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鸡市> 宝鸡市渭滨区八鱼镇卫生院

宝鸡市渭滨区八鱼镇卫生院

发布时间: 2023-03-30 15:46
单位名称 宝鸡市渭滨区八鱼镇卫生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妇幼卫生、康复服务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住所 宝鸡市渭滨区八鱼镇街道中段
法定代表人 刘军辉
开办资金 45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07.39万元 362.6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2年11月9日,法定代表人由王琳变更为刘军辉,同时变更了宗旨业务范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我院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纸质健康档案26656人,建档率98.97%,建立电子健康档案27957人,建档率103.7%;其中2022年新建档案180人、迁出档案47人、迁入档案43人、死亡147人,实现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动态化管理。(二)健康教育服务项目,全年举办各类宣传讲座116次,接受健康教育人数2100余人,接受健康教育咨询人数620人,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224次,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1482次,播放时长4803小时;(三)预防接种服务项目,新出生儿童433人,建卡建证433人,建卡建证率100%,免疫规划疫苗接种12619剂次,接种率96%。入托、入学儿童查验3222人,补种515人,补种率98%;(四)儿童保健服务项目,0-6岁儿童健康管理1862人,办理儿童健康管理结算单253人,健康体检服务3879人次,健康管理服务收入93334元,新入园儿童体检896人,体检收入46592元,幼儿园免费体检671人,体检率68.32%;(五)孕产妇管理,全年共管理617人,建卡508人,建卡率82.33%;产前检查500人,检查率98.43%;孕早期检查508人,检查率100%;产后访视209人,访视率100%;筛查出高危孕产妇50人,管理50人,管理率100%;发放叶酸片718瓶,服用人数268人,结案209人。(六)老年人健康管理,全年对65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健康体检体检率为15.78%,并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了健康指导,及时反馈了体检结果和注意事项。(七)慢性病管理,对管理人群一年4次定期随访,免费为他们提高血压、血糖监测以及健康体检,高血压规范管理1255人,规范管理率66%;糖尿病规范管理323人,规范管理率61%。(八)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我院目前,在管患者109人,非在管患者6人,管理率92%;每月及时与公安机关信息交换,确保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危险评估系数及周边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根据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危险评估每年进行不少于4次的随访与管理,并对家属知情同意的4名患者进行了年度健康体检;(九)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全年结核病共计管理5例,每个管理患者都能够按时随访督促服药,随访率100%,并做好记录;(十)中医药健康管理,由于新冠疫情防控救治,完成中医药健康管理的老年人506人,并全部给予针对体质辨识后的健康指导。为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30月龄、36月龄儿童按规定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及手法指导1089人次;(十一)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全年上报传染病49例,规范填写了传染病报告卡和登记,制定了相对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办法和报告制度;(十二)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年内共检查美容美发场所70余家,宾馆类14家,网吧4家;对辖区学校卫生巡查各两次;对全镇十个行政村十八个供水井进行了两次卫生巡查,全辖区二十四家医疗单位每季度巡查一次,对各村信息员进行两次知识培训及考试。(十三)免费提供避孕药具,计生药具咨询3650人次,发放210人次,发放避孕药具宣传资料500余份,外出宣传3次,乡医培训2次。(十四)严格落实医保、药品“三统一”及国家药品集采政策;2022年,区医保局对各定点医疗机构执行“医保付费总额控制预算”管理制度,对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病人医保统筹和次均费用实行总额控制。我们高度关注医保政策动态,适时调整管理办法,努力保证业务收入,注重净利润增长,避免不合规收费。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2年,是新冠感染疫情肆虐以来的第三年,也是我们疫情防控以来最艰难的一年。在这一年,我们既经历了3月份、8月份、11月份三波聚集性疫情爆发的冲击,医院也先后两次进行了闭环管理。又在年尾迎来了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从严防死守的“防感染、动态清零”,再到新十条后的“保健康、防重症”。一年来,全院干部职工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夜以继日、枕戈待旦,从初春,到深秋,从盛夏,到寒冬,或值守在交通卡口、或驻守在隔离酒店、或奋战在核酸采样点、或在流调组通宵达旦,或在院内院外奔波忙碌,全员核酸、重点人群核酸及居家隔离人员核酸采样工作不间断的从年初开展到年尾。在“保健康、防重症”时期,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做群众健康的守护者和贴心人,最大限度保护辖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022年11初我院通过了“基本标准”市级专家组评审。通过“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的开展,建立健全了医院管理规章制度、完善了功能布局、添置新的医疗设备、改善服务环境、优化服务流程,使医院的人才队伍得到了锻炼,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就医环境得到了提升,服务能力得到了提高,群众的就医感受不断提升。我院按照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截止2022年12月底,门急诊人次:33434人次,出院人次:186人次,免疫规划接种人次:9858人次,非免疫规划接种人次:5919人次,新冠疫苗接种人次:25176人次,核酸检测采样人次:124.67万人次。全院实现总收入:994.47万元,其中财政拨款:507.66万元,业务收入:479.88万元,其他收入:6.93万元,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2022年,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应该清醒的看到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我们发展的问题和困难:医院业务发展不均衡。存在重公卫重社会性工作轻医疗的现象,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过低,分析原因:(1)、由于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薄弱,多年来在服务能力建设、设施设备购置、服务环境提升等方面投入不足,缺少辖区群众的认同感;(2)、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在编37.7%,聘用62.3%,近几年来没有增加在编人员),没有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建设梯队(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比例不协调),专业人才队伍中缺少挑大梁的人才。内部缺乏绩效激励机制,存在吃大锅饭的现象医院没有明确的经济效益和工作任务指标,职工干得多干得少一个样,干的好干的差一个样,干与不干也一个样,导致部分职工工作热情减退,部分医生不愿收治病人。服务意识薄弱,工作上缺乏积极性主动性。部分干部职工缺乏勇于任事、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的精神,工作上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为滞后。改进措施我们将结合医院特色科室(中医科、骨科)建设,加强医院文化宣传氛围建设。医院门头标识标牌亮化改造、中医药文化宣传、门诊楼住院部健康教育宣传栏更新。医院功能布局的调整。行政办公搬迁至门诊楼三楼,扩建改造检验科、完善检验项目,口腔科的改建、筹建数字化体检中心。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购置更新医疗设施设备,DR、彩超、呼吸机、五分类血球分析仪、十二道心电图、经颅多普勒。开展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工作,并建成常态化机制,持续推进服务能力提升。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人才定期进修制度,制定科学的培训规划,建立以老带新人才培养体系。四、2023年工作计划2023年,我们将以问题为导向,按照“高目标引领、高强度推进、高效率落实、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凝心聚力、转变作风,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大力开展“保健康防重症,做群众健康的守护者和贴心人”,努力拉近与辖区群众就医需求的距离,保护辖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医院管理工作重心的调整,医疗、公卫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承担着辖区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任务,医院的运行情况和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辖区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健康福祉开展思想作风纪律教育整顿活动。计划在年后一季度开展思想作风纪律教育整顿活动,主要是以教育引导、组织动员全体职工认清形势、转变观念、端正态度、明确职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履行职责,大力弘扬优秀文化,全面树立清风正气,全体干部职工从政治立场、学习态度、工作作风、服务理念、创新意识、执行效率等六个方面进行自查自纠,撰写剖析材料和整改措施,从而提高服务意识。(三)以深入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为契机,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对照《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2022年版)》和《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22年版)》要求,着力从医院医疗服务环境改善、医疗设施设备购置、医疗服务流程优化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着手,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四)加强医疗质量监管、确保医疗质量安全。医疗质量安全是医疗服务工作的生命线,2023年,医院将时刻紧绷医疗安全这根弦,建立健全医疗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落实医疗质量管理18项核心制度和无菌操作观念,把提高医疗质量作为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来抓(依托医联体上级医师的带教、查房、培训)。(五)公共卫生服务,探索“医防融合”新模式。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精神,“医防融合”工作是从“以治病为中心”转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基础保障。(六)修定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修订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奖勤罚懒,将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与奖励性绩效挂钩,逐步建立起以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以向临床一线和技术、管理骨干倾斜为导向的考核分配制度,提高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限自2022年11月16日至2026年08月18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