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鸡市> 宝鸡市冯家山水库管理局

宝鸡市冯家山水库管理局

发布时间: 2023-03-30 16:09
单位名称 宝鸡市冯家山水库管理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冯家山水库工程正常运行提供管理保障。冯家山水库工程机械设备运行管理、工程维护、安全检测;农田灌溉,工业、城乡供水、防洪安全。
住所 宝鸡市虢镇北门外
法定代表人 张新弟
开办资金 99217.95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水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2792.47万元 73062.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9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治水思路,坚决落实市局决策部署,围绕水库安全管理、工程运行维护、防汛保安、供水调度、水源地保护等年度目标任务,明确奋斗方向,克难奋进,推动了冯家山新阶段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现将一年的工作完成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工程管护:(一)常态化开展水工程日常维修养护,加强行水期间的安全宣传、工程检查巡查。(二)全面开展灌区支渠及干支渠附属建筑物清查活动;持续开展“乱占侵种”和“清四乱”专项行动;开展“三区三线”划定,完成外业测量。(三)开展灌区百里行活动,局党委班子成员8天徒步100公里,全面查看工程管理现状,现场办公,帮助基层纾解困难。(四)投资200多万元,重点解决闫家务退水渠管理房的维修和午井、祁家沟两个管理站设施改造等紧迫问题;投资100万元对水库枢纽和灌区干、支渠的骨干工程进行全面维修养护;投资49万余元,对总干五支渠、总干八斗、北干八支、九支、十三支等末级渠系维修改造,保障工程运行安全;投资240万元,完成水库右岸防汛道路改造2.266公里;对水保示范园工程,投资420万元,完成水土流失治理249.27h㎡;孔头沟、祁家沟、刘家沟3座小(1)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完成投资524万元。(五)强化水源地管理,宣传涉水法规,严守山门卡点,加强库岸巡查,开展打击非法捕捞垂钓专项整治行动,劝离垂钓100多人次。(六)在市水利局大力支持下,对库区白石河盗采砂石资源违法行进行调查立案,实现了市局系统全年“零执法案件”的突破。(七)审查陕西地建集团凤翔区高标准农田项目在总干渠团庄取水和库区彭祖塬抽水、岐山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在北三抽取水方案;中石油、中石化油气管道穿越南北干渠方案;宝鸡第二发电厂陈村、库区500MW光伏发电项目涉水方案,维护水工程权益。工程安全检测:(一)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单位上下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逐级夯实责任,明确职责。(二)落实工程常态化管护责任,强化水工程日常安全巡查,印发了《渠道巡查记录本》和《水库巡查记录本》,严格建立检查台账,做到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处理问题有记录。(三)修编刊印《岗位责任制度》、《巡视检查制度》、《安全监测制度》、《运行操作制度》等制度办法,促进安全检测工作再上新台阶。(四)结合汛前检查,对枢纽工程、干渠渠库结合工程的重点部位做了详细的检查,汛期对枢纽大坝、泄洪洞、防汛道路等重点度汛部位安全巡查,掌握工程运行状态,确保工程设施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五)修编《水库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并进行地震灾害隐患排查。(六)灌区6座小型水库水雨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项目正在进行中,已完成投资241万元。(七)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就水库泥沙淤积分布、泥沙颗粒组成、淤积厚度等问题开展项目合作,为水库确定科学合理的清淤疏浚提供基本数据和技术支撑。(八)应用人工智能等新信息技术,与陕西省气象信息服务中心合作开展《基于气象大数据分析的冯家山水库泄水调度研究》项目,建立精细化、定量化的的水文气象预报、预警模型,为汛期水库调度提供科学依据。农田灌溉、工业、城乡用水:(一)充分发挥大型灌区抗旱减灾作用,全力保障灌区粮食安全。灌溉期间,认真执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政策,继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重点以流转土地率先灌溉为突破口,辐射带动种植大户和灌区群众抗旱保苗,为灌区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力水保障。(二)全年农灌行水106天,完成斗口水量1976.74万方,灌溉农田19.31万亩次,分别占年度计划目标任务的96%和77%,这是近十年来最好成绩。(三)我们严格执行供水计划,科学调度水资源,全力保障工业、城市供水安全,全年供水无间断,向城市供水2868.56万方、二电厂供水931.02万方、长青能源化工公司供水394.13万方。占全年计划任务5800万方的72.3%。(四)为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千河流域基流不稳定不精准问题,我局及时制定方案,自筹资金,建设生态流量监控平台。全年生态供水18529.34万方,占要求供水6300万方的293.8%。防洪安全:(一)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部署和要求,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工作方针,积极备战,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全力投入大战大考。(二)加强24小时值班值守,群防群控、通力协作、积极配合,严格执行调度方案、调度指令。(三)水库汛期从5月1日开始,至10月8日结束,最高库水位707.94米(5月1日),最低库水位704.55米(8月24日),共发生19轮降雨过程,发送水情报文163份,降雨报文63份,接收水雨情报文63份,电台会晤40次,未发生漏报、错报、迟报现象。(四)6月21日,在水库枢纽模拟百年一遇洪水调度防汛实战演练,组织开展预警查险、洪水调度、防洪抢险、汛后查灾四个科目的演练,通过实战演练检验了防汛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提高了协作能力以及应急响应能力,圆满完成了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任务。(五)汛期整体平稳,前期炎热干旱,降雨偏少,库来水量小,灌溉引水降库容,库水位低于汛线,后期有阶段秋淋,无灾情发生。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2022年实现农灌水费收入377.345万元;城市、工业供水收入2046.77万元;综合经营收入2641.81万元。(二)冯家山水库灌区111万亩农田,随着经济作物面积增加,水库灌溉使灌区群众经济收入逐年提高,生活改善。(三)积极落实市委关于抗旱保苗指示精神,为夏灌群众免收国营水费316万元,极大的减轻农民负担。(四)为市区70%的居民提供安全生活用水,日均供水8万方,同时向二电厂、长能化工公司等工业生产提供用水保障,对百万人口大城市建设发展和稳定繁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水库供水年产生社会效益5亿多。(五)水库防洪预警、滞洪错峰,为渭河安澜发挥了显著防洪效益,确保了水工程安澜以及下游防洪区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年防洪减灾社会效益达4.2亿元。(六)库区、渠道两旁植树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千湖风景名胜区给群众提供了休闲度假的良好场所。(七)坝后电站发电与灌溉用水、生态放水、泄洪弃水相结合,安全运行202天,完成上网电量1864.86万度,支持了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用电。(八)依托资源优势,打造绿色水产品,创建健康养殖示范区。鲢、鳙、银三类水产品被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评定为绿色食品;水库淡水面生态健康养殖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年捕捞商品鱼24万斤,绿色商品鱼丰富了广大群众餐饮品种。(九)冯家山水库教育基地成功入选首批陕西省水情教育基地,入选《宝鸡红色地图》和红色精品研学线路。(十)签订了《冯家水库向羊毛湾水库补(调)水合同》,有力支持了麟游普化水库建设。配合市局城乡供水项目,全力推进水库向蟠龙塬区供水、凤翔和麟游供水。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水库标准化管理和灌区规划化现代化观念亟待更新,新的利润增长点还未形成,对传统设计施工经营方式和水产养殖方式固化,灌溉发动和服务模式及用水管理水平不高,灌区自动化和智慧水利程度低下,不能适应粮食安全的需要。(二)大项目进展缓慢并落地较少。冯家山水库供水干渠改造及应急备用管线工程(一期)还未开工,泵站改造、节水续建等项目验收还未完成,大型灌区节水续建与现代化改造项目还未落实,生态电站前期还未完成。(三)水库防汛等工作经费不足。水库五大自动化监测系统建成十多年,防汛线路老化严重亟需全面更新改造。灌区干渠防护存在安全隐患,支渠工程和灌区田间渠系工程老化失修现象依然存在,制约了灌区总体效益的发挥。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对策,积极加以改进。(一)动员全局广大干部职工传承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的冯家山精神,为冯家山发展献计献策,做到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2023年重点工作,实现冯家山水利事业新突破。(二)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科学高效合理调配水资源。(三)积极争取财政补贴,谋划水项目,争取更多的水利资金落地冯家山。(四)加强宣传,提高农灌收入。(五)树立“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的鲜明导向,把项目作为抓发展的第一抓手,以项目看发展、以项目比实绩、通过重大项目推动新阶段冯家山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四、2023年工作计划2023年预期经济目标任务:农业灌溉完成斗口水量2060万方,灌溉面积25万亩次;城市工业供水4500万方;综合经营完成产值2000万元;完成水产品260吨。重点完成工作:(一)科学编制水库度汛方案和抢险预案,开展汛前大检查,确保设备正常、物资齐全;落实防御措施,执行调度指令,确保水库工程度汛安全。(二)按计划完成好在建工程的施工任务,力争上半年开工建设供水干渠改造及应急备用供水管线工程,做好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渠道安全防护、生态电站、水库清淤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三)持续开展“乱占侵种”和“清四乱”活动,依法维护水工程权益;常态化做好工程检查巡查和维修养护,确保工程运行安全;以“以大带小”巩固灌区六小库管护样板达标建设,推动灌区“两化”提质增效。(四)抓好水经营,围绕大水面生态养殖和健康养殖示范点建设,开拓水产品市场。(五)深入开展打击非法捕捞和垂钓专项行动,及时查处破坏水环境违法行为。开展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污染源调查,确保水源地安全。(六)实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落实安全风险管控、安保反恐、应急处置等预防措施。(七)深化水改革,持续巩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果。争取水价改革补助资金开始启动水库灌区智慧水利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保持“水利系统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基地”称号;“省水利文明单位标兵”“、“市文明单位”“、”市园林单位”称号。2022年获“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称号;获“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称号;入选首批“陕西省水情教育基地”;入选《宝鸡红色地图》和红色精品研学游线路。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