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丹凤县第五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业务范围: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丹凤县龙驹寨街道办北新街61号 | |
法定代表人 | 马平富 | |
开办资金 | 122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丹凤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20.25万元 | 1420.35万元 | |
网上名称 | 丹凤县第五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8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科技和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学校的发展方向不断明晰围绕县委、县政府建校之初所提的“一开始就建成商洛名校”的目标,在学校一班人艰苦卓绝的奋斗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学校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的良好声誉不断提升,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持续增强,更重要的是,指导学校发展的一整套理论初具成型。一是办学定位更加准确。学校以“城市化、高品质、有特色”为统领,努力办好丹凤领先、商洛一流、陕西知名、人民群众满意的基础教育名校。二是办学思路更加明晰。坚持“一个宗旨”,聚力“五项工程”,构建“五色课程”,践行“三每”理念,实现“三好”愿景,党团队一体化培养,家校社协同育人,五彩党建促内涵发展,五育并举办特色教育。三是办学载体不断丰富。青少年法治教育长廊、国防教育长廊、劳动实践基地、欢乐鹅鸭池、快乐兔苑、开心农场、我行我秀大舞台、校训主题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雕塑、名师室站坊展示墙、党建文化走廊、师德师风教育基地、党员活动室、家庭教育活动中心、多功能会议室、红领巾法学院、青少年轮滑训练基地等,为学校开展各类教育和主题活动提供了场所,也已成为我校独具一格的特色亮点和校园景观。二、质量的中心地位不断稳固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始终把质量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位置,无论是疫情影响的多次停课,还是上级的各项检查、评比、考核,无论是学校的各项大型活动,还是上级对学生减负的硬性要求,学校抓质量的信心和力度都没有减,学校抓质量提升的措施更加具体和有效。一是质量调研没间断。坚持做好每月一次的的质量调研,从调研的安排、组织、实施,到后期的总结、分析、反思、表彰,教导处一条龙式抓好安排和落实,特别是总结反馈,从教师到学校,都能从实际出发,反思影响质量提升的问题,提出具体有操作性的策略措施,切实做到用扎实有效的过程保证终极目标的达成。二是常规检查不放松。为了全面、全员、全程了解各教师日常教学常规的落实情况,教导处每月组织校委会成员对全体教师的常规工作进行一次大检查,从教案备写到作业批阅,从听课学习到教学研究,从数量到质量,做到坚持原则,肯定优点,发现问题,及时汇总各年级组、各教研组、各备课组的检查数据和情况,利用全体教师会专题通报,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三是线上教学保质量。本期因疫情影响,三次停课,长达六周,为了使教学不受影响,每次线上教学时,学校都要进行专题安排,对教师、学生、家长提出具体要求,校委会成员每天全程进班听课巡课,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同时组织了两次线上教学研讨,教师分享线上教学经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研讨。疫情无情,教学不停,在全体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密切配合下,学校的教学工作没有受到影响,教学质量稳步推进。四是课后服务增效益。学校扎实落实“双减”政策,积极用好“三个课堂”,深入推进课后服务,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做好育优促中转差培特,真正做到减负不减质,提质又增效。特别是推出的“周三无作业日”和“读书打卡”,让学生从手写纸质作业解放出来,完成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实践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学生的的课业负担轻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知识面和视野更加开阔了,反而有效地促进了学业成绩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这一做法被“陕西省基础教育”和“丹凤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等微信公众平台纷纷报道。三、教师的个人素质不断增强创名校、育名师是学校的发展方向,学校也深刻认识到名校之名在于名师,名师在学校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把培养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团队作为学校的重心工作抓实抓好。一是学习研讨新课标,赋能助力新课堂。外派五名省级学科教学能手赴宝鸡参加2022版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的培训,返校后对全体教师进行了移植培训,教导处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学习新课标、研讨新课标活动,深入领会新方案、新课标的核心要义,各教师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并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实践新理念,通过学习,教师的教学业务技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显著增强。同时,五名教师作为新课标专家,分赴全县各镇校作专题报告,为新方案和新课标在全县的普及推广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学校也成功地承办了中片区小学语文学科“送培到校”活动。二是搭建交流学习平台,提升教师个人素养。启动“周日微讲堂”活动,每周日例会随机抽签安排两名教师分享读书感悟,畅谈工作感想,引领专业成长,老师们学到了知识,收获了经验,真正让老师们做到站起来能讲、坐下来能写、走出去能行,对教师专业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引领作用。组织省、市教学能手和学校足球队赴竹林关镇中心小学和土门镇中心小学进行“送教下乡”和足球联谊,发挥我校人力资源优势,帮助基层教师提升个人专业技能,也对我校教师业务技能进行了展示。三是积极参加比赛评选,业绩成果层出不穷。参加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组织的2021年青少年环保创新活动“美境行动”,徐红丹、魏慧勇撰写的实施报告获得国家级三等奖;参加“小手绘省运童心迎盛会”陕西省少儿绘画大赛,熊琦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参加丹凤县第二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马淑珍、姚莉娜、王婉荥、周爱华、李柳燕、冯方、李惠利、全英、熊琦、刘亚珍获县级一、二、三等奖,推荐参加商洛市第二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马淑珍、姚莉娜、王婉荥获市级奖励;参加商洛市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成果评选活动,王怡涵、屈亚莉、陈境、段婷婷的论文、案例获市级一、二、三等奖;参加陕西省青少年“爱挑战”2022年暑期专项比赛,贺卫军、曹兴军、米啟鹏、丁玉、王丹亚、叶秀珍、刘姗姗、马瑞锋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参加丹凤县第四届“春芽杯”中小学生书画展,熊琦、王婧的作品获教师组优秀作品奖,熊琦、贺盈利、徐红丹、张燕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参加陕西省教育学会第十六次优秀教科论文和成果评选活动,李晓改、梁晓丽、李陈欣、辛燕、徐亚莉、孙茜、田兵、刘璐、熊琦、王美玲、付洁、贾慧荣、马淑珍、沈洋、冯方、王晓霞、刘莹、徐红丹、许莹莹、康盈、胡玉田21人的作品获一、二、三等奖;徐红丹指导的《风雨激荡庾家河》入选“红色基因代代传”百宫千馆万校少年儿童讲述党史故事活动“优秀讲述视频”名单;周亚玲在陕西省青少年“新时代好少年红心向党”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熊琦主持的商洛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地方非遗资源与小骏马美术课程的融合与创新》顺利结题,胡玉田主持的商洛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小学生阅读指导研究》顺利结题,冯方主持的丹凤县2022年度教育科研微型课题《中小学作业减负提质实施策略的研究》顺利结题;魏慧勇的论文《抓实“四促”正师风立德树人铸师魂——丹凤县第五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侧记》在《商洛教育》2022年第3期发表;许莹莹参加商洛市2022年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被命名为商洛市骨干班主任。二、存在问题和困难在奋进的路上,我们付出了艰辛,创造了业绩,面对一穷二白的校园,仅仅一个学期的发展历程,也不可能事事完美,尽如所愿,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正视,下学期还得进一步整改提升,落实到位,突出表现在:一是党建引领作用发挥还不到位。本期忙于打基础,强基固本,党员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不经常,“双培双带”工作落实有差距,党建引领有待加强。二是教师业务能力参差不齐,执行力和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功能部室作用还没有完全得到发挥,内部环境和设施还需改造提升。四是教师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开展得不够深入。五是学校经费不足,工作正常开展遇到一定困难。学校无任何经费之外改造资金,目前已债台高筑,债务无法消解,影响学校正常运转。三、2023年工作谋划一是聚智谋远,担当有为破难题抓管理。二是聚力攻坚,夯实责任补短板抓落实。三是聚心促教,“质”“量”并重提素养抓队伍。四是聚势赋能,“加”“减”同行增效率抓质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