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保证产品质量提供检验保障。授权范围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产品质量仲裁检验、质量鉴定、国家实施产品质量生产许可证检验;授权各方委托检验;在用产品安全性能与质量评价;产品继续使用性能与条件评价;政府委托产品安全检查;检测人员培训。 | |
住所 | 咸阳市秦都区安定路7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轲 | |
开办资金 | 428.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28.8万元 | 368.66万元 | |
网上名称 | 咸阳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公益 | 从业人数 4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做好满足政府公益服务、保障企业法定检验,惠及民生质量安全。全所检测综合产品6101批次,委托产品5559批次;监督抽查542批次。一、2022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一)坚持多措并举,支持复工复产全年持续推出“疫情防控,减免优惠”举措,缓解我市辖区企业复工复产压力。特别是在2022年咸阳疫情最紧张时期,业务窗口坚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短时间内为企业开通了远程技术指导、样品邮寄、报告邮寄、“点对点”上门检测等“新”措施,为加快推进我市辖区生产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扶持企业615家2625批次。(二)发挥技术优势,服务检测发展一是抽检节令性食品。全市累计抽检13个县区生产企业(含小作坊)以及经营销售企业节令性月饼食品40批次。二是配合专项整治。开展对课业簿册生产、经销企业专项抽检,抽取辖区内8个县区17家31批次。三是加强能力建设。组织内审自查,检测全所质量体系的有效性、符合性。两次参加省局组织的能力验证,全所参评的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等5个项目,结果均为满意。(三)保障农资产品,支持乡村振兴一是巩固农资基本产品。利用春耕秋播,积极配合市、县局抽取全市化肥、苹果育果纸袋、农膜等重点农资产品80批次。二是开展技术帮扶。持续推进企业“办实事”活动,分批分类开展技术帮扶,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三是推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科学指导农民精准施肥,节支增收,探索建立高效产出的应用技术,支持农民农业增收,效益增产,乡村振兴。全年服务企业202家,技术指导农户50家。(四)打好“治污降霾”,改善空气质量一是支持打赢蓝天保卫战。全覆盖抽取10个市县级的洁净煤加工企业、配送中心,2022年,全所承检煤质产品185批次。二是针对用煤季节性特点,推行“冬病夏治”举措,重点对辖区内发电行业、建材制造行业等用煤大户,以及民用蜂窝煤生产企业进行煤质抽检。三是为企业宣传碳排放达标相关知识,提供技术咨询,引导企业和群众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五)鼎力监督抽查,提升质量效能一是圆满完成省级监抽。开展省级4种产品65批次的联动抽检工作,其中化肥45批次;农用地膜20批次。二是全面完成市级监抽。全年195批次,其中化肥50批次;苹果育果纸袋20批次;农用薄膜10批次;食醋50批次;食品相关产品50批次;砖类产品15批次。(六)抓好支部党建,筑牢思想政治根基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认真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召开党员大会及支部会议。强化党支部核心领导作用。认真开展纪律教育宣传月活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与网上答题。开展“解放思想谋发展、转变作风办实事”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进企业培训、技术比武、学习研讨、建立台帐等措施,以工作实效检验活动成果。扎实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全体党员对照“五个聚焦”,认真查摆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台账,力行力改。二、亮点工作呈现情况(一)线上发展新增。新纳线上抽检平台5个,花肥、洗衣液产品省级网抽60批次。承担全国联动监抽磷肥、氮肥、钾肥、农用地膜65批次,实现了“线上+线下”新突破。(二)质量位次前移。参加省局举办“6.9认证认可日”竞赛活动,选送的发挥“政府实验室”作用短视频,作品点击率高达12218人次,荣获全省团体赛二等奖;参与全省检验检测知识竞赛,荣获个人一等奖1名、三等奖2名、纪念奖1名的优异成绩。(三)高效服务电商企业。积极拓展“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提供从原料检验、出厂检验、生产许可证型式检验等一站式检测服务。三、存在问题(一)检测机构强势冲击的基本市场尚未改变,任务总量不高,目标不优,创新活力不强,对外拓展不足,自身发展支撑的手段还比较单一,竞争发展不充分。(二)基础硬件不足,制约检测发展。建所年限较长,主要以中小微企业、常规消费产品检测为主,面对大型规模企业送检,设备高精尖化水平不高、能力滞后。(三)专业技术人才力量不足。人员结构不够平衡,专业技术人才分配不均,煤炭、轻工、建材、光电等一线检测需要引进人才。分析研判风险能力、方法研讨、项目建设带动方面人才压力依然很大,高学历科研人才、高技术专业人才亟待优化。四、2023年工作计划(一)夯实检验检测主业,发挥好技术支持作用。坚决扛起质检工作面临的新使命新挑战,持续巩固综合检测,推进监督抽检,储备优势技术,加大检测投入,全面提升能力水平。(二)持续抓好各层级、各领域检验检测工作,全力守住守牢产品质量安全底线,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和民生的获得感、满意度,为服务政府、市场监管、产品质量提升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好技术支持。(三)认真落实政府指令工作,加大“铁腕治霾”煤质抽检任务,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细落实;加强电线电缆能力提升,配合我市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做好安全配套材料和产品的稳质保供工作,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四)开发土壤检测新项目,为配肥施肥提供精准服务,力促农业从源头上提质增量,推动乡村振兴;对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扩项,争取检验检测能力全覆盖,同时更好地成为食品包材企业和政府部门监管的强力支撑。(五)做好日常监管、行政执法、产品仲裁以及突发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技术支撑和检验检测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1、资质认定证书,证书编号:212700112150有效期截止2027年10月23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