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富县> 富县富城镇北教场小学

富县富城镇北教场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3-30 16:18
单位名称 富县富城镇北教场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富县北教场村113号
法定代表人 马宏雄
开办资金 59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富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07.91万元 612.06万元
网上名称 富县富城镇北教场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9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单位在教育科技体育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落实“双减”政策。一是全面完善制度建设及评价办法。加强双常规过程管理,完善了《学校规章制度》《教师考勤制度》《教师教学常规和量化考核细则》《课堂教学规范》《班主任考核细则》《骨干教师认定及考核办法》《城乡结队帮扶考核细则》等9项制度及考评措施,细化了教学指标,明确层级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彻底解决推诿扯皮工作风气,极大地调动了教师队伍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夯实常规教学过程管理。依照学科计划、案例设计、批改质量、评价结果精准学科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对照“减负指标”,狠抓常规教学专项检查,学期内年级研讨活动15次与学科教研活动17场,统一了全体教师的认识,优化了课堂结构,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三是盯紧备课、上课、作业三个环节。坚持课堂“三个优化”(优化教学方法、优化课堂训练、优化作业设计),做好备案“四个紧扣和两个参考”(紧扣教材、紧扣课标、紧扣学情、紧扣教情和参考优化设计及课后习题)。特别在作业设计上,严格三个控制(时间、数量、难度),落实双基的同时,做到个性问题不进课堂,不拖校外,面对面落实;共性问题课后延时二度强化,做到一日一纠错,一周一回顾,一月一检查,引导学生在纠错改错中养成习惯,提升能力。四是优化课后延时服务项目。做好政策宣传,完善管理办法,转变家长观念,丰富活动内容,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多样性。五是明确城乡帮扶工作职责。严格上级文件指示,组建学校骨干梯队,根据被帮扶学校需求,分批选派帮扶教师4人次,在蹲校帮扶同时作报告5次,示范课7次,切实解决帮扶校实际问题,实现资源共享。六是围绕“七个有效”,做好“一问二观三议”的“听、评、议、研”课常规机制,落实“321”评课工作,提高队伍研修质量。七是关注过程,严把双常规督查关。采取年级主任常查、蹲级领导定时查,教导处月评价的策略,有效推进日查课堂看教法、周查作业看执行、月评价分析找短板,找教学漏洞,补学生差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而不减质。(二)狠抓校本研修。一是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学期申报市级1项规划课题,7项微型课题,内容涵盖了全学科,研究重点、步骤、预期成果周密安排,确保课题研究立足课堂、落实课堂、服务课堂。二是整合线下线上资源促进教师业务成长。积极开发“人教云教研”平台,有效整合教研室专题培训,四大学科采取线上观摩,线下研讨的路径,组织教师在研讨中交流,讨论中分享,分享中转变。三是学科教研开启研修新模式。坚持科研与教研相结合的原则,推进研训一体成长模式,推行中层团队深入教研一线,保抓学科,引领团队确保教研活动有序开展,质量保证。创新语文学科备课模式,以“三备两议一反思”模式为载体,集团队智慧于一体,引导教师从大量抄写教案怪圈中解脱出来,向“教与研”的方向转型,力争备写实效性教案。四是搭建平台,走出校区,发挥骨干示范引领。本学期为吉小、羊小和城区东片学校分别展示了“三步八环”作文教学示范课,从模式解读,到课堂展示,以及课后反思全方位展示骨干素养,也进一步优化了作文课堂。二、取得成绩本学期学校先后获得省级“体育项目传统学校”、“世界读书日我爱阅读”中小学生读后感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奖;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全管理第一名”、“社团工作第二名”、荣获省级“红色基因代代传先进单位”、延安市移动杯征文优秀组织奖等十余项殊荣,学校涌现出市级教学能手2人,县级2人,学生中有385人(次)分别获得省、市、县各种奖励,785人(次)获得校级“最美学生”奖励。三、存在的问题:一是学校活动场地小,学生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二是教师队伍老龄化,专业教师缺。四、整改措施:一是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让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校领导及保安巡查制度,学生活动期间要求校领导及保安包片巡查,遇到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二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通过奖罚制度激发教师工作热情。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坚持将教师成长作为学校发展的主线,通过学科教研活动、业务学习、微型课题研究、年级组研修活动等平台,引领教师不忘初心,夯实内功,伫立讲台,一心一意做教育,心无旁骛教学生。二是坚持将“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通过严格落实“双减”“五项管理”以及特色教育主题活动,坚持五育并举,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