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神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落实有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总体部署、规划、年度计划,实施各项创建活动;指导服务全市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开展;指导服务全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学习宣传工作;指导服务各类精神文明共建活动;指导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 |
住所 | 神木市滨河新区街道广场北路4号党政办公大楼1408室 | |
法定代表人 | 张欣 | |
开办资金 | 5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预算 | |
举办单位 | 中共神木市委宣传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9.68万元 | 183.88万元 | |
网上名称 | 神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在市委、市委文明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加强组织领导,丰富活动载体,强化督导考核,持续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身边好人评选表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等工作,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被榆林市委、市政府评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市)”。一、开展业务情况(一)强化宣传引领,营造崇德向善浓厚氛围。通过线上线下宣传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等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二)加强督导考核,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认真贯彻落实《神木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管理办法》和各类文明单位测评体系要求,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文明镇、文明村、文明小区、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窗口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强化督导考核,全面提升文明单位创建水平。一是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二是加强督导考核;三是发挥文明单位示范引领作用。(三)注重项目建设,提升文明实践活动水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围绕“123456”工作思路,按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标准,全面加强阵地、队伍、项目、活动建设,实现市、镇(街)、村(社区)三级志愿服务全覆盖,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群众既受到教育、又得到实惠。今年在榆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1次。一是强化阵地平台建设;二是打造“8+N”志愿服务队伍;三是推动实践活动项目化;四是注重打造示范活动;五是强化典型引领。(四)筑牢道德高地,培树身边先进典型。认真贯彻落实《神木市道德模范和“神木好人”评选表彰办法》和《神木市各级各类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礼遇帮扶及荣誉称号管理办法》,健全完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表彰、帮扶礼遇、学习宣传机制,加强对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学习宣传和管理,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良好氛围。一是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选树活动;二是深入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学习宣传活动;三是加强神木龙华公民道德建设基金会管理。(五)深化移风易俗,厚植乡风文明沃土。紧紧围绕“美丽乡村·文明家园”民风建设“十个一”工程,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助力乡村振兴。一是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二是深入推进民风建设。(六)净化育人环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制定出台了《神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突出未成年人价值引领,用好活动阵地,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切实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水平。一是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二是开展新时代好少评选活动;三是提升文明校园创建和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水平。(七)狠抓队伍建设,凝聚文明实践工作力量。一是抓好干部队伍培养;二是树立干部担当意识;三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全年累计发布各类信息1665条,其中神木文明网700条,公众号文章965条。全年累计在榆林市级各类媒体发稿186篇,省文明网发稿74篇,在《文明实践看陕西》展播先进案例3个,《精神文明报》发稿11篇。印发文明过节,移风易俗、文明交通、疫情防控等倡议书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各类宣传手册20000余册(份);制作核心价值观景观小品200余个、居民小区宣传栏150组。印发《神木市2022年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规划》,农业农村局等32个单位申创省级文明单位,滨河新区街道办事处等85个单位申创榆林市级文明单位,人社局等115个单位申创神木市级文明单位。年初,表彰命名神木市级各类文明单位56个,另有42个单位荣获榆林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目前,累计建成国家级各类文明单位8个,省级各类文明单位32个,榆林市级各类文明单位196个,神木市级各类文明单位341个。组织256个文明单位1024名志愿者在32个重要交通十字路口开展为期6个月的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劝导活动。下发《神木市各级各类文明单位“互帮互促创文明”活动实施方案》,组织235个文明单位与235个村(社区)结对开展“互帮互促”创文明活动,文明单位引领示范成效显著。建立“五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阵地,完成了1个中心20个所326个实践站建设任务,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基地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100余个。为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配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书籍共计2840册。全年为志愿者积分兑换、志愿服务时长兑换和各志愿服务队微心愿认领活动提供爱心物资9万余元。目前,共有注册志愿者5.4万名,志愿服务队587支,志愿服务时长达267万余小时。表彰奖励神木市级志愿服务四个最“美(佳)”先进典型29个,另有12个先进典型荣获榆林市级表彰,3个先进典型荣获陕西省表彰。启动第二届道德模范和第四届神木好人评选活动,广泛向全市征集身边好人先进事迹,累计收到各类好人事迹136份。组织各级各类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深入机关、单位、镇、村、社区、小区、学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道德讲堂活动86场次,春节期间慰问困难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15人。指导全市326个行政村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组织开展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活动530余场次。印发《神木市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累计评选十星级文明户4134户,店塔镇、尔林兔镇、永兴街道、栏杆堡镇等镇街分别组织开展了“身边好人”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累计评选表彰镇村级好人18000余人。组织开展“文明乡风进万家”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66场次。目前已建成国家级文明镇3个、文明村1个,省级文明镇2个、文明村2个,榆林市级文明镇5个、文明村29个,神木市级文明镇6个、文明村142个。组织开展文明校园创建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1400余场次,召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暨2022年度“新时代好少年”表彰大会,表彰朱瑾瑜等26人为首届神木市“新时代好少年”,推荐梁景雯参加“全国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推荐张曜轩等4人参加“陕西省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截止目前,累计评选出陕西省新时代好少年4人,榆林市新时代好少年15人。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和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督导检查2次,累计建成国家级文明校园3个,省级文明校园4个,榆林市级文明校园32个,神木市级文明校园26个;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8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基地9个,学校心理咨询室20个。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年来,市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中心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新任务、新常态、新要求,我们的工作还有一定的差距。(一)对文明单位创建指导不够深入。当前我市文明单位创建数量和质量都位居全省、全市前列,但部分创建单位对文明单位创建认识不够、重视不足,未将创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效结合,存在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的思想。(二)基层精神文明创建阵地建设滞后。由于南部乡镇人口流失,农村空壳化严重,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投入较少,部分村无活动场所或活动设施不齐,不能有效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各镇(街)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推进缓慢。四、改进的措施(一)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一是加强对文明单位的管理,对创建效果不佳的文明单位进行通报,对创建效果差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创建资格。二是组织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督导工作,认真对标检查,分组分类对各单位进行创建指导,全面提升全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三是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利用网络等有效载体,对文明单位进行线上指导,随时关注创建单位的基本情况,及时解答创建单位的问题,做到管理不缺位,创建有动力。(二)加大投入力度,提升文明实践活动水平。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阵地建设,结合不同地域的特点,挖掘当地建设文明创建的鲜活素材,打造适应群众需求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阵地,让居民文明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不断提升,让居民共享文明建设成果。五、下一步工作打算在2023年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改革的勇气、创新的精神、务实的态度把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搞得扎扎实实,为神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聚力,为神木市建设黄河“几”字弯高质量示范市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