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旬阳市> 旬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旬阳县生态工业集中区管委会)

旬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旬阳县生态工业集中区管委会)

发布时间: 2023-03-30 17:39
单位名称 旬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旬阳县生态工业集中区管委会)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高新区科技创新、产业开发工作;负责规划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和项目审批;负责规划区土地统征、储备;负责高新区融资平台建设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负责企业生产经营的监督、管理和协调、服务工作。
住所 旬阳县城关镇党家坝
法定代表人 牛全鸿
开办资金 216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旬阳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17.7万元 1051.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旬阳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工作,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一)科技创新、产业开发工作。围绕“创新、创业、创造、创优”,全省首家县域秦创原分中心成功获批,全年完成R&D研发投入1.259亿,研发活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比达到61.7%。全年复审和认定高企6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获批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新增瞪羚企业2家,认定省级众创空间、省级创新创业基地、省级中小企业公共示范平台、省级“四主体一联合”研究中心、省级重点新产品各1个;组织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4项,登记科技成果57项,申报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5个。精准落实各级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了稳中有增、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格局。截止2022年底,高新区入园市场主体总数达到58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46家,预计全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30亿元,占旬阳市6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6亿。园区高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4%。(二)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工作。围绕“四大主导产业”,突出“双招双引”,依托归雁经济,采取以商招商、以链招商、以会招商等形式,推进全员招商。全年先后赴常州、台州、东莞等地开展招商活动30余次,接待客商50余批次,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产业园、八月瓜精深加工(一期)、年产2400吨纺纱、阳光高热机、泸康酒业拐枣深加工产业园等18个项目落地建设。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9.3亿元,占年度任务122.08%。新增吉膳成生物科技、中科卫华环保科技等千万元以上入园企业8家,占年度任务的133.3%。坚持“项目为王”,“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紧盯项目储备、新开、在建、投产“四个清单”,全年新建项目25个,续建项目13个,谋划2023年拟建项目46个。老龙沟新材料产业园基本建成,华禾柏生物科技一期已试产运营;常安印务包装印刷、同春电力轻型超高强电力杆塔(一期)、吕河110KV变电站等项目投产投用;宏达坤黄姜提取物研究基地、阳光高热机开始中试和参数监测;尚虹丰纺织正在安装调试设备;年产1万吨拐枣醋生产线迁建、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产业园等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全年申报陕南循环、中小企业发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各类项目28个。(三)土地统征、储备工作。全年完成标准化厂房建设6.17万平方米,占年度任务的139.6%。苏陕捷明乐科创园A3、A4厂房主体工程竣工;老龙沟产业园(A区)厂房、道路、管网等配套设施基本完工;平定河桥梁投入使用;吕河商贸路,现代十一路管网、路基工程竣工;双创孵化园(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展厅)展1、展2馆主体竣工;旬甘经济走廊、宋家坪综合开发、凉泉沟治理等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高新区储备土地710.403亩,完成首宗“标准地”地灾、水保评估等工作;完成2022年度高新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监测统计。(四)行政审批及企业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和协调、服务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打造务实贴心的政务环境、包容开放的落户环境、稳定有序的经营环境、优质高效的“双创”环境、温馨和谐的舆论环境“五个环境”,开通了“安康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全力提升“政策优、审批快、保障强、效率高、服务好”的一流营商环境。认真践行“三心、七零”服务理念,全程开展“代办式、围墙式、保姆式”服务,全年累计办理各类审批事项74项,代办协办事项164件,开展政策咨询、火炬统计、知识产权保护、综合协调等各类服务150余次。特别是在“11.6”新冠疫情期间,园区组建了交通运输保畅通专班,“点对点”接送企业原料、设备等运输车辆33批次,得到了企业的点赞,建立了深厚的政企情义。(五)融资平台建设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聚焦“投资、融资、资产、收益、风控”五个关键,强化金融支持,申请长安银行贷款1.2亿,申请到位专项债券1亿,多渠道加大融资投资;强化资源整合,与捷明乐科创园签订EPC+F代建模式,与北京京运通公司签订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与中铁二十一局签订高新区建设项目合作协议,吸引项目落地;成立了高新外贸、高新地产两家子公司,组织构架日趋完善;邀请第三方公司对集团的公司构架、公司章程、工程建设、国有资产管理等领域进行了全面的业务规范指导,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做到风险可控。启动敖家院一期、凉泉沟治理、宋家坪三产融合产业园规划设计等工作。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200万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2年底,高新区入园市场主体总数达到58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46家,预计全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30亿元,占旬阳市6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6亿。园区高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4%。旬阳高新区在全省县域示范工业集中区排名第6位,较上年晋升2位,创历史新高.旬阳高新区受到陕西省政府“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通报奖励,获得激励资金100万元。旬阳高新区被省生态环境厅、科技厅、商务厅联合授予“全省规划环评和项目建设环评联动试点园区”,被省工信厅授予“省级特色专业园区”。旬阳高新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被认定为2022年度陕西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是创新能力不足。现有企业大多规模偏小、高新技术产业较少、科技含量偏低、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集群优势不明显、行业门类多样化、产业结构扁平化。加之,企业高端人才总量不足,尤其是高学历、高职称的高层次人才比例严重偏低;企业科研人才、工程技术人才比例偏低。二是建设资金短缺。园区项目建设、设施配套工程量大面广,各类专项配套资金难以满足建设需求。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突出,部分落户项目因资金问题推进较慢,在发展空间、生产要素等上还存在发展瓶颈。加之,国家对政府债务管控力度加大,高新区融资平台授信,资金短缺,严重困扰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三是外部压力较大。受疫情影响,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均遭遇了巨大考验,特别是民营企业遭受的冲击更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不断增长,生存压力加大,省市各级也出台了减税、降费、减免、缓缴、补贴等“助企纾困”措施,但个别企业家对“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理解不深,思想转变不快,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有待提升。改进措施:一是加快科技创新。紧盯“高精尖”,加大招商引资,加快科技创新,采取强链、延链、补链,发展上下游产业链,壮大企业规模。二是加大资金争取。积极谋划、主动对接,加大向上资金争取力度,满足园区建设需求。三是坚定发展信心。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指导企业加快复工复产的同时,鼓励企业增强信心,提振精神,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加快发展。四、2023年工作打算2023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一年,更是旬阳高新区奋力创建省级一流高新区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以“筑巢、引凤、保育、创新”为抓手,围绕一条主线,提升两大平台,推进三大工程,抓实四个重点,全力推动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旬阳高新区受到陕西省政府“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通报奖励,获得激励资金100万元。旬阳高新区被省生态环境厅、科技厅、商务厅联合授予“全省规划环评和项目建设环评联动试点园区”,被省工信厅授予“省级特色专业园区”。旬阳高新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被认定为2022年度陕西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