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三原县> 三原县困难职工援助中心

三原县困难职工援助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31 09:53
单位名称 三原县困难职工援助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对全县范围内困难职工提供援助。对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培训、职业介绍、法律咨询、紧急生活救助,参与职工群体事件的调查处理和信访接待工作。
住所 三原县池阳大街西段路南
法定代表人 安艳
开办资金 0.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三原县总工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09万元 0.08万元
网上名称 三原县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县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在县总工会和市困难职工援助中心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1、规范档案。严格按照《陕西工会困难职工档案管理细则》为依据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为“依档施救”帮扶工作打好基础。2、信访工作。始终坚持耐心细致、热情接待每位来信来访职工,努力做到对求助的案件实施“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使困难职工的合法权益切实得到维护。3、春送岗位。①积极组织白象、娃哈哈、恒安3家企业参与“陕西省总工会”APP及云人才市场就业服务平台“2022年度工会春送岗位、助力复工复产网络招聘会”活动,协助企业在平台上发布企业信息、用工需求等招聘信息。②协办参与县委、县政府举办的“春风送岗位、援助促就业”高质量就业春季招聘会三原县分会场活动。现场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等数十家单位为务工人员和企业双方搭建就业平台,共同着力解决职工就业难问题。=3*GB3*MERGEFORMAT③组织白象公司、达利公司、华丽美包装公司3家企业参与市总举办的线上招聘活动。4、助学行动。①“求学圆梦”。为鼓励提升学历,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对在职期间取得大专或本科学历的一线农民工进行学费补助。一是举行了2021年“求学圆梦行动”补助金发放仪式,为40名符合并通过审核的农民工发放共计4万元学费补助金。二是继续开展2022年“求学圆梦”行动。今年40名企业一线农民工资料已全部通过省总审核。②金秋助学。进一步建立完善困难职工档案,积极宣传助学活动政策和申请程序,经过个人申请,各级工会组织层层审核和面向社会公示等环节后,最终确定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职工。按照依档施救实名制发放原则,今年共救助困难职工子女上大学22人,计发放助学金6.6万元。5、冬送温暖。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集中时间、人力、物资,对已经建立档案的困难职工开展救助。2022年“双节”期间共慰问全县61名困难职工、农民工,发放88450元救助物资,有效缓解了困难职工、农民工的生活困难。6、心灵驿站。关爱职工心理,提升职工幸福指数。①为进一步在职工(农民工)中推进心理健康服务,采取下发纸质版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和电子二维码问卷两种方式对县域内的在职职工心理状态进行了调研。共收集到问卷3756份,为全县职工心理讲座的举办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②为了提高职工心理障碍的“免疫力”,指导职工掌握心理疏导方法,培养职工科学育子意识,建立良好亲子关系。举办了“如何与孩子沟通”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受到了职工的欢迎。二、2021年取得的主要社会和经济效益把精准精细贯穿于困难职工帮扶全过程,开展了困难职工和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全年共筹集资金20.20万元,慰问困难职工、农民工173人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帮扶方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帮扶机制,救助帮扶主要以物资给予为主。2、帮扶力量有限。无论是在经济上、政策上、信息上都无法与政府职能部门相比,帮扶的力度不够,对困难职工不能从根本上给予扶贫救助。(二)改进措施1、转变帮扶思路。思考帮扶方式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网络优势开展帮扶活动。2、争取党政支持。要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掌握来自基层职工群众实际的第一手材料,以工作实绩不断取得党和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年来,虽然做了许多工作,但是距离上级要求和职工群众的期盼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此,我们将在新一年工作中加以克服和改进。继续深入开展常态化“四季送”、职工心理疏导等工作;建立规范业务操作标准;拓宽帮扶救助方式;在特色服务、高质量服务上下功夫,更好地惠及广大困难职工(农民工)。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