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乾县> 乾县渔政监督管理站

乾县渔政监督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3-03-30 20:24
单位名称 乾县渔政监督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渔业水域的环境监测和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渔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贯彻执行,监督管理渔业资源的增值,编制本县水产技术推广,水产苗种渔需物资的生产和质监,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的宣传教育。
住所 乾县城关镇老鸭咀
法定代表人 刘永平
开办资金 4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乾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73万元 17.7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列》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及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于2022年7月变更法人、举办单位,宗旨和业务范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局机关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列》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渔业生产工作。开展以大水面生态养殖技术为重点渔业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建设。乾县渔业发展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为目标,推行水库大水面养殖,促进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方共赢,大水面渔业已成为我县健康可持续的生态富民产业。全年完成水产品总产量10吨,比上年增长3.5%。实现渔业总产值1170万元,比上年增长11%。实现渔业总产值1180万元,比上年增长12%。提高渔民的经济效益。2022年在南沟水库实施大水面生态养殖技术示范400亩,生产生态草鱼、团头鲂等水产品200余吨,起到很好的技术示范作用。二、渔政监管工作。积极组织水产养殖主体开展渔业生产安全及生产技能培训,落实渔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组织水产养殖主体参加全省渔业安全生产和渔业普通船员视频培训、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相关法律法规检疫程序指导培训、水生动物疫病监测采样技术培训、鱼类检疫对象及其检测鉴定及水生动物苗种产地检疫政策培训等,通过渔业的培训,大大提高了水产养殖主体安全生产意识,提高了渔业生产的技能,全年共开展培训5次,参加培训主体10个,培训人员50余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全年开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行动6次,出动人员30人次,排查重点水库8个,发放“乾县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倡议书”“陕西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名录”120余份,签订“乾县水生野生动物资源责任书”8余份,现场说法宣传“典型案例”6余次,悬挂宣传标语、制作固定提示警示标牌28个,截至目前,未发现水生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情况。禁渔专项行动。我站于2022年4月制定禁渔公告牌匾3块,并发放关于禁渔期的宣传资料260余份,并在大北沟水库、南沟水库、杨家河水库等库区醒目处悬挂条幅禁渔标语9幅。在禁渔期间,共出动检查车8辆次,检查船9艘次,监管人员45人次。三、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和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为顺利完成乾县外来入侵物种和水产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我站制定了《乾县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方案》,《乾县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方案》,明确了普查任务目标和时间节点,细化了工作措施,要求对乾县所有外来入侵物种和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全面普查,做到全覆盖无遗漏。普查期间,普查小组成员严格按照《全省外来入侵物种普查调度会》、《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操作手册》普查工作要求,详细了解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名称、分布范围,生长特点,完成了18种外来入侵物种以及水产养殖种质的基础普查,圆满完成了2022年度乾县外来入侵物种以及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目标任务。四、其他工作开展情况。农技指导工作。在灵源镇孝义村为广大群众进行小麦种植的宣传、并和42个科技示范户签订服务责任书,发放小麦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手册60余份。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按照新冠肺炎防控第九版进行疫情防控。单位制定包抓小区朝阳南区疫情防控值班表,要求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期间认真做好出入小区人员扫码、测温、登记工作,出入带好口罩,严格盘查外省返乾人员的登记检测工作,按照程序及时向所在社区上报。在县疫情指挥部组织大规模核酸期间,单位安排专人提前半小时到包抓小区,引导居民保持一米线距离,及时进行核酸检测,并发放核酸标识贴,做到应检尽检,确保不遗漏一人。并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五、社会经济效益。乾县渔业发展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为目标,推行水库大水面养殖,促进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方共赢,大水面渔业已成为我县健康可持续的生态富民产业。全年完成水产品总产量10吨,比上年增长3.5%。实现渔业总产值1170万元,比上年增长11%。实现渔业总产值1180万元,比上年增长12%。提高渔民的经济效益。2022年在南沟水库实施大水面生态养殖技术示范400亩,生产生态草鱼、团头鲂等水产品200余吨,起到很好的技术示范作用。六、存在的问题。水产品抽检送检,渔业水域水质抽检送检经费不足。渔业安全生产设施设备投入不足,部分渔船救生设施不能足额配备,渔船损坏不能及时维修,船主对渔业船舶安全生产认识不到位,存在着重生产轻管理的思想。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管理体系尚不健全,质量安全监控手段薄弱制约了水产品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开拓。水产养殖水域规划和管理问题日渐突出,苗种引进和病害防治体系和手段滯后,制约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七、整改措施。争取上级部门项目资金,积极开展水产品抽检送检工作,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加大渔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渔业船舶加强日常监管,确保渔业船舶生产安全。全面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要注意抓好渔民和企业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其质量安全意识,逐步树立科学生产、科学用药、投饵的意识,继续加强水产品质量监测和管理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五项制度”,即生产日志制度、科学用药制度、水产品加工企业原料监控制度、水域环境监控制度和产品标签制度;抓好渔业水域环境、生产投入品、养殖技术规范、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疫方法等标准的制修订,推动无公害产地认定、产品认定和出品原料基地登记;抓好出口原料基地,无公害生产基地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积极开展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对水产养殖用药的指导和监督管理查处违法用药行为。八、2023年工作计划。继续做好渔业技术推广工作,重点抓好技术培训,入户指导、中期检查等工作。进一步加大渔业法规宣传力度,继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对渔业投入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努力促进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提高,确保消费者能吃上放心的水产品。继续加强水产品产地药残的抽检,严把水产品准出关,建立水产品生产销售台账,水产品产地抽检率100%。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我单位荣获2022年度渔业系统先进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