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草原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保护与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提供技术服务。草原改良、牧草飞播、草业技术试验示范;草业技术开发服务;草业资源调查、草原资源动态监测、草原鼠害监测;草业咨询服务。 | |
住所 | 榆林市经济开发区沙河路林业大楼 | |
法定代表人 | 曹东平 | |
开办资金 | 371.1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林业和草原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8.11万元 | 54.6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草原工作站.公益 | 从业人数 2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站在上级党政部门领导下,市草原站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生态文明思想,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市林草局年度工作部署,立足草原生态保护修复,以党建工作统领全局,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我站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紧盯“四风”,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履责,各司其职。执行“三重一大”制度,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凡是重大开支都要经会议研究决定,所有票据实行集体联签报销制度,同时严明财经制度,减少公务开资。班子成员认真填写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题责任纪实手册》。聚焦主责主业,认真履职尽责。1.摸清草原底数,开展草原监测评价与草地资源调查工作。2022年我市在国土三调范围内积极开展草原监测评价工作,对全市草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演替程度、利用现状等进行详细调查。截至10月底完成了614个草原基况样地监测数据的调查、审核、入库工作。2.开展退化草原生态修复工作。2022年我站配合市局积极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退化草原修复、荒漠化治理等中省项目工程。3.完成种草改良任务落地上图工作。种草改良落地上图是今年新开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是草原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我站指导各县区完成了本年度14.7万亩种草改良成果上图任务,并形成完成情况自评报告。4.加强草原保护,做好普法宣传工作。“林草兴则生态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增强全社会关心关爱草原事业和依法保护草原意识,推动草原保护修复和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榆林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立足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全面做好草原普法宣传教育工作。5.完成全市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及防治工作。草原有害生物普查根据榆林市各县有害生物分布情况规划了952个踏查点,标准地调查900多个,正在逐步开展外业调查,确认和标准地的实际情况,通过选取设置混合路线,将榆林市12个县区线路上的全部有害生物纳入普查范围。因为标准地11月份刚刚下达,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标准地调查4个,采集标本信息5条,筛选可用草原有害生物生物学、形态学及危害状等影像照片50余张;草原有害生物鉴定种类16种,含鼠害2目3科4属4种,虫害3目3科3种,毒害草4目5科6种,病害3种。6.举办全市草原业务培训班。我站于8月在神木市生态文明培训中心举办了2022年榆林市草原保护修复业务培训班。各县区草业工作主要负责人及业务干部共计64人参加了培训,有力的推动了本年度各项工作进度,推进了林草融合发展。7.积极完成市局布置的其他工作。一是义务植树环榆森林村庄建设春季造林项目。作为现场技术指导,完成横山区波罗镇沙河村、长城村、双河村、白界镇陈家沟村、榆阳区牛家梁常乐堡村5个行政村的造林任务。二是完成2022年度林草综合检查工作。重点检查抽查了定边县林长制工作落实、2020-2022年各项营造林工程实施,违法案件植被恢复以及封山禁牧、森林草原防火和林草重大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落实情况,形成综合验收报告。三是配合市局开展全市草原征占用以及草原监理工作,形成《榆林市实行征占用草原分区用途管控调研报告》、《榆林市承包管理与草原确权登记调研报告》等调研报告。四是技术指导帮助各县区完成154个草原综合样地数据调查入库工作。三、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履职能力1.完善规章制度。结合新形势,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工作制度,细化了纪律、学习、考勤、请销假、财务、档案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形成以制度管人、用制度办事的良好氛围。2.改善工作环境。今年年初和年中,我站前后搬了两次办公室场所,克服种种困难,工作井然有序展开。积极配合市局对办公场所进行了装修,重新调整了办公室,购置了花,进一步改善了办公条件,优化了办公环境。四、取得的主要效益(一)草业生产建设方面;指导各县区完成了8万亩退化草地修复改良、7万亩人工种草、48万米围栏、3.97万平方米暖棚、10.94万立方米青贮窖建设任务。(二)草原鼠虫害防治方面;完成鼠害防治面积101.3万亩,虫害防治面积36.1万亩,毒害草防治面积5万亩,合计完成142.4万亩草原有害生物防治任务。(三)草业项目建设方面;2022年榆林市共完成8万亩退化草地修复改良、7万亩人工种草、48万米围栏、3.97万平方米暖棚、10.94万立方米青贮窖建设任务。同时指导各县区完成了本年度14.7万亩种草改良成果上图任务,并形成自评报告。(四)宣传培训方面;我站于6月中旬开展了以“防止二次沙化,加强草原保护”为主题的草原普法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及礼品800余份,参与群众超过1000人次。市草原工作站宣传月期间陆续向各县市区草原站累计发放了宣传资料和物资1200余份,积极带动各县市区开展广泛宣传。(五)提前圆满完成了614个草原基况样地、154个林草综合监测样地数据的调查、审核、入库工作。(六)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方面:在靖边县西草滩(退化盐碱草地治理试验)、王渠则镇胶泥湾村(白于山区乔灌草融合发展生态治理模式试验)、黄蒿界镇高升村(风沙草滩区退化草地修复试验),开展退化草原修复试验,试验总面积1100亩。修复试验旨在总结出白于山区、风沙草滩区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探索乔灌草融合发展的治理模式,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和风沙侵蚀,为我市“防止二次沙化”开展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风沙草滩区退化草原生态修复积累宝贵经验。目前该项试验正在进行年度数据汇总以及阶段性总结阶段。五、存在的问题1.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衔接不很流畅。个别制度执行不到位,学习手段创新不足,效果一般。廉政建设空白还有,作风建设有待加强。2.草原退化问题严重。当前我市草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仍十分突出,目前三分之一以上天然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多年前飞播的沙蒿,退耕还草种植的紫花苜蓿等固沙植物已到了衰败期,生产及生态效益低下,退化草地修复任务依然艰巨。3.养畜与种草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矛盾依然突出。全市养畜饲草供给不足是重要问题。全市有超过20%的饲草靠外地引进,草畜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六、整改措施1.针对党建与业务工作衔接不畅的措施。党员领导干部将继续带头创新,开展草本植物种植资源调查创新工作和草原生态治理修复试验工作,力争在在资源利用和治理方案方面取得新突破。2.针对草原退化问题的措施。2022年我站在靖边县开展退化草原修复试验,已收集记录相关试验数据。2023年度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该项试验,总结白于山区、风沙草滩区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探索乔灌草融合发展的治理模式,形成最终试验报告,为我市“防止二次沙化”积累宝贵经验。同时不断探索开展毛乌素沙地生态修复示范种草、黄土丘陵沟壑区草灌结合水土保持、白于山区规模化林场林下种草、矿区生态修复示范种草等草地生态修复治理模式,有效改良土壤,防风固沙,达到保持水土,改善草原生态的效果。3.针对养畜与种草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矛盾突出问题的措施。加强草产业发展,不断探索草畜平衡发展模式。一是“草粮结合”。积极利用当前前全市120万亩撂荒耕地,通过引导农民种植优质饲草,既能以草养地,改良土壤,育肥耕地,又能增强水土保持,促进生态治理,还能为牲畜提供饲草。二是管理好全市1490万亩天然草地,通过“草牧结合”,加强草原围栏建设,发展轮牧模式,合理放牧,科学利用天然草地。七、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强党建工作。1.加强政治思想意识,紧密结合改革大局。以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为契机,引导党员干部深刻感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并结合我单位职能,继续深研符合我支部党建与务结合的方法。2.创新工作方法,注重党史学习成效,增强业务工作带头示范效应。党员领导干部将继续带头创新,开展草本植物种植资源调查创新工作和草原生态治理修复试验工作,力争在在资源利用和治理方案方面取得新突破。3.积极改进学习研讨方式方法,提高学习效果。严格按照制定、修订的制度,特别要落实好学习制度。不定期的进行突击抽查党员干部学习情况,积极引导职工传播正能量、传播传统道德文化,提升职工文明素质。4.严格各项制度,防止不良风气。要以意识形态、工作作风整顿工作为抓手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严格执行考评制度、考勤管理制度等制度,抓好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完善领导干部组织生活会制度,强化班子内部的相互监督作用。(二)加强业务工作。1.按照中、省计划开展草原有害生物绿色防治以及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在年底之前完成1128个踏查点,标准地调查1049个的普查任务。同时开展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制定《榆林市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手册》,明确防治标准、防治面积,确保2023年度无严重草原有害生物连片成灾情况发生。2.开展退化草原生态修复项目建设。2023年度计划完成5.3万亩人工种草、19.5万亩退化草地修复改良、0.44万亩草种繁育基地、13万米围栏建设任务。同时继续开展退化草原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建设。3.开展草原健康评价工作。主要通过图斑监测、样地调查、分析评价掌握全市草原资源现状和变化情况,科学评价草原资源质量和生态状况,形成年度草原生态综合评价成果报告。4.在全省草原保护修复利用规划框架下,完成榆林市草原保护修复利用规划(2022-2035),科学指导榆林市草原保护修复利用。5.加强草原普法宣传和业务培训工作。2023年度我们将积极利用草原普法宣传月,开展多种形式开展草原普法宣传活动。同时组织全市草业工作干部职工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提高草原业务干部的履职能力。6.完成市局交办的其它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