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兴平市人民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中医医疗与护理,卫生医疗人员培训、保健与健康教育。 | |
住所 | 兴平市金城路15号 | |
法定代表人 | 魏创红 | |
开办资金 | 26484.9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补助 | |
举办单位 | 兴平市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9865.34万元 | 30049.96万元 | |
网上名称 | 兴平市人民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83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嫌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共性目标完成情况(一)医院党的建设、政风行风和医德医风建设全面加强。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全年共举办党委中心学习组集中学习8次,开展党委民主生活会2次,各支部“三会一课”活动24次,全院党员人均撰写学习心得体会2篇以上。二是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制定实施方案,落实落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组织基层党支部开展“以案说法”警示教育,扎实开展了“解放思想谋发展,转变作风办实事”主题教育、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等活动,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反腐倡廉的自律性和自觉性。三是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弘扬优良医德医风相结合。年内先后组织为民健康义诊服务5场次,组织医疗专家先后赴兴化集团、相关社区及学校、幼儿园开展健康知识讲座6场次。利用医院电子大屏、电梯间电视显示屏、科室健康宣传栏、科室晨会等形式,广泛宣传“三代办”、“双报到、为民行”活动。开展爱心捐助,共计捐款7000余元,彰显了兴医人厚德善行、精医为民的优良医风。(二)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阶段性胜利。一是加强了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举措。全年各组织举办新冠病毒肺炎相关会议及培训20多次,从诊疗方案、防控注意事项等方面加强指导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应对各种公共卫生防控的应急救治能力。二是优化就医流程。制定出台了我院《做好新形势下疫情防控工作暨优化就医流程工作方案》,要求从做好医院防疫、医疗救治、药品物资储备、加强个人防护等方面,增强工作紧迫性和主动性。三是积极组织开展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工作。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我院接诊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人数日益增多,全院上下自加压力,攻坚克难,从院领导班子做起,建立日调度会议制度,加强统筹谋划,优化防治措施,及时组建医疗救治梯队,加强病人分诊工作,最大限度的“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许多医护人员带病上岗,坚守一线,冲锋陷阵,发扬了“拧在那里那里亮”的螺丝钉精神,确保了全市疫情防控期间医疗救治工作平稳健康有序。12月30日,我院代表咸阳市唯一的县级医院,迎接了以国家卫健委医政司邢若齐为组长的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第二指导组对医疗救治工作的检查指导,得到了领导们的一致肯定和表扬。四是开展对口支援行动。先后共抽调200多名医务人员,支援上海、海南、新疆、西安、咸阳、三原、宝鸡疫情防控及兴平全员核酸采集工作,受到了驰援所在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门及辖区群众的高度评价。(三)努力深化医改,启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我院作为全市最大公立综合性医院,积极按照国家、省、市建设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工作要求,抓紧筹备启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医院主要领导先后前往福建三明、云南等地学习紧密型医共体经验,结合人民医院医共体、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建设,强化与全市15家镇办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联系,通过下沉专家带教、查房、培训,为基层“造血”。截至目前,全年共组织业务培训55场,下派专家20人次,指导镇办卫生院建立胸痛救治单元(病房)12个。同时,积极完善兴平市远程会诊中心,为建设紧密型医共体奠定了良好条件。二、职能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一)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一是加强专科建设。继胸痛、卒中中心建设相继获得国家认证的基础上,我们以重点专科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了创伤中心建设,投资30多万元在急诊科建设创伤单元,配备了呼吸机、除颤仪、手术床等急救手术设备,安排外科医师在创伤单元坐诊,做到创伤患者及时处置,一年来创伤中心共处置、救治创伤患者5118人次。年内按照医疗工作实际,对原普外科进行了拆分细化,重组为普外肛肠科和肝胆泌尿科两个外科科室。同时申报呼吸内科、消化内科两个市级重点科室建设。二是打造特色名科。今年九月,我院正式加盟陕西省骨科医疗集团,标志着兴平市人民院与西安市红会医院正式建立协作共建关系,成为陕西省骨科医疗集团成员单位,为提升我院骨科疾病诊治水平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卒中中心被西安医学会授予“脑血管病专科联盟常务理事单位”。以兴平市人民医院医联体为依托,深化胸痛中线建设,全面启动胸痛救治单元建设,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胸痛患者打通救治的最后一公里。(二)三级医院创建步伐加快。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示范县建设为契机,严格按照《2020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要求,加快推进我院三级医院创建工作。各科室通过一年来的努力,整理完成了二级管理工作的相关制度职责、修订完善了各类医疗相关登记记录本、完善了各委(会)建设工作、优化了部分诊疗相关流程、修订了部分应急相关制度、强化技能培训等工作;邀请省级知名医院管理专家来院现场辅导;阶段性地对完成的工作进行内审,已经完成三轮医院内审工作,将前期部分三创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并顺利完成了相关整改工作。围绕“创三”持续加强医政管理,狠抓十八项核心制度落实,强化国家二级医院绩效考核指标的完善上报、各医疗专业质控中心效能的发挥,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不断完善,三级查房制度有效落实,医疗手术分级管理全面推进。三四级手术开展量明显增强,全年各完成手术(含操作)共6865例,其中三级手术1748例,四级手术346例;医疗风险防范机制不断完善,对于疑难危重患者和多脏器综合重症患者全面实现了多学科专家会诊制度。全院病历质量抽检6000份,甲级率达到了93%;检验、影像工作记录完整,资料详尽,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达到了80%以上,常规检查达到了50%以上。传染病报告制度落实到位,应急预案和保障措施得到了完善和加强。(三)优质护理工程成效明显。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与时俱进,积极修订完善各类护理管理制度及技术规范,加强护理二级质控体系建设,狠抓了临床护理查对制度管理、患者身份识别管理、安全用药管理、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和护理文书质量等重点护理工作的督导检查。不断强化护士长管理能力提升和专科护士知识技能培训,年内共开展护士长外出学习12人次、护理骨干外出培训25人次,护理线上培训60多人次,开展新冠肺炎、传染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新生儿、急诊、血液透析等专科护理培训100多人次,平均合格率达到100%;各临床科室月均开展护理业务学习4次以上,全院性护理大查房4次;病区优质护理开展率100%;优质护理单元开展率80%以上;儿科获得陕西省优质护理先进病区,呼吸科获得咸阳市优质护理先进病区,咸阳市五一巾帼服务岗1个;兴平市优秀护理病区2个,荣获市级以上优秀护士8名,优秀医师6名。三、取得的成效2022年全院共接收门、急诊患者323254人次,其中门诊279592人次,急诊43662人次;住院患者20297人次,出院19893人次,平均住院天数为7.58天,床位使用率83.58%。全年业务收入实现2.02亿元,较上年增长5%。存在问题一是医疗专业人才力量、特别是中高级医疗人才仍然偏紧;二是在医疗技术创新和研学上投入精力偏少,高质量发展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三是临床医疗质量管理上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病案书写不及时、不规范等问题;整改措施:整改措施:一是千方百计争取上级支持,建立健全高技术医技人员招聘及吸引、培养激励机制;二是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为高质量发展赋能提质。以持续加强胸痛、卒中、创伤、新生儿和危重孕产妇救治等“五大中心”建设为抓手;三是夯实业务素质是病案质量提高的基础,在医院各级各类医务人员中深入开展“三基”训练,把“三基”训练贯穿于医院工作的始终,同时定期举办专题讲座、病案展览等强化培训,督促医务人员不断提高业务素质,重视理论知识的积累运用,不断提高临床实践水平,从而写出高质量的病案。下一步打算(一)以党建为引领,为高质量发展强基铸魂。一是积极做好党委标准化建设工作,继续做好党员培训、发展与管理及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选拔工作。二是制定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落实从严管党治党责任,持之以恒地深化行风建设,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医疗环境,为医院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作风保障。(二)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平稳有序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完善应对准备,调整防控措施,平稳有序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全力加强分级分类救治能力建设。(三)以机制改革为动力,加快医护人才梯队建设。继续强化人才招聘工作,编制人才培养规划,设置人才培养梯队。搭建平台,鼓励临床医师提升医疗技术能力和科研创新成果,以专科危重症救治能力提升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提升医疗技术整体实力。(四)全力冲刺,加快创建三级医院。按照《兴平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级医院工作实施方案》工作要求及阶段目标,细化分解任务,加强人员培训和制度完善,夯实软硬件设施基础,不断提升医院内涵建设,力争年内三级综合医院创建通过验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