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环境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加强市高新区环境保护工作,优化发展环境。完成市高新区管辖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 | |
住所 | 宝鸡市高新区高端装备产业园6号楼3层 | |
法定代表人 | 薛平 | |
开办资金 | 5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生态环境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6.82万元 | 70.6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2年6月20日,举办单位变更为宝鸡市生态环境局,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稳中求进,扎实打好蓝天保卫战1.出台《宝鸡高新区蓝天保卫战2022年工作方案》《宝鸡高新区2022夏季臭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高新区2022—2023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宝鸡高新区2022年秸秆禁烧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组织召开铁腕治霾相关会议20余次,落实各项工作部署。2.制作禁燃禁放等宣传资料,与公安和执法大队联合检查,共出动执法车辆20余辆,对辖区进行网格化巡查。行动以来,检查组共现场制止烟花爆竹燃放200余起,立案调查23起,现场传唤5人,使大气污染管控取得明显效果3..扎实开展秸秆禁烧工作。制订《宝鸡高新区2022年秸秆禁烧工作方案》,通过“人防+技防”,有效实现发现即处理,处理见成效,确保辖区“不燃一把火,不冒一处烟”,自市、区露天焚烧监控系统运行以来,我区火情处置效率从原来的82%提升至100%。4.印发《宝鸡高新区2022年夏季臭氧污染防治管控措施的通知》,组织辖区涉VOCs企业召开培训会,与六镇签订《2022年大气污染热点网格目标责任书》,聘请第三方检测公司对涉VOCs重点企业开展监督性监测。5.制定《高新区2022年重点行业绩效评级工作方案》,邀请省级专家现场指导,对60余户企业进行指导帮扶。截止目前绩效评级C级43户、B级2户、A级1户已初审。6.深入开展工业炉窑排查工作。指导审核63户企业完成网上工业炉窑填报工作。7.全力推动建设企业用电监控系统,实现对企业生产运行、污染排放全流程的差别化、精细化管理,对生产企业污染源应管控停限产及错峰生产情况开展动态监管高新区安装电监系统企业现已达139家。8.对辖区内非道路移动机械严格编码,目前已完成编码940余台,对97辆非道路机械进行监督抽测.(二)多措并举,坚决打赢碧水保卫战1.加强辖区污水处理厂及涉水重点企业环境监管。高新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项目已建成验收,科技新城西片区污水处理厂已完成环保验收。2.对辖区内五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开展全面督导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下发督办函,要求对照问题清单按期整改销号。3.加大入河排污口排查力度。完成对渭河干流及清水河、伐鱼河等11条支流及引渭渠(高新部分)的徒步排查,登记疑似点位和重点区域摸排点位202个,建立台账,为下一步的监测、溯源、整治工作奠定基础。4.配合编制《宝鸡高新区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意见》(“1+10”方案);完成市级下达的两条国家级黑臭水体(磻溪镇双基堡村、天王镇王家堡村)及一个行政村(西塬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对辖区6个村生活污水进行治理;对已完成黑臭水体整治的双基堡村、杨家店村等五个村开展“回头看”,确保不出现返黑返臭现象。5.磻溪河、通峪河项目已完成建设,清水河、伐鱼河项目正在施工;已争取到科技新城污水处理厂为水治理项目资金,方案正在编制中。(三)齐抓共管,深入推进净土保卫战1.编制印发了高新区2022年净土保卫战工作方案;确定了8家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并已全部完成2022年度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工作。2.加强与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协作,凡涉及“一住两公”的,报批土地前,组织土地所有人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会同自然资源部门进行评审,2022年配合完成报批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3块。3.与区自然资源部门、行政审批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工程规划许可证总台账,督促企业按照要求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补充调查,截止目前,已有15块重点建设用地上传至全国土壤环境信息平台(四)严格高效执法,切实保障群众权益1.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成立专项小组,通过“实地+实践”执法,综合运用无人机等非现场监管手段,在监管企业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的同时变“监管者”为“服务者”,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治污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以实战练兵,助力生态环境执法效能和经济高质量发展。2.聚焦重点区域、行业、领域开展环境安全专项执法行动,针对企业复工复产大环境,做好帮扶指导工作,确保污染防治设施和在线监控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3.发挥“信、访、网、电、微”举报受理平台的主要渠道作用,接到投诉,执法人员第一时间排查核实,处理回复,全年共接到投诉信访问题246件投诉办结率100%。4.扎实推进环保督查问题整改工作。扎实推进中、省第二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的联络、协调及整改资料收集、整理、上报工作,细化调整整改工作台账和整改进度统计表,严格落实定期报送、调度工作机制。核小组开展督查检查,确保整改工作落实落地。5.强化“一废一品”(危险废物、化学品)环境监管。督促辖区相关企业编制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机制。有序组织开展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隐患排查专项行动26余次,目前对发现的问题均已整改到位。(五)优化体制改革,建立共建共享格局1.严把环评准入关,创新环评评审方式,实行环评评审打分制,全年共组织环评评审会126场,完成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审批120个。2.强化排污许可证证后管理工作。完成新发证24户,重新申请发证30家,变更发证20户,延续发证27户。3.积极推进生态损害赔偿工作。采取异地修复、环保宣传等生态环境修复措施代替传统的经济赔偿,改变了当前存在的“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不合理局面。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2022年,辖区内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2处国、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稳定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如期实现考核目标。2.2022年我中心荣获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宝鸡市集体二等奖及个人三等奖,三名个人分别荣获2022年陕西省生态环境执法监测联合网络知识竞赛活动二、三等奖,2件环境违法典型案例被陕西省生态环境厅采纳。3.环境信访投诉在今年陕西宝鸡“3.15”消费数据报告中,被群众评为“积极回复,有所作为”年度红榜单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思想上,存在泛泛而学,应付式学的现象,对一些政策把握不够到位,思路不够创新,解决问题办法不多。工作中缺乏系统性、前瞻性和全局性思维,践行“马上办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还不够深入。改进措施组织人员进行全方位培训教育,从组织领导、现场执法、公文拟定等诸多方面提高全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在工作中进行方法提炼,总结工作经验,提升工作能力。2.多组织兄弟单位之间的交流学习活动,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工作经验,开阔全局干部职工的眼界,培养大家的学习能力。加大工作督查力度,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四、2023年工作计划高标准开展党史及业务工作学习教育,完善个人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的制度,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系统性。完成国家及省级下达的水、大气任务目标;落实好中省资金;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持续推进“五乱”整治。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深化接诉即办,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确保环境违法案件得到真查实处。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中共宝鸡高新区工委宝鸡高新区管委会评为“优秀支撑服务机构”被宝鸡高新区管委会评为“高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先进集体”3.被宝鸡市生态环境局评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先进单位”4.被宝鸡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市级无烟单位”5.被宝鸡高新区“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领导小组评为“优秀单位”6.被共青团宝鸡市委评为“宝鸡市青年突击队”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