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高新区第八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榆林高新区长城南路延伸段与开光桥交汇处东北角 | |
法定代表人 | 张刚剑 | |
开办资金 | 321.1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53.44万元 | 685.9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高新区第八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1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一)党建领航严落实,统揽全局把方向1.立足典型,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2.学习讲话,汲取力量掌握时代脉搏3.严把三关,确保“三会一课”抓实见效4.求真务实,积极开展党的建设活动5.走深走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二)自查自改抓规范,实现管理标准化1.规范招生行为。2.规范“五项管理”。3.规范课后服务。4.规范课程管理。5.规范学籍管理。6.规范收费行为。7.规范教师管理。8.规范安全管理。(三)一心一意搞教学,落实“双减”取实绩1.狠抓常规管理,服务教育教学一是抓实备课,二是抓活课堂,三是勤抓辅导,四是精抓作业,五是严抓批改,六是严抓督查,促进教师形成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2.探索作业设计,落实“双减”要求3.专项课堂督查,提升教学质量本年度,学校以“五环一线”教学模式为依托,优化第一课堂,深化教学改革。共召开了8次专题会议,学校语、数、综合教研组先后两次组织16位课改实验教师和其余教师呈现了61节课改实验课。依照此模式完善备课制度,按照“检查—反馈—改进—复查”的方式进行。(四)扎扎实实抓教研,多措并举促发展1.落实集体备课、备作业活动。本年度形成精品课例68个,精品作业设计80多份,其中精品教案128篇,以及相应的优质PPT128个。2.精心组织教师线上线下培训。线下先后有19人次参加培训;线上先后有137人次参加各科目、各项目培训。3.注重课题研究及过程管理。一年来,有11个校级课题、7个区级课题、8个市级课题、1个省级参研课题顺利结题;4.以赛促教,以教促研,以研究促学。组织骨干教师示范课(10节)、“五环一线”创新课堂教学展示(5节)新上岗教师汇报课(47节)、精品研磨课(5节)、“五环一线”课改实验课(61节)、思政课展示观摩等活动(胡江1节)。70人次教师参加了学校及区级以上各类教学竞赛活动,涉及语数英、音体美、思科信等各门学科。5.积极参加中心教研组及共同体学校的交流活动。6.创新教师基本功训练模式。把聘请专家培训(先后组织三次粉笔字和钢笔字培训)和教师粉笔字天天练相结合。7.实施青蓝工程,助力能力提升。本年度,“青蓝工程”过关考核活动有序进行。9.积极开展以“优质教案促双减,特色作业展风采”为主题的学末优秀教案、作业设计展示活动(2022年1月6日)。(五)培根铸魂润心灵,立德树人育英才1.以《好习惯养成教育记录册》《成长记录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考核”为抓手,全面实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2.以北师大“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数据实验学校”为抓手,全面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监测干预,助力省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创建。3.以榆林中医康复医院眼科“定期开展视力监测”为抓手,为每位学生建立视力健康档案引导学生科学用眼。4.以“新时代体育美育基地校”为抓手,全面开展体育艺术等素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5.以劳动为基,班级值日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开展“劳动播散梦想,绽放多彩技能”主题教育活动。6.以课内外读书活动为抓手,提升师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组织开展“浅听师语”、“童声悦读”、诵读活动、快乐读书月活动、晨读考核等活动。7.以治理横穿马路现象为抓手,守护学生健康平安。(六)家校共育向未来,携手同行助成长1.组织家庭教育讲座。2.组织家委会专项会议。3.召开家委会成立大会。4.建立家长志愿者服务体系。(七)后勤安全有保障,严防密控显成效1.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2.强化校园安全全方位管理。3.有效预防与控制各类传染病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做好卫生工作。三是加强预警预测。四是做好预防接种查验。五是加强健康教育。六是营造社会氛围。4.严密落实疫情防控和物资储备工作(八)加强财物管理,做好资产清点对学校的资产占有、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和清查,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按照财政局要求,对价格1000元以上和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商品进行固定财产登记。在资产验收时,由两名人员共同对资产进行验收,确保不漏一物,做到账务相符。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学校荣誉2022年度学校共获得省级荣誉1项:陕西省基础教育学科带头人工作坊(主持人:何晓华);市级荣誉3项:“榆林市第二批义务教育作业管理示范校”、榆林市首届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精神风尚奖、“中小学人工智能编程入门课程普及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区级荣誉9项:榆林高新区“双减”工作先进集体、榆林高新区第八届中小学生规范汉字听写大会团体三等奖、第三届中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竞赛优秀组织奖、“喜迎十七运,全民健身跑线上赛”优秀组织奖、高新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红领巾奖章”二星章、榆林高新区“五一巾帼标兵岗”。(二)教师荣誉1.2022年我校王利宏、韩甜、王静三位老师参加区级教学能手参评活动,均荣获“区级教学能手”荣誉称号。本年度,全体教师教育教学成果的校级业务获奖共计160人次,区级业务获奖共计25人次,市级17人次,省级33人次。全体教师获得各级各类校级荣誉称号共计261人次,区级荣誉称号共计42人次,市级荣誉称号共计6人次,省级荣誉称号共计3人。(三)学生荣誉2022年我校学生获得市级以上各级各类荣誉共计30人次,其中国家级2人次,省级4人次,市级24人次。我校学生我校余卓芯同学获得国家级2022年“大开杯”智力七巧板迎六一短视频制作评比活动最佳人气奖;米腾同学获得国家级2022年“大开杯”智力七巧板迎新春作品选活动二等奖;马梓越同学获得国家级2022广播之声全国青少年艺术节奖、国家级桃李绽放桃李杯全国青少年艺术盛典奖;陈禹阳同学获得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青少年组跳水女子丙组陆网第三名、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青少年组跳水女子丙组陆板第三名、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青少年组跳水女子丙组陆台基本功第三名、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青少年组跳水女子丙组一米板第三名,共计4项。社会效益2022年我校根据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新招一年级学生420名,解决了我校片区内适龄儿童上学问题。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高新八小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师资队伍年轻化,教师普遍缺乏工作经验,在教育共同体学校的指导下,我校教师能力得到提高,但就从工作经验来说,教师还需继续努力。(二)教师短缺严重。(三)校园周边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学校南对加油站、北临建筑工地、东依榆溪河、西处快速干道,属于边修建边办学现状。向南走,加油站-车多;向西走,快速干道-车快;向东走,沙河畔--断崖;向北走,施工现场-凌乱。加油站洗车房,一到冬天,路面结冰严重,无论是对家长接送车辆还是学生出行,都造成了极大安全隐患。(四)学校周边噪音污染严重四、整改措施(一)学校启动“青蓝结对”工程,发挥学校内老教师的作用,对新入职的年轻教师进行“以旧带新”。教师通过观察和实践提升多方面经验。并引导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反思和总结,在总结中积累经验。(二)学校现有六个年级38个教学班,有2113名学生,在职教师85人,教师严重短缺,我校为满足正常教学,现临聘33名教师,教师短缺现状已向上级部门申请并打了报告。(三)为了减少校园周边安全隐患,我校针对学生、值周教师、志愿者家长等制定了多项制度,取得明显成效。如:我校面向家长发布了杜绝横穿马路告家长书和杜绝横穿马路再告家长书,基本实现学生横穿马路现象清零。大大减少了横穿马路带来的安全隐患。(四)我校社会实践小组队校园周边环境噪音进行了全面监测,检测时段数据表明,噪音严重超标,远远大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表1中规定的环境噪声等效声级限制(昼间55分贝),对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情况已向上级反应。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着眼学校长足发展,继续强化科学、规范管理,进一步完善各类管理机制。(二)加强教职工的常态化管理,持续推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干部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三)以“书香校园”“品格文化”等特色建设为抓手,进一步丰富学校办学内涵。(四)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扎实开展“五育并举”,形成一套较完备的“品格学生”评价办法。(五)立足“三个课堂”,推进“五环一线”高效课堂建设,加快青年教师业务成长。(六)以信息化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实现在信息化基础上各项教育要素的有机整合,促进师生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上的变化。(七)深入组织教师学习钻研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八)争创“五个过硬”党支部、市级“智慧校园”“语言文字示范校”“平安校园”“健康校园”建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榆林市第二批义务教育作业管理示范校”;榆林市首届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精神风尚奖;“中小学人工智能编程入门课程普及活动”优秀组织单位;榆林高新区“双减”工作先进集体;榆林高新区第八届中小学生规范汉字听写大会团体三等奖;第三届中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竞赛优秀组织奖;榆林高新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榆林高新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榆林高新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榆林高新区“五一巾帼标兵岗”;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