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高新区第三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六年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榆林高新区沙苑路与安居路交汇处 | |
法定代表人 | 薛志兰 | |
开办资金 | 900.0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68.64万元 | 950.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高新区第三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13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1、党建引领,各项工作健康、和谐、持续发展(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做好思想建党(2)坚持示范带动,打造特色支部以“一抓三促”为抓手,结合党建课题研究,推动党建工作与学校管理、队伍建设、课程改革等互融互进,创建党建特色品牌。(3)严肃政治生活,加强作风建设认真开展教育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深入查摆问题,列出问题清单。(4)抓实党风廉政,做好“公开”工作积极开展以“敬廉、崇洁、尚俭”为主题的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责任制;及时与党员干部谈心谈话,抓早抓小,发现较严重问题及时上报。(5)严明党的纪律,落实“两个责任”强化“两个责任”落实。进一步落实党建主体责任、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和职能部门“谁主管谁负责”的直接责任,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分解表》、《一岗双责责任清单》,细化到人、量化到岗,切实做到“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确保“两个责任”落地生根。(6)做好常规工作,规范支部运行.2、强化安全工作,筑牢校园安全防线(1)组织健全,职责明确为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把安全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教师都具有很强的安全意识。(2)制度保证,实施到位强化安全工作措施,把学校安全工作抓实抓牢。(3)健全预警机制,完善应急预案进一步建立学校的安全预警机制。3、落实德育工作实效,丰富学生校园生活(1)注重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实效(2)抓好班主任队伍管理工作(3)组织开展“三评一访”工作以评价促教风建设,以沟通促进家校共育。(4)夯实日常管理,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要求学生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 和学校规章制度,优化值周安排方案、考核细则、评价制度,每周按照值周安排负责校风、校纪和课间情况的检查和模范班级的评比工作。(5)帮扶工作开展特殊生的帮教工作,教育和处理违纪学生。(6)深化主题教育继续以各大节日为契机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7)构建社会、家庭、学校协同育人新模式根据学校工作需求,召开了“同心同行共育未来”家委会会议和家长学校工作会议,明确了工作目标,明确了各岗位职责。(8)继续开展“家长开讲”活动(9)持续推进创文工作持续改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4、主抓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1)线上、线下教学无缝对接,培优补差共同提高为了做好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工作,学校成立线上教学领导小组,分阶段、分步骤、有计划地开展线上教学工作。(2)夯实常规,提高教学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安排学生上学放学时间,保证学生足够的睡眠,确保了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3)以增质提效为目标,落实好重点教学环节改革教案备写方式,落实好备课环节。(4)加强高效课堂研究,积极实施学科课堂教学模式(5)继续实施课改研究课制度凡35周岁(含35周岁)以下教师每学期必须高质量完成2节研究课展示任务,第10周之前和之后各完成1节,两节课中间至少间隔两周以上,不可集中完成。(6)继续推行小组捆绑式评价,落实好评价环节要求教师借助班级优化大师,将学科教学模式与小组捆绑式评价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展示、交流的学习能力。(7)多层次加强教学管理,落实好管理环节要求全体教师针对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实际,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向40分钟要质量。(8)落实“双减”与“五项管理”政策通过下发告家长书,继续做好“双减”与“五项管理”政策宣传,通过调查问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保障学校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严格执行“7˙3”作业管理模式,把好作业关。5、推进研训一体化,促进教师幸福成长(1)以幸福教育课题为引领,提高教师科研能力。(2)优化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坚持“五定”“六备”“三统一”的集体备课原则。“五定”即为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定督查人;“六备”即为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评价;“三统一”即为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模式、统一作业设计。(3)以“课例”研究为抓手,实现高效课堂实现高效课堂,以“课例”为研究抓手。6、扎实推进实验信息工作,开拓实验信息新局面(1)根据上级安排,结合信息化2.0能力提升工程的要求,我校积极响应“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目标,校长主抓,信息中心牵头,各部室负责人积极配合,全校师生参与,将学校信息化工作落到了实处。(2)信息化助力教育教学(3)信息化教学资源日趋完善资源建设方面,国家教育资源平台,陕西省人人通资源平台,榆林教育云平台,高新区智慧教育云平台作为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为学校提供了多样化的精品资源。(4)STEAM课程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学科教学融合方面,我校陕西省STEM教育省级专项课题均已顺利结题。7、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学校工作正常开展(1)加强资金管理,坚持财务公开(2)做好后勤服务,营造良好育人环境(3)建立资助体系,落实资助政策8、充分发挥工会职能,构建和谐幸福校园二:取得的主要效益学校效益:2022年3月被榆林市科协评为“优秀组织单位”,2022年4月被授予榆林市厂务公开职代会四星级单位,2022年6月“全民健身线上跑”被高新区执委会授予“优秀组织奖”,2022年7月被中共榆林高新区教育文体局总支委员会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2022年9月在榆林高新区组织的第八届中小学汉字听写大会中荣获“团体二等奖”,2022年9月被榆林高新区管委会授予2021-2022年度“教体融合工作先进集体”2022年11月在“榆林市2022中秋云诗会”活动中获得“优秀组织奖”。学校培养和推出一大批优秀教师:王晶、方巧娥、许海霞、贾晔、谢贝贝被评选为“区级教坛新秀”,常静、张毛毛、李乖乖等5位老师被评为“区级教学能手”,杨永亮老师被评为“榆林市教学能手”、“陕西省教学能手”,孔令梅老师荣获高新区第五届诗词大会团体优秀指导教师奖,马红霞老师荣获林市第七届“规范汉字”听写大会团体优秀指导教师奖。学校培养和推出一大批优秀学生:“精彩语文”全区中小学生教科所美文诵读活动中我校牛艺甲和马小喻分布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牛艺甲参加市级比赛获二等奖,马欣怡等参加榆林市教育局举办的第十九届“七巧板”大赛获得一等奖8位同学共计获奖13项,我校2022年度学生获奖人次达200多人次。三:目前存在的问题1.关于“双减”工作的管理和落实上力度还不够,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和学校的管理背道而驰,经常性的购买教辅资料让学生完成,给双减工作带来了困难。我单位将按照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指示,继续加强落实“双减”工作。2.学校一些规章制度还需要完善。我单位虽在制度建设上进行了不少探索,补充了相关必要的管理制度,但制度的落实还需更民主决议、尽快落实,以便能解决在教师关心问题处理上的困惑。四、整改措施1.学校继续认真落实贯穿上级部门“双减”相关文件精神,已经成立“双减”工作小组,校内加大“双减”力度,校外对家长做好“双减”宣传工作。加强校区内辅导的审查工作,让双减真正的落到实处。2.进一步探索有效合理的制度,保障每一位教师和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高新三小幸福快乐的生活成长。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深入落实落实“五项管理”“双减”具体工作,助推学校发展在“五项管理”“双减”上级文件的指导下,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及相关制度,继续将“双减”工作、“五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使学生家长能够受益。(二)“幸福教育”再上征程1.继续深入推进校园幸福文化建设以学校办学文化为引领,优化校园环境文化,完善制度文化、教学文化等。2.完善优化学校制度各项工作的扎实开展,探索与时俱进、符合学校实际的新的管理机制势在必行。3.成就幸福教育教师、打造幸福课堂、培养幸福少年坚持五育并举,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为核心。(三)STEAM教育STEM教育已经在我校落地生根。上学期,学校三个省级课题均已顺利结题。下学年将继续加强我校STEAM队伍建设,STEAM文化建设,STEAM课程建设等工作,让我校的STEAM教育继续有所发展。(四)学校常规工作1.全力提升教学质量坚持质量是立校之本,夯实常规,深化课改,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与创造力,发挥好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提升各年级教学质量。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本,管理为重”的教师队伍建设策略,引导全体教师以德修身,以德施教,夯实教学基本功,努力提升专业技能,优化教师培训体。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食品经营许可证JY36108930072831有效期限:2019年3月22日至2024年3月21日止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2年9月被榆林高新区管委会授予2021-2022年度“教体融合工作先进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