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榆阳区>
榆林市榆阳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中心(榆林市榆阳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
榆林市榆阳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中心(榆林市榆阳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30 16:06
单位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中心(榆林市榆阳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城乡居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管理与发放低保对象档案的建立和保存全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相关经办人员培训
住所
常乐路58号
法定代表人
杨涛
开办资金
97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72万元
972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3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面对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双线任务,榆林市榆阳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决策部署,各项职能工作稳步推进。一、业务开展情况2022年12月全区在册最低生活保障5295户9104人(城市1020户1923人、农村4275户7181人),特困供养866人(分散541人、集中325人),残疾人生活补贴4764人、护理补贴4602人,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补贴207人,六十年代精减退职人员10人。低保标准农村为每人每月666、城市为每人每月814;特困人员生活补贴农村为每人每月866元、城市为每人每月1100元,城乡特困护理补贴标准为全护理每人每月488元、半护理每人每月293元、全自理每人每月195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为未满18周岁儿童每人每月100元、18周岁以上成人每人每月60元,护理补贴为一级残疾每人每月120元、二级残疾和三级智力、精神残疾每人每月80元。全年发放各类保障资金9989.29万元,其中,城乡低保金5720.71万元,城乡特困供养金1337.03万元,低保边缘家庭价格补贴18.11万元,临时救助1998.4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基本生活、护理)859.67万元,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补贴49.8万元,六十年代精减人员生活补贴5.57万元。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应用全国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试点经验和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救助帮扶体系探索实践优秀案例成果,在统一的标准体系下合理体现城乡差异,在统一的认定规则下解决南北农村差异,在统一的经办程序下完成城乡协同管理。将低收入人口审核确认权限下放至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协同配合执行城乡统筹后的新规则新标准,完成了全区原特困、低保、低保边缘家庭成员等困难群体重新审核确认工作,进入了常态化受理审核确认阶段,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体系初步建成。三、亮点工作作为2021年全国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单位,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完善了各类试点工作机制,在成功报请低保和特困供养标准自主制定权的基础上,科学测算制定了符合区情实际、城乡统筹的低保标准、认定办法、管理机制。典型做法被《中国民政》杂志全国推广,荣获2021年度全国社会救助创新实践优秀案例。2022年度,我们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持续推进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在制度和操作层面都形成了完整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研究制定城乡低保制度统筹发展的政策措施2.规范低保标准制定流程3.规范经办服务流程4.建立城乡统一的低保对象认定办法5.推进低保制度城乡一体化运行6.促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均等化四、存在的主要问题1.业务系统不兼容。当前省级业务系统还不能完全支持改革后的业务逻辑,经办过程需要先手工完成,再用变通方式录入二元管理模式的系统,工作强度大、效率低,统筹效果无法体现。2.周边地区不同步。区外户籍成员可随家庭整体申请并在确认后同等救助保障,但区外家庭中的榆阳户籍成员不能在居住地纳入救助保障范围,涉及区外的镇办层面协查难以直接进行。五、下一步工作打算深入推进全国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工作,全面建立涵盖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和支出型困难家庭等低收入人口的常态化救助帮扶体系,夯实各街道办事处和乡镇全面行使审核确认权限,实现进城农民在居住地就近申请并适用城区标准,适时调整提高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水平,不断缩小城乡差距,确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探索政策落实各环节重点难点,总结制定可复制可推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榆阳实践。(一)规范经办服务流程引入评估环节增进相互了解,凡申请必受理、凡受理必确认、凡确认必告知,到期提醒和简易程序适用。乡镇街道提前一个月向确认结果即将到期的低收入人口通过约定告知方式提醒再次申请,并通过主动受理的方式帮助行动不便的困难群众完成申请。对经济状况简单稳定、诚实守信或在疫情等不方便开展调查审核等情形下可以适用一申请即确认的简易程序,通过告知承诺明确申请人失信责任,通过免责规定打消经办人员顾虑。(二)继续推进低保制度城乡一体化运行一体化协同管理机制、一体化城乡管理机制、一体化资金管理机制。乡镇街道每月通过所辖财政所向区财政局出具发放通知并向区民政局备案,区财政局根据报备兑付和出帐;低保特困资金按批次在城乡科目中滚动支出,形成镇办花钱、财政出纳、民政记账的跨层级兑付流程,理顺权限下放和城乡统筹后的资金管理逻辑,极大的激发乡镇街办的责任意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