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府谷县科技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以提高公众科技素养,推进全社会和城市文明进步为宗旨。为社会提供科普展品的研制、征集、收藏;举办科普展览;组织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及相关研究;组织开展科普合作交流等服务;积极培养高素质的科技馆研发和管理人才。 | |
住所 | 府谷县新区荣河博物馆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贾利军 | |
开办资金 | 64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府谷县科学技术协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00.65万元 | 297.46万元 | |
网上名称 | 府谷县科技馆.公益 | 从业人数 2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馆在县委县政府和县科协的坚强领导下,,以高质量发展为总目标,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重保障优服务强管理为主攻方向,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和县科协交办及年度目标任务,保障水平、服务品质和管理效能取得了新提升,为奋力谱写府谷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科技馆力量。现将2022年科技馆工作汇报如下:一、理论学习教育起点高、落点实我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通落实习总书记三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部署和县第十九次党代会要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围绕科技馆工作,内强管理、外塑形象,把“勤、快、严、实、精、细、廉”的作风落实在工作的各领域、全过程,持之以恒改作风、补短板、破难题,不断锤炼素质过硬的科普队伍。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习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等,通读熟读规定书目资料。全馆党员干部每月坚持一次集中学习,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组织辅导与座谈讨论相结合,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集体讨论,广泛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同时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做学习笔记和测试来加深学习效果。二、持续推进干部作风建设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县科协的统一部署,进一步提升全馆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水平,我馆扎实开展了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工作。一是抓专题学习,撰写心得体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二是进行警示教育,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三是组织作风测评,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查寻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进一步转变作风。四是对本单位党员干部、领导班子的作风进行全面的自检自查,对存在的作风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六是在作风测评、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针对征求到的意见和民主测评中反映的问题,认真开展批判与自我批判,深入剖析产生咨问题的思想根源,研究制定了领导班子和个人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重点,落实整改责任,规定整改时限。七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结合作风建设教育活动中查寻出来的问题,本着简便、易行、管用的原则,建立了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一系列制度,以制度规范作风,以制度促进作风转变,以作风的转变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三、助力我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县委县政府提出在全县开展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我馆高度重视,始终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在县科协的正确领导下,全馆上下思想高度统一,组织有力,各职能部门责任明确,密切配合,抓重点、攻难点、促亮点,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创城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发动、广泛宣传,在全区营造出了浓厚的创城氛围。一是公益先行,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我馆召开了文明创建动员大会,印制下发了“创文小扇子”1000把、纸巾1000盒、湿巾1000包、创文宣传资料2000份、至来馆公众的一封信1000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笔记本1000本,宣传展板和条幅103块(条)。为宣传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二是分类指导,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二进”宣传活动。利用科普大篷车进社区向居民宣传创城知识;进入我县8所中小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活动;利用传统节日,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节日民俗活动等。在创建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教育工作,大大提高了全县市民对创城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同时受到省检查组的好评。四、持续不懈常抓安全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科协的指导和大力帮助下,我们认真落实上级安全生产工作精神。以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的方式。建立健全了安全员工作职责,工作守则。坚持执行安全巡查日报制度、月报制度,将每天巡查的内容,排查的安全隐患按规定的时间及时上报分管领导。上班期间每天巡查两次,全年共排查各类隐患12起。根据科技馆实际,每个楼层配备了微信消防站,进一步为科技馆安全运行保驾护航。同时我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结合科技馆实际,通过馆内展览进行安全教育,增强来馆游客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维护科技馆正常的展览教育秩序。五、疫情防控长抓不懈加强疫情防控组织领导,建立联防联控机制。2022年年初我馆压实各项工作,下发《府谷县科技馆新冠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等疫情防控文件1个,要求馆各部门共同做好出入馆门口体温检查、人员健康监测、公共场所通风换气、清洁消毒、人文关怀等方面管理。六、发挥科技馆主阵地作用夯实场馆服务根基。一是成立府谷县科技馆创之家。目前已开展两期编程课,累计服务210人次。二是对一楼常设展厅空间进行重新布局,并更新部分展品。其中,22年实施采购宇航员训练器等5件展品,目前更新展品已安装到位。科普大篷车相关事宜。科普大篷车通过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科技展品及宣传资料把科学文化知识带到了农村,向当地村民朋友散发自然科普读物等方面的宣传资料近1000份,提高了大家参与科技话题的兴趣。此次活动主要围绕大家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生命科学、电学、机械传动、光学等知识,展出各类展品20多件,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5件,参观群众络绎不绝。七、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工作能力由于疫情影响,今年未能走出去、请进来。我馆选择充分利用我县有限资源,邀请县内文化科技志愿者到馆开展业务技能培训,组织全体人员每周进行别开生面的集体互动学习,让大家在相互点评和监督中,改进不足,互促互进。同时积极参加省、市科协组织举办的各类科普辅导员线上培训,我馆13名辅导员顺利通过结业。通过以上方式的培训和学习有效的增强我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我馆积极开展志愿者活动。在馆内开展咨询引导、展览教育等方面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科普下基层、进校园活动。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题科学文化讲座和科普志愿者服务活动,充分展示了志愿服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八、取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1.大力发展馆校结合模式。府谷县科技馆充分利用自身科学性、互动性、参与性、趣味性的特点,主动配合我县中小学及幼儿园参观科技馆、到科技馆上课,开创了教育教学新模式,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同时,我们也主动走进校园,发放科普宣传图书、画册1000余份,有效激发了学生对科普学习的兴趣。打通科普宣传最后一公里,将科普宣传深入我县的各个角落。2.科普助力“双减”。共举办了为期10天的现代智力七巧板课程和3D打印笔绘画课程,累计为800余名小朋友提供了免费的课程服务,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府谷县科技馆河滨路社区“创客之家”7月份试运行,累计为60余名小朋友开展了共计420小时的机器人编程初级课程,受到社会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宇航员模拟训练器,沉浸式体验设备,朗读亭等展品,投入使用,进一步丰富了我馆的展教工作,有力的推进“双减”工作。九、存在的问题一是在大科普、大协作上存在思想跟不上,路子不宽广的问题。二是在探索新时期科技馆工作新方法上,还存在创新不够,调查研究不深入的问题。三是在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上和党的要求仍有差距,在一些方面工作还没有走到前列。十、整改措施及今后计划1.加强馆藏设备研究和更新,提高展教水平。为向我县公众展示一个具有影响和活力的科普宣传阵地打下坚实的基础。2.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继续开展第二课堂、馆校互动、小小讲解员等活动,不断提高社会教育水平,将“双减”工作落地、落实。3.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对外形象。组织全馆工作人员针对性的分批次到有经验的科技馆进行交流学习。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来我馆授课,为我馆的发展和业务方面出谋划策。2023年,科技馆将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继续发扬扎实工作,务实开拓、奋发进取的精神,围绕新一年的工作重点,继续努力,为我县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