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中小学后勤管理与学生资助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指导各县市区、局属学校实施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全市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指导县市区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审核、发放、回收工作。 | |
住所 | 榆林高新区兴达路142号 | |
法定代表人 | 徐晓芳 | |
开办资金 | 14.7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77万元 | 15.9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中小学后勤管理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年来,市中小学后勤管理与学生资助中心在市教育局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教育质量评估与经费事务中心和省学生资助事务中心的精心指导下,在中心全体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和既定目标,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成效明显,现就有关工作总结如下:主要工作(一)党建、制度方面。1.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政治根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及关于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化“四史”教育,定期组织召开“三会一课”,全面加强中心党组织建设。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自我净化能力。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按照市直教育系统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安排部署,中心高度重视,把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作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任务来紧,全面夯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健全完善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通过自己找、相互提、组织查、领导点、职工评相结合的方式,扎实开展问题梳理和整改工作。3.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筑牢意识形态防线。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一项基础工程、底线工作,事关平安稳定、事关发展全局。4.用足用活“三项机制”,激励干部担当有为。为确保“三项机制”落地生根,中心成立了“三项机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细则,以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为抓手,用足用活制度,奖励实干者、包容失误者、惩治懈怠者,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和内生动力,形成了让勇担当、敢创新的干部有舞台,让平庸者、失职者下的鲜明用人导向。5.紧盯目标精准发力,凝心聚力主动作为。2022年元月10日,为全面贯彻落实年度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中心组织召开了领导班子会议,专题学习传达了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并结合我中心工作实际,共同研究制定了2022年工作计划,分别从党组织建设、干部作风建设、学校后勤管理、学生资助、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具校服作业本招标采购、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安全维稳及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等九个方面细化了目标任务,明确了责任分工,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指明了方向。6.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全面强化财务公开。中心严格落实财务监督和管理制度,做到财务支出公开透明。7.科学谋划精细管理,提升教育管理实效。8.加强信息报道力度,提升信息宣传水平。中心十分注重信息报道宣传工作,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扎实做好信息宣传工作。(二)业务方面。1.强化业务培训,提高履职尽责能力。2021年12月3日至7日,邀请陕西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于燕教授对学生营养膳食进行了专题培训,榆阳区后勤管理中心原主任韦智权对学校后勤管理规范化操作进行了培训,累计参训人员330余人。2.狠抓创建工作,提高后勤管理水平。为全面提升学校后勤管理水平,进一步优化师生食宿环境。3.实施精准资助,全面落实资助政策。4.加强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落实5+X供餐模式。5.精准数据采集,提高信息报送质量。6.心系贫困学生,走深走实“基层行”。7.强化督导检查,推动工作提质增效。8.规范采购工作,提高后勤保障水平。9.抓实作风建设,全面提升工作效能。10、共同抗疫,共同创文。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资助任务按期完成。2022年共资助脱贫家庭学生35322人,发放资助资金5648.3万元,其中学前教育阶段资助4686人,发放资助资金351.5万元;义务教育阶段24264人,发放资助资金3703.8万元;普通高中3582人,发放资助资金895.5万元;中职2790人,发放资助资金697.5万元。贫困学生应助尽助。2022年开展中央彩票公益金教育助学项目滋蕙计划和励耕计划,资助贫困大学生1711人,发放资助资金102万元,资助贫困教师452名,发放资助资金474万元;今年第一年开始实施大学生基层就业学费补偿,经认真审核把关,符合政策的补偿学生1160人,按时按要求报送省上,涉及资金2444万元。开展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受理17179名贫困大学生贷款申请,保障了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2.抓实作风建设,全面提升工作效能。中心将干部作风建设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与学习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把理论学习贯穿工作始终,让干部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通过集中学,及时学、反复学,确保学通弄懂,全面提升干部专业素养和履职尽责能力,确保干部作风教育整顿取得明显成效。3.共同抗疫,共同创文。疫情防控是2022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心根据市教育局、市委组织部的要求,干部职工主动下沉社区,先后配合社区工作35人次,张国栋同志从11月14日开始自愿报名参加市级自愿者,承担学生的转运、隔离工作,期间独自将30名能源化工学校的隔离学生送至飞机场、火车站,使他们顺利按时离榆返家。疫情防控教育专班成立后,中心负责热线、舆情方面的工作,共整理疫情方面诉求1793条,直接处理、答复诉求500多条,对特殊防疫时期领导制定有效防控措施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创文方面,对创文包抓社区、路段不定期清理,发放创文宣传单,制作创文应知应会广告牌等,让创文人尽皆知,人人成为创文的践行者、守护者。三、存在的问题1.县市区中小学后勤管理与学生资助中心职工待遇较低,既不按公务员对待,也不给评聘职称,导致队伍不稳定,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再次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捋顺职能待遇关系。2.资助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学校资助和社会资助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未能发挥最大效益,有效补充政府资助。3.学校食堂供餐质量不高,教学点的食堂供餐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市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短板。财政投入不足,依然是最突出的问题。4.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制度、岗位职责、食品安全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加强,明厨亮灶的功能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改进措施1.抓实机关党建推动业务提升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2.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员和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培训工作,加强后勤管理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和服务水平。3.全面落实各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按照程序、条件、标准精准实施学生资助,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定期专项检查制度。4.加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管理,做好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动态和实名制信息系统填报工作。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基本做到了方向正确、目标明确、措施有效、执行有力,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们深知按上级要求还有许多差距和不足,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团结带领全体职工,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勇毅前行,用实际行动和更加优异的成绩,为全市教育事业健康向好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五、2023年度工作计划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市中小学后勤管理提质增效,全力保障教育教学,全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实现贫困学生不失学的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好2023年全市中小学后勤管理与学生资助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的顺利开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2023年工作要点:一、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为目标,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工作目标和任务(一)抓党建、带业务、促发展。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2.加强党风廉政和党员队伍建设。3.增强疫情防控意识。4、抓好创文工作。(二)抓实后勤常规管理工作,提高保障服务水平。1、全面提升学生食堂管理水平。2、全面优化师生住宿环境,夯实管理责任。3、全力搞好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工作。(三)抓好营养改善计划政策落实,提高膳食质量。1.全力改变营养改善计划供餐模式。2.着力提升营养改善计划监管工作。3.认真搞好营养改善计划周动态和月统计上报工作。4.深入调研,促进营养改善计划提质增效。5.多渠道开展食育教育工作。(四)开展后勤管理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五)落实学生资助政策,提升资助管理水平。1.加强学生资助宣传。2.加强贫困学生精准识别。3.精准落实学生资助政策。4.加强资助队伍建设。5.加强资助信息管理系统应用。6.加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创建助学贷款本息回收工作先进单位。(六)加强督导检查工作。(七)认真做好统计年报和舆论宣传。(八)加强政策培训,提升业务水平。(九)做好学具和校服的招标采购工作。(十)安排营养餐改善计划资金审计工作。(十一)强化年度目标责任考核。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