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卫生计生信息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市卫生计生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协助开展全市医疗卫生计生信息网络规划、信息技术开发及与卫生计生相关的软件产品的管理、推广应用工作,推进全市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基层卫生计生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全市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 |
住所 | 榆林市保宁路太和巷1号 | |
法定代表人 | 吴忠辽 | |
开办资金 | 383.8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84万元 | 30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卫生计生信息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4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市卫生计生信息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党组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守正创新、谋篇笃行、立足岗位,单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各项业务工作新突破,推动了卫生健康信息化事业取得高质量发展,现将2022年重点工作作简要总结,并就下一步工作计划作出安排。一:主要工作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卫健信息化工作开展情况。1.公卫考核系统对接情况。完成了基本公卫系统与计免系统的对接开发工作,完成了省卫健委要求的全国老龄健康信息系统2022年度数据上报工作。2.信息化支撑工作。配合市卫健委基层科完成了2021年度国家基本公卫项目省、市两级考核工作及2022年度市级半年考核工作。3.区域平台维保工作。完成了2022年度维保项目招标采购及合同签订工作。4.网络支撑工作。打通了市域内访问省村卫生室职业人员管理系统、省职业健康工作信息平台的VPN链路。(二)卫健统计工作开展情况1.按照省卫健委要求,组织12县市区卫生统计人员对榆林市2021年卫生健康综合统计年报进行汇审。2.参加了省卫健委组织的全省2021年卫生健康综合统计年报汇审视频会议。3.编写了2021年全市卫生发展情况简报、中医医院及综合医院运营情况分析资料。4.完成了榆阳区统计局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第一、二、三季度数据报送工作。5.全市3727个医疗卫生机构按月上报了1-11月卫健统1-8表(医疗服务月报)、病案首页。6.完成了2021年榆林市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的收集和编撰工作。(三)市卫健门户网站运行维护情况。1.网站建设情况。榆林市卫健委官方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823篇,政策解读稿件34次,公众留言信息509条,回复504条。2.政务新媒体建设情况。目前共有粉丝1121人,浏览量达175人次,全年共发布稿308篇。3.网络安全情况。增强了信息系统后台巡检力度。4.工作亮点及成效。开设了“疫情防控专栏”。增设了“省十七运”和“党的二十大”等相关内容。(四)继续医学教育开展情况1.根据省级继续教育项目申报要求,完成了年度省级继续教育申报项目18个。2.2022年市继续医学教育课件达到合格的共有19个。3.完成了2021年度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审核工作。4.整理了单位合并前的陈旧档案及毕业证书3000余份。5.督促联办院校山东大学函授站学生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及自身实际学习情况,按规定完成各科学业考试,毕业证正在办理中。(五)培训业务开展情况通过与第三方合作办学,解决中心南郊办公区运行维护经费不足的问题,我中心和长城理工学校开展合作办学。(六)后勤保障工作开展情况1.完成西二楼、三楼暖气、电路的改造维修,完成对一排办公区、二排一楼、一排二楼卫生间的改造工程。2.美化单位工作环境。在西墙外、操场和办公区中间栽种500棵爬山虎,对二排、三排、楼道栏杆除旧刷新。3.在大门口安装了车辆自动识别道闸,安装了隔离、U型护栏;院内规画停车位。4.为严格落实办公用房使用面积规定。(七)党建工作开展情况1.思想建设情况。(1)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情况。(2)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认真开展理论学习活动。2.组织建设情况。(1)加强了党员队伍的管理教育(2)着力加强党总支建设,建立健全党总支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重点。(3)发展了1名积极分子,并按要求完成了党费的收缴工作。(八)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开展情况1.紧紧围绕干部作风集中整顿要求,制定实施方案,及时安排部署。2.加强宣传,设立举报信箱,营造舆论氛围。3.研讨了干部作风集中整顿问题台账,认真梳理存在问题。4.全程督导督促,持续跟踪。(九)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情况1.包抓小区(计生局家属院)工作开展情况。(1)通过进小区、入楼入户发放创文宣传手册和讲解创文知识。(2)入小区和楼道清理小广告、死角卫生,并和居民协商杂乱物品的重新摆放。(3)更新两个办公区创文知识宣传栏,在显目位置摆放2个4米长核心价值景观台。(4)对小区居民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2.包抓路段工作开展情况。(1)在德静路街道多次宣传创文知识,发放创文宣传手册。(2)铲除街道小广告和各种喷涂,捡烟头垃圾等。(3)巡护街面市容秩序,配合对街道小商贩进行迁移,劝告违法停车、乱摆杂物等现象。(4)劝导不遵守交通规则、随地吐痰、乱扔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发现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委里。(十)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1.我中心3人被抽调到市联防联控办长期工作;2.我中心10人被抽调为市级流调人员。3.榆林疫情爆发期间又抽调2人到方舱医院工作,社区下沉20人。4.为配合社区疫情防控,在南郊办公区院内设立德静路社区核酸检测点。(十一)驻村工作开展情况。我中心3名工作人员继续驻米脂县印斗镇刘家峁村。1.开展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2.开展防返贫监测对象入户排查工作。3.开展人居环境卫生大整治。4.开展为民办事帮扶活动。5、开展扫黑除恶工作。组织村“两委”、网格员深入学习扫黑除恶相关知识内容,入户发放传单、宣传册。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完成了省卫健委要求的全国老龄健康信息系统2022年度数据上报工作,完成了2022年度维保项目招标采购及合同签订工作。全年累计完成软件系统使用答疑及故障处理600余次,硬件设备原厂工程师巡检4次、故障设备更换9次。完成了与省级疾控平台、妇保平台链路的打通。保障了陕西省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工作,完成了平台数据的监测;2022年,榆林市卫健委官方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823篇,各类信息总访问量达到620万人次,政策解读稿件34次,公众留言信息509条,回复504条,回复率达到99%。根据省级继续教育项目申报要求,完成了年度省级继续教育申报项目18个。完成了2021年度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审核工作,打印16800余份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在2022年秋季招生35人。根据创文工作安排(特别分配包抓小区和包抓路段任务),成立了创文工作专班,使包抓小区和街道得到了很大改观。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卫健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榆林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硬件设备均不同程度老化,且随着政策的不断调整软件系统已不能满足当前业务需求;按照中省要求,平台所用操作系统将面临淘汰,如何应对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二)卫健统计存在的问题1.院内报表执行需进一步完善,数据采集来源不够准确、不统一、不及时。2.统计人员队伍和专业水平有待提升,新旧人员工作交接不到位,并且存在上岗未培训的情况,导致统计工作缺失连续性。3.病案首页上报率与完整性有待加强。4住院病案首页人次数和网络直报系统报表中出院人次不一致。(三)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1.各医疗机构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医技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部分人员学习项目缺项,未能达到规定的学分标准。2.继续医学教育的形式还比较单一,主要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讲授和自学形式,实际操作的少,不能适应和满足卫生技术人员学习的需要。四:整改措施(一)卫健信息化工作方面。(1)配合市卫健委相关科室完成平台升级改造工作。(2)继续保障市级平台稳定运行工作。(3)做好新平台上线的准备工作,以保障新的平台上线后正常启用。(二)卫健统计工作方面。(1)建议各县市区医疗机构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稳定统计人员队伍。(2)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配合省卫健委进行每年的自查、抽查工作,对存在的统计违法行为及时纠正和处理,保证统计执法检查不走过场、取得实效。(三)卫健门户网站运行维护方面。(1)做好榆林市卫健委官方网站、微博的日常管理、维护、信息发布工作。(2)继续为省卫健委网站、榆林市政务信息办推送市卫健委网站市、县区工作动态及优秀稿件。(3)开展榆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应急演练,做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舆情监测,确保网站安全运行。(4)做好卫健系统网络安全保护工作,配合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开展网络安全考核及检查、防护、演练工作。(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方面。(1)完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学分授予和学分登记制度,杜绝虚假。(2)增加继续医学的授课形式,丰富内容。(3)加强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五、下一步工作思路及计划(一)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建引领。1.切实提升党总支组织力。认真落实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支委成员履职尽责,分工明确,团结协作。2.健全落实基本制度。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到有计划、有部署,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4.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筑牢廉洁自律防线。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基础作用。2.落实监督管理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强化“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性分析等党内生活各项制度;健全和完善机关内部管理制度。(三)加强单位文化建设,凝聚发展合力。继续围绕“崇德笃行,精业奉献”的单位文化精神。1.围绕单位文化建设开展主题讲座,。2.做好群团工作。落实党建带“三建”的工作机制3.丰富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定期开展各类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结合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等节日,开展系列文体活动,不断增强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