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白河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增加渔政执法和农村宅基地执法职能,取消林业执法监管工作职能 | |
住所 | 白河县城关镇书院北路9号 | |
法定代表人 | 余秀林 | |
开办资金 | 226.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白河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3.4万元 | 128.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农资监管暨种子工作。2022年开展了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和春秋两季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对农资市场进行了全面有效的检查监管。督促指导农兽药经营企业开展经营环节可追溯和种子备案管理,全县农兽药经营企业产品出入库上传率达到了100%,种子网上备案389单。抽检玉米杂交种3个品种,抽检农药8个品种,申报国家级绿色生资示范店1家,创建了市级平安农资示范店2家;制定印发了年度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方案,在全县相关农资经营门店和农业生产主体设置回收点25个,签订了《回收责任书》,配发了农药废弃物回收桶。全年共回收农膜23.6吨、农药包装废弃物约160公斤;开展农作物品种试验示范。今年先后在茅坪镇义和村开展了玉米新品种试验面积2亩参试品种9个,玉米良种展示面积160亩,地方老品种保护种植面积1亩涉及品种8个,组织种子经营人员适时进行了现场观摩。小麦品种试验面积2亩,参试品种6个。2、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对各镇从事动物检疫的人员进行了再落实、再培训,对检疫出证设备进行了定期检查维护,在各镇及规模养殖场实行了动物检疫签约式服务,确保了动物产地检疫受检率达到100%;加强对规模养殖场户的监管。要求规模养殖场户建立相关养殖制度,健全养殖档案,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条件审核要求从事养殖,确保我县畜产品质量安全。共与规模养殖场签订《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33份、签订无《“瘦肉精”承诺书》40份,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5份。全年监督实施无害化处理病死生猪2346头,兑现上年度补助资金22万元;切实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与县安凯公司签订了年度安全责任书,派驻2名检疫驻场人员严格履行检疫职责,定期开展了监督检查,保障了出场肉品安全。全年共屠宰了生猪1.1万头,检疫率和检疫合格率均达到了100%,未发生肉品质量安全事故。每逢重大节假日,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集镇农贸市场、肉品经营户等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进行了集中整治,私屠滥宰得到有效遏制;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输指定通道检查站落实了24小时值班制度,履行了检疫监督检查职责,有效杜绝了动物疫病的传播。3、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持续加强。制订了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深入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坚持定期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开展监督检查,指导园区基地建立健全生产档案记录,合理使用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发现问题,责令限期整改。与农产品生产企业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55份,检查农产品生产企业93家次,填发监管检查记录67份,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3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建设成效明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建设和承诺达标合格证“双覆盖”工作全面铺开并取得明显成效。新建成了19家茶企内检室及质量追溯体系,集中召开了承诺达标合格证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培训会。全县已有61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在国家追溯平台备案,建成19家茶企内检室及质量追溯体系与35家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质量追溯终端,全年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9万余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有序开展。制订了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方案,全年共完成县级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样品3508个,定量检测农畜产品样品122批次,检测合格率为100%。配合省市抽检样品151批次,检测合格率为99.3%。完成规模养殖场及生猪定点屠宰场开展“瘦肉精”检测1900头份,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农产品质量品牌创建工作取得突破。积极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开展了质量品牌申报认证工作。2022年,新增绿色食品认证3个,全县已累计认证“两品一标”农产品18个,其中:有机11个、绿色6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全县农产品认证面积达到0.8万公顷,认证产品规模达到10.2万吨。白河木瓜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陕西南北汇食品等3家企业纳入全国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试点生产经营主体名录,白河县淙溪茶业等3家企业纳入首批全国生态环保优质农产品包装标识应用生产试点名录,舞龙尖绿茶成功入选全国特质农品名录。4、长江流域禁捕工作。全面落实了长江流域禁捕责任。经县编办批准,全市首个县渔政执法大队在我县挂牌成立。加大了禁捕宣传,在汉江重点水域新增了多幅大型宣传标语,在城关、麻虎、冷水等镇开展了“六进”宣传月活动。对汉江沿线19名专职护渔员进行了统一培训,配备了护渔装备。会同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等责任部门联合开展了“中国渔政亮剑2022”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坚持不间断开展渔政巡查检查。与旬阳市签订了《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联防联控工作协议》,制定联防联控工作方案,落实了与相邻郧西县的禁捕执法联动和跨区案件协查机制。全年共组织开展渔获物及渔具市场、餐饮行业专项整治5次,巡河出动执法人员超过1500人次,清理“三无”船1艘,收缴非法捕捞工具3套、违规钓具170余根、网具200余副,立案查处违法捕捞案件3起,移交公安机关1起,有效保护了汉江流域白河境内渔业资源。5、农村违法建房和农机监理工作。全年共受理农村建房违法线索13起,均及时到现场进行了调查核实,其中立案查处1起,另有12起滥占耕地违法建房行为不属于农业执法管辖范围,全部移交至县自然资源局。深入开展了农机安全宣传和农机安全大排查,与农机手签订了农机安全责任书,从源头上消除了农机安全事故隐患,全年未发生农机安全责任事故。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执法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效,一是科学运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手段建成的农业综合执法智慧监管平台,要求所有执法人员手机下载农业执法APP,通过管理元下达执法指令,执法人员现场完成执法过程记录操作,实现了执法办案信息全流程管理,执法办案规范化、职能化水平得到了提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2022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二)改进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执法能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开展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执法装备水平和执法人员素质。四、下一步工作思路。2023年,我大队将紧紧围绕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大局,继续坚持业务工作抓亮点、普法宣传抓特色、安全监管抓源头、案件查处抓重点、队伍建设抓提升的原则,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牵头做好长江流域禁捕各项工作,坚决打赢打好“十年禁渔”持久战。2、强化生产环节监管,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大对种植基地、养殖场户的日常监督检查和质量抽检频次。3、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品牌认证,促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结合我县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引导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申报质量品牌认证认定。4、积极主动与省市业务主管部门汇报联系,争取更多项目资金支持。加快指定通道检查站建设步伐,力争白河被列为首批省际间动物防疫指定通道检查站建设项目,其他执法类项目对白河倾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