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在财政局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1.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资产数据库。截止2021年12月底,全市纳入国资中心资产报表编制范围单位320个,其中行政单位72个、事业单位248个。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系统计提折旧后资产账面数总计356,850.46万元。按单位性质情况分类,行政单位国有资产273,703.47万元(其中公共基础设施232,190.47万元),事业单位国有资产83,146.99万元。为贯彻落实中、省、延安市关于“过紧日子”、建设节约型政府的要求,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市制定出台了《子长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办法》(子政办发〔2022〕73号),进一步规范了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优化资产结构,提高了国有资产使用效益。2.企业国有资产(不包含金融企业):结合融资平台整合升级,通过摸底排查,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市属国有企业21户,注册资本金28.93亿元,国有资产总额92.27亿元,负债总额9.88亿元。3.金融企业资产:截至2021年底,我市共有金融企业1户(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05亿元。资产总额11,307.6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总额12.20万元,流动资产总额11,295.45万元,负债总额304.60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11,003.04万元。二、取的得社会成效或者效益1.办公用房的管理:按照今年市财政局印发的《子长市财政局关于排查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和市属国有企业办公场所及附属设施、办公设备的通知》(子财发〔2022〕21号)文件,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办公场所和市属国有企业办公场所及附属设施、办公设备进行了实地走访排查。经排查审计局等25个单位办公用房存在安全隐患,本着“安全第一、节约为先”的原则,计划投入资金365万元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且影响到正常办公的审计局等25个单位的办公用房和设备进行了维修改造和更换,保障了单位的正常运行。2.公车管理工作:2022年完成审批新购公务用车22辆353.2万元,报损报废20辆。2022年,我中心委托中介机构对涉案物品及收回的老旧公务用车进行评估,于9月16日对涉案物品及交回的旧公务用车进行拍卖,成交金额39.57万元。3.建立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基层联系点:随着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评价体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逐步规范了部门、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推进了国有资产系统化信息化监管步伐,完善了预算管理一体化资产管理模块单位用户的设立,为财政预算监管提供服务保障。同时对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行全覆盖的指标量化管理,推动我市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4.企业管理工作: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延安市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政策精神,不断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监管,对纳入国资监管范围的国有企业及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进行了产权登记年度检查,核实了各企业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保障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印发了《关于成立了子长市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制定出台了《清廉企业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企业反腐倡廉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构建企业诚信体系,促进企业廉洁文化鲜明、防控体系健全、监督管理规范、诚信守法经营,增强企业竞争力,充分发挥清廉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廉洁从业。三、存在问题今年,我中心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一些成绩,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车辆“三化”建设推进缓慢。2.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质量和效益提升缓慢、队伍建设还需全面加强。3.国有企业监管水平有待提高。四、整改措施一是强化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坚持集中学习制度,制定年度学习培训计划,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政策理论和业务水平。二是完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后续工作,按照陕西省、延安市公车办要求,加快车辆三化建设,运用公务用车信息化监督管理服务平台,对所有保留的公务用车进行定位以及车辆的标识化。配合做好车辆新购审批、处置、报废等有关工作。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严格国有资产配置。按照今年我市制定出台的《子长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办法》(子政办发〔2022〕73号)要求,严格资产配置审批。在部门预算编制中充分考虑各单位国有资产占用情况,努力实现资产管理与部门预算编制紧密结合。加大对各单位国有存量资产的调控力度,逐步建立国有资产调配和处置的有效机制,推进国有资产的整合、共享、共用和合理流动,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二是完善制度建设。根据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立以资产产权管理为基础,以资产配置为核心,以资产处置为关键的一整套可行有用的制度办法。三是深入推进国有资产监督评价工作。继续完善国有资产监督评价指标体系,将民政局等10个行政事业单位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等3个企业作为第二批重点评价单位,进一步督促部门单位提高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资产管理水平。同时根据基层联系点建设工作时限任务图,市属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已初步建成相应模块,对下一步人大监督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提供有效保障和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