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三原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三原县教育事业服务,负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业务以及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国家助学金管理资助和资助政策宣传等工作。 | |
住所 | 三原县秦桐街教育局 | |
法定代表人 | 唐振中 | |
开办资金 | 3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三原县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08万元 | 45.19万元 | |
网上名称 | 三原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三原县学生资助工作在省、市学生资助中心和国家开发银行省分行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安排部署下,我们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学生资助工作的精神,积极开展各项学生资助活动,有效地帮助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被市局推荐为“省级学生资助先进单位”,现将2022年学生资助工作总结如下:工作开展情况1、2022年各学段资助情况2022年春季,共计资助人数5465人,资助金额312.925万元,其中:学前资助人数1624人,资助金额60.9万元(脱贫户子女258人,资助金额9.675万元);义务段资助人数1732人,资助金额52万元(脱贫户子女1173人,资助金额30.175万元);高中资助人数1942人,资助金额185万元(脱贫户子女211人,资助金26.225万元);中职资助人数167人,资助金额15.025万元(脱贫户子女64人,资助金额7.3万元)。2022年秋季,共计资助人数5805人,资助金额326.0375万元,其中:学前资助人数1683人,资助金额63.1125万元(脱贫户子女225人,资助金额8.4375万元);义务段资助人数1971+20(东洲武校)人,资助金额64.2+1.125(东洲武校)万元(脱贫户子女1189人,资助金额34.76875万元);高中资助人数1956人,共181万元(脱贫户子女224人,资助金额28万元);中职资助人数195人,资助金额17.725万元(脱贫户子女56人,资助金额7万元)。2、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022年生源地助学贷款共受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合同申请989笔,签订合同金额996.7371万元。2份合同被高校谢绝,另3名学生因个人申请放弃贷款,由县资助中心进行了谢绝操作。所以,三原县2022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有效合同984份,有效合同金额992.5171万元。3、困难教师资助—“励耕计划”2022年,省市下拨我县“励耕计划”项目30人。教育局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制定了三原县中央彩票公益金“励耕计划”实施方案,各校召开全干会,宣读了“励耕计划”资助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教师,本人提出申请,学校组织评审领导小组初评,初评后公示无异议后,报县资助中心初审,初审后,县教育局组织召开最终评议专题会,确定最终受助对象30人,资助金额32万元。4、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2022年全县共筹集资金253.28万元,资助大学生1041名。其中,县委、县政府列支10万元,资助50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县人大筹资7.64万元,资助38名大学生,县政协筹资7.84万元,资助39名大学生;县总工会金秋助学项目资助金6.3万元,资助21名大学生;团县委筹资3.5万元,资助名大学13名大学生;各镇(办、中心)筹资81万元,资助335名大学生;县民政局“彩票公益金”项目10万元,资助21名大学生;县乡村振兴局2022年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雨露计划助学项目100万元,资助333余名中高职学生脱贫户子女。县教育局联系各企事业单位、爱心人士筹资17万元,资助41名大学生;其中爱心人士张林先生资助11名大学生,每人每年1万元直至大学毕业。新生入学资助项目(“滋惠计划”)列支10万元,资助150名大学生。二、工作亮点一是制度保障。我县资助中心结合全县工作实际,从制度建设入手,切实加强学生资助工作的管理,先后制定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助学金发放流程》等制度。2022年初下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学生资助工作,明确了资助对象、范围、标准、流程等,为各项资助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依据。二是政策宣传。为使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让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应享尽享”,让人们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建立了县、校两位一体的学生资助政策宣传通道。充分利用县融媒体、学校广播、班会、家长会、宣传手册、展板、告知书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党和国家最新资助政策,确保学生资助政策执行的阳关透明,进一步提高国家各项资助政策知晓率、满意度。三是数据保障。一是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开展2022年秋季本县脱贫户学生信息摸底统计的通知》,在全县开展了脱贫户学生精准识别信息摸底工作(全县脱户人口规模5741户17232人,摸清各学段就读学生共计2135人,其中幼儿园241人,义务段1138人,高中223人,中职166人,高校367人。)。二是动态监测。注重多渠道掌握和收集整理相关风险问题线索,各相关股室及学校及时通过日常业务工作及陕西省学生精准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推送数据及时发现学前、义务、高中、中职学段的潜在风险户,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加强风险排查研判,及时跟进帮扶机制。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月服”制,向三原县乡村振兴局坚持一月一上报。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半月报”制度,向咸阳市教育局坚持半月一上报。(本县11月份动态数据:全县动态监测户75户264人,在各学段就读学生共计65人,其中幼儿园10人,义务段30人(小学22人,初中8人),中等职业学校4人,高中12人,高校就读9人。)四是技术保障。为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精准确定受助对象,在依据陕西教育精准信息系统和全国学生资助系统的同时,我中心研发了一键信息审核插件,实行县、校双审核、双校对,插件重点将受助学生的银行卡号、身份信息、贫困类型、就读年级、受助标准进行程序化比对,快速自动生成公示和发放名单,为我县“零差错”落实学生资助政策提供了科学保障。五是经费保障。在我县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我县在资助资金上开通了“配套资金无条件预算、助学金无障碍拨付”两个绿色通道,全额预算、及时配套、不留缺口。全力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推进。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政策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对国家贫困学生资助和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的知晓率,是落实国家这一民心工程的前提。今后,我中心应更加重视宣传工作,建立了资助工作长效宣传机制,使各项资助政策公开、透明,使国家各项资助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四、下年工作计划1、统筹做好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按照省、市、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安排及有关会议精神针对控辍保学、学生资助、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防返贫动态监测和教育帮扶、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农村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驻村帮扶等重点工作做好统筹安排。2、做好2023年各学段资助金发放工作。一是做好全县脱贫户、动态监测户、低保家庭、残疾、特困求助供养等困难学生信息的采集、核实工作,为精准资助做好保障。二是根据摸底情况做好各学段资助的申请、公示、发放工作,确保“精准资助”“应助尽助”不漏一人。3、做好政策宣传。及时关注资助政策、生源地贷款政策、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政策,做好政策学习、培训、宣传。4、持续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继续收集整理相关风险问题线索,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加强风险排查研判,及时跟进帮扶机制。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月报”制,向三原县乡村振兴局坚持一月一上报。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半月报”制度,向咸阳市教育局坚持半月一上报。资助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我们将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为群众办实事”的宗旨意识,按照“应贷尽贷、简化程序、方便群众、诚信你我”的原则,继续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和省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工作要求和考核方案,积极做好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确保三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