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普查中心

榆林市普查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31 08:57
单位名称 榆林市普查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开展普查工作、查处普查期间的统计违法行为和违法案件、组织开展统计登记工作建立基本单位名录库、查处统计登记的违法行为和违法案件。
住所 榆林市榆阳区文化南路市民大厦15楼
法定代表人 雒学峰
开办资金 2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统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2.5万元 29.5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普查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单位在市统计局的安排部署和省局的业务指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任务完成情况(一)一套表”调查单位审批及年报审核工作。2022年1-11月份全市累计新入库一套表调查单位423家,新入库“五上”单位309家(工业68家,建筑业107家,批零住餐业91家,房地产31家,服务业12家),其他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法人单位新入库114家。“五上”累计新增企业数位居全省第三,占全省累计新增比重的8.9%。11月在库调查单位3824家,在库“五上”单位3200家(工业1042家,建筑业875家,批零住餐业750家,房地产254家,服务业279家),在库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法人单位624家。“五上”在库单位总数位居全省第二,占全省比重10.7%。2022年第一批年报通过省级终审单位143家,其中“五上”136家(工业32家、批零住餐90家、服务业14家)。“一套表”调查单位年报法人单位共3599户,经审核,法人表和产业表强制性错误全部消除,核实性错误均有企业详细情况说明,严格按省级要求完成审核、改错、验收工作,验收率100%。(二)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基本单位名录库中有单位88764个,其中:法人单位82678个,占单位总量的93.1%;产业活动单位6086个,占单位总量的6.9%。按照《基本单位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做好与编办、民政、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的数据收集、整理、比对工作,建立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按照《统计单位临时代码编码规则》的要求,对名录库中使用临时码的统计单位进行核实,对已取得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统计单位,将该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填入名录库;对已关闭、破产的统计单位进行剔除,经核实单位存在且无社会统一信用代码的单位根据编码规则重新生成18位临时代码。根据名录库数据审核季度和年报改错清单,对有错误的数据立即组织修改,一套表调查单位的错误信息通过201表进行修改,在维护改错工作中,我中心共修改和核实的差错单位数为1476条。比对核实国家统计局反馈的海关单位名录47家,其中已在名录库内34家,占比72.3%,对不在名录库内的13家单位,经过核实调查,均属于正常经营单位已录入名录库。(三)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一是完成了2021年四季度和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及各县市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及比重的测算,2022年前三季度我市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896.37亿元,非公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1.1%,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二是按照省局制定的一套表非公企业筛查办法在一套表平台内按行业和县区划分,筛选出非公企业分布情况,并按时对外公布。三是对全市62户企业进行了上半年非公企业监测调查,调查以电子问卷的形式,对抽样企业进行基本情况、经营情况、企业发展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企业用工和人才情况、企业管理和研发创新情况、企业政策落实及融资等情况、政府服务等七个方面的调查了解,并形成分析报告。四是开展2021年度民营百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名筛选工作。我们从一套表企业平台中,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分类整理,由各专业、各县市区统计局工作人员通过反复多次核实企业信息,企业主营业务数据,初步形成上榜企业名单。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准四上”单位监测工作。按照省级方案要求,按季准时上报“准四上”监测情况。三季度“准四上”全市共监测上报企业212户,分专业看:工业36户,批零住餐业88户,服务业7户,建筑业66户,房地产业15户。一套表在库单位核查工作。分别于5月份、6月份和8月份参与“双随机、一抽查”调研工作,与各专业核查人员下到各县市区查看了企业是否真实存在,将现场查看的单位证照相关信息与核查名单中的对应信息进行核对,并据实在核查结果登记表记录,核查结束后汇总整理。(二)“百名干部帮入统”工作。经各县市区比对核实,筛选出100户成长性好、有望达到规模以上入库标准的企业作为帮扶服务对象,由市委组织部从全市抽调100名能力强、业务精的干部对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选派干部按月深入企业实地调查,重点了解企业运行情况,以及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用地、用工、用能、技术、人才、市场、配套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主动协调解决。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级各帮扶部门按月报送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和工作调度情况,我中心及时汇总帮扶工作进展情况,并就存在问题与相关职能部门和县市区做好沟通协调。目前,100户帮扶企业,已成功入统43户,57户企业审批资料已提交,待省级和国家审核。(三)近三年退库企业排查工作。一是分县区、分行业梳理出近三年退库企业名单共534户,分行业看:工业退库184户,批零退库150户、住餐退库44户、建筑业退库18户、房地产业退库51户、服务业退库87户。二是分析了近三年退库企业的退库原因。从企业申报退库原因来看:达不到规模(限额)标准退库166户;停产歇业退库204户;当年没有经营活动退库25户;注销或吊销退库89户;专业变更退库18户;非法人单位退库28户;其他原因退库4户。企业退库原因主要是停产歇业和不达规模(限额)标准。三是将排查结果及时上报市政府。经排查,全市534户退库企业,营业状态正常运营的有159家,能再次回流的有6家(现已全部再次申报入统);14家因转专业后仍在库;138家正常营业的企业营业收入均未达到准规上标准,复规希望不大。3家待定(因被政府收购等原因还未开业)。372家企业或因关闭、破产注销、停业、业务不开展、搬迁等原因不正常营业,均无法复规。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集中学习形式单一,缺乏对法制理念、文化素养的教育,使得一些党员对政治理论学习兴趣不浓。(二)党员先锋模范意识“淡化”。党员干部工作缺乏热情和积极性,缺乏创新精神和担当意识。(三)工作安排不能完全按计划落实问题。四、整改措施(一)针对此类问题,党支部在主抓业务工作同时不断创新学习活动方式。(二)针对此类问题,我中心计划每年开展一次评优树模活动,以凸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针对此类问题,我中心将每季检查各类学习、业务开展情况,对没有按时完成的人员给予通报批评。五、2023年工作计划(一)以经济普查为契机,结合一套表调查单位的申报及实地核查工作对县区的名录库建设工作督促检查提高名录库数据质量。提高新增、变更、注销单位调查核实率,建设真实完整、及时更新的基本单位名录库。(二)严把一套表调查单位申报审核关,审批通过率要达90%以上,对一套表在库单位进行证照核查,确保调查单位真实可靠。(三)全力做好五经普工作。(四)做好经济普查年度非公增加值及占比全面测算工作。(五)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职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意识形态工作的各项规定和要求,推进中心作风持续好转。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