咸阳平台发表。(三)强化安全检查,确保安全播出一是成立以中心主任王琮同志为组长的安全播出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机房安全播出值班制度,制定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预案,重要时期和敏感时段坚持领导带班制度、巡查制度和日报告制度。二是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干部职工安全播出保障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三是加大设备检修力度,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播出设备进行周检、月检、季检和年检,确保各项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今年以来,我中心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安全播出工作,全年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无事故。(四)全力以赴加快我县应急广播建设工作根据《三原县创建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的实施方案》和《陕西省县级应急广播系统建设方案》文件规定的目标任务,按照我县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创建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目前县广电网络公司技术人员已对陵前和西阳2个乡镇28个行政村有线电视网络结构进行规划,线路器材也已到位。我们将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计划在我县陵前镇和西阳镇建设2个县级应急广播系统平台示范点,实施所辖区域应急广播覆盖。(五)加强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培训(六)、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要求,做好我县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工作。(七)、全力抓好设备更新、机关建设、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有关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平安建设、信访维稳和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我中心对疫情防控所包抓的五号二生活区、胡家巷小区、广电小区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对出入小区人员及车辆严格落实扫行程码、健康码并测温登记,对县外返回人员及时向社区进行报备并按要求进行管控,及时督促小区居民接种新冠疫苗,共建免疫屏障。(二)扎实做好驻村帮扶工作我中心结对帮扶村为新兴镇五四村,今年以来我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发展特色产业为重点,加大帮扶力度,落实帮扶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1、中心多措并举开展帮扶活动。先后投入1.7万元资助困难大学生、完善党员活动室和便民大厅基础设施建设、走访慰问脱贫户和老党员、开展消费扶贫等工作;同时协助村上开展道路、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小水利建设等基础项目,推动了全村农业农村产业发展;组织帮扶干部入户宣传教育、医疗、就业等政策,落实国家医疗、教育救助、雨露计划、公益岗位等各项政策,确保群众稳步增收。2、6月23日举行了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劳动实践基地暨支部联建启动仪式,中心党支部与五四村党支部、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民族学教研室党支部和民族学学生党支部签订了四方支部联建协议。为发挥高校科技示范带动作用,我中心和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在9月6日党建交流座谈会上已达成初步协议,计划在南宋十组建设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乡村振兴示范课堂,通过建立粮食、蔬菜、杂果示范区,带动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同时,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明确表示,今后将在农副产品帮销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打算等;(一)、存在的问题一是政治理论学习还抓的不够紧,不够扎实。二是中心干部职工人员年龄结构老化,且能胜任采编、主持、技术工作岗位的专业人才严重短缺,难以提高整体工作水平。三是对基层、一线的新闻宣传还不到位,距离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的距离。四是抓记者培训工作还有所欠缺,缺乏系统性和经常性。(二)、下一步工作打算1、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不断提高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坚持三贴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传达社情民意、宣传社会热点,增强宣传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公信力。2、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整合资源、突出特色,推进频率频道和节目栏目的专业化、品牌化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3、创新外宣理念和机制,加强选题策划和对上报道工作,努力提升三原影响力。4、根据省广电局反馈,2021年-2025年中央财政原则上按照每县平均450万元的标准,分五年对老少边远地区的应急广播建设予以支持。我们将积极对接省市相关部门,争取明年完成全县应急广播建设工作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