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阴县漩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防汛抗旱减灾、森林防火、动植物防疫和畜牧兽医监管及农业、林业、水利综合开发、技术推广、生产经营、土地流转、科技等相关服务工作。 | |
住所 | 汉阴县漩涡镇集镇社区 | |
法定代表人 | 李明山 | |
开办资金 | 502.0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阴县漩涡镇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78.05万元 | 445.8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漩涡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2022年全镇粮油播种面积7.417万亩、油菜种植9750亩、大豆(含复合种植)8100亩、水稻8500亩,烤烟800亩。粮食总产量达1.38万吨、蔬菜总产量1.65万吨、油菜籽产量0.25万吨,猪牛羊出栏3.3万头,家禽出栏11.5万只。全镇现有茶园4万亩、油茶4200亩、花椒500亩、拐枣3500亩、脆李1850亩、猕猴桃560亩、柑橘550亩。(二)产业振兴工作。1.稳定粮油生产。一是坚决扼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把稳面积、调结构、提产能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全镇粮油种植面积稳定在7万亩以上(含复种面积);二是全面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进一步提高复种指数,挖掘耕种潜力。全年完成复合套种的玉米种植面积5535亩,超出目标任务2935亩;三是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生产托管、订单农业、加工物流等多种服务,提高种粮综合效益。2.高质量发展茶产业。当前我镇老茶园和新发展茶园累计4万余亩,新建茶叶区域加工厂1处,占地1079㎡;全年“三个一”产业合作社带动务工人员2797人,发放劳务费934万元。2022年3月我镇依托茶叶种植为主体,横向整合全镇“三个一”茶叶专业合作社,完成漩之韵联合社的组建。各村按照质量标准采集鲜叶后,送往合作联社进行统一加工、包装、销售。2022年上半年联合社试运营,收购15个合作社鲜叶共计5258.8斤,制作成品茶1092.8斤,销售额约50万元。3.提质增效水果产业。以龙泉村、三塘村为重点,精心打造猕猴桃产业带,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推动果业提质增效,截止2022年底全镇累计发展猕猴桃560亩。4.因地制宜发展林业特色产业。积极发展油茶、拐枣、脆李、花椒等林业特色产业,一江两岸茶果种植试点示范作用明显;发展油茶4200亩,脆李1850亩,拐枣3500亩,花椒500亩,柑橘550亩。5.合理布局畜牧养殖产业。扎实落实现代畜牧养殖产业转型升级,继续抓好畜牧养殖生产指导、春秋防疫防控,全镇畜牧产业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生猪存栏1.65万头,出栏2.56万头;牛存栏达0.25万头,出栏0.15万头;羊存栏达0.435万只,出栏达0.59万头;家禽存栏10.5万只,出栏11.5万只。确保全年生猪存栏1.65万头。6.有序推进烤烟产业发展。紧盯烤烟生产目标任务,狠抓烟叶生产管理水平,着力优化基本烟田布局,做到区域清晰、土块连片,有序推进全镇烤烟育苗工作。2022年完成1300亩种植生产,带动300余户农户增收,烟农年度总收入330余万元。2023年下达种植任务3100亩,截止目前已落实1040亩,完成34%,种烟大户培育21个。7.做大做强经营主体。漩涡镇依托资源优势,切实从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加大扶持和引导力度,培育壮大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发展呈现规模化、多元化发展。2022年度申报市级家庭农场3个、申报县级农业园区5个,县级家庭农场8个。8.稳步推进庭院经济。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产业发展与庭院经济发展相结合,积极引导群众以家庭为阵地、以庭院为载体,稳步推进庭院经济发展。截至2022年底,全镇累计发放蜂糖李、猕猴桃、黄桃、樱桃、葡萄等果树苗28060株,带动3204户8564人稳定增收。(三)农产品质量安全。2022年度我站多措并举严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广泛开展宣传。通过走访入户、印发资料、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知识,提高群众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累计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二是加大抽检力度。组织监管人员对镇域范围内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大户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检测,抽检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等样品2986个,抽检合格率为99%。三是强化监管执法。制定安全执法工作方案,加大风险排查和监督执法力度,线下巡查企业50余次,有效消减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四)林业资源管理更加有力。一是调整完善森林防火指挥部,全面负责森林火灾的应急工作,广泛深入开展《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和进山作业、游玩有关规定的普及力度,切实加大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防火意识。二是指导各村成立相应防火队伍,将责任划分到人,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落实村干部和护林员包片、包山头、包路口制度。三是严格按照标准选聘生态护林员142名,管护全镇17万亩森林资源。全镇生态护林员严格考核管理机制,工资标准5600元/人/年,按月打卡兑付。四是全年完成绿化造林6500亩,补植补造300亩,兑付生态补偿150.5938万元。(五)水利方面。1.安全饮水保障到位。一是完成安全饮水春秋季敲门入户大排查及问题整改,完成安全饮水两个批次问题整改;二是组织实施金星田凤安全饮水维修养护项目、组织实施堰坪村安全饮水项目建设、完成中银村河堤修复工程建设。2.抗旱。2022年夏季连续高温干旱天气,全镇16个村1425户4659人日常用水不足,全镇上下共同努力抓好抗旱救灾工作。一是抽水灌溉保产业。充分利用高抽、水塔,抽水泵、库塘等所有设施设备,保证茶园、猕猴桃等产业园的浇灌,把损失降到最低。二是多渠道解决生活用水。7月9日以来,通过供水管理公司为饮水困难户提供送水服务,每天出动6台送水车辆,送水车次120余次;延伸供管道3.5KM,新建补充水源2处,启动备用水源3处。三是做好灾情上报与农业保险衔接工作。全面开展摸底调查,掌握旱情灾害实际情况,做好灾情上报,同时与保险公司积极对接保险赔付工作,尽力将群众损失降到最低。3.防汛。一是加强隐患排查,加强对1江7河、3座水库、6口塘坝、7处在建工程、2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防汛重点部位的巡查检查,严格落实24小时监测、巡查、值勤制度。二是加强监测调度,加强辖区水库、河流水位监测,提高监测精度和时效性;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并准时报送各种雨情、汛情,提前发布预报预警。三是保障人员转移,细化完善转移避险工作预案,确保应急响应时人员转出及时、安置妥善、管理有序。四是强化物资储备,足额储备防汛抢险物资,其中编制袋22300条,铁锹346把,水泵12台,挖机2台、铲车2台,雨靴520双,雨衣450件,手电344个等,同时建立280人的镇村防汛抢险队伍,确保险情发生后立即抢护。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回首2022年,在镇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建设“循环农业重镇”目标,扩大富硒有机粮油比例,全年发展富硒粮油近2万亩,2022年陕西省“陕西好粮油·品牌三秦行”启动仪式在漩涡举行。以茶园高质量管护为重点,不断延伸茶产业链条,全镇茶园总面积达4万亩。因地制宜发展脆李1850亩,拐枣花椒油茶等特色林果1万余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套种6000亩,建成省级农业园区1个、市级农业园区8个、县级农业园区10个。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庭院经济发展相结合,积极引导群众以家庭为阵地、以庭院为载体,稳步推进庭院经济,全年累计发放蜂糖李、猕猴桃、黄桃、樱桃、葡萄等果树苗28060株,带动3204户8564人稳定增收。从深化区域联建、入股企业分红、经营发展种养殖产业、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等四个方面发力,20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年度收益全部超过5万元,其中5个村年度收益超过10万元,全面完成村集体经济“消薄”任务。成立全镇烤烟产业领导小组,将烤烟种植任务明确到村到人,全年发展烤烟800亩,带动300余户农户增收,烟农年度总收入330余万元,充分发挥烤烟产业在增加政府财政税收、带领群众致富中的重要作用,全县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漩涡召开。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目前漩涡镇专业技术人员资源整合不完善,主动性服务还较弱。2.目前漩涡镇茶叶行业存在产销信息不对称、卖茶难等问题。(二)改进措施:1.持续加大技术支持力度,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等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养能力,为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撑。2.加强对本地茶叶的宣传力度,创新交易方式,主动走出去,搞好产销结合、农超对接,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在维持现有经营的同时,探索销售模式的变革与提升,将传统销售模式与电商模式结合、将现场销售转化为网络社交圈销售,由单一销售转为知识普及、茶品定制等的综合服务,进一步打开茶叶销路。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展“汉江生态经济带,梯田文旅经济带,特色林果经济带”,做强漩涡镇现代农旅产业集群。坚持发展“文旅、粮油、茶叶、林果、烤烟”五大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渔业养殖、林下养鸡、油茶产业等2-3个短期产业,通过长短产业结合,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巩固4万亩茶叶基地,重点建成百草岭茶园综合体、天宝山茶园综合体等1万亩精品茶园;推进标准化生产,联合茶产业销售大户做大做强朝阳茶叶区域加工厂和漩涡镇茶叶合作联社,确保2023年各村茶园鲜叶应收尽收,及时销售变现;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引进茶产业知名企业,培育宣传漩涡知名茶饮品牌,用好入选“全国特质名录”的“凤堰绿茶”品牌。全力保障粮食安全,持续推进稳粮扩豆增油,稳定发展富硒水稻8500亩、富硒油菜9700亩,申报“凤堰生态米”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争创省级粮油现代农业产业园。夯实基础促提升,以“畜—沼—园”生态循环方式组织生产,高标准推进猪沼果、猪沼菜循环产业基地建设,争创省市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