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凤翔区> 宝鸡市凤翔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

宝鸡市凤翔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3-03-30 14:13
单位名称 宝鸡市凤翔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城市美化提供市容管理保障。建筑物外观管理、户外广告外观管理、道路环境管理、广场环境管理、交通工具密闭运输管理、文明施工环境管理。
住所 宝鸡市凤翔区东湖路南段
法定代表人 李新平
开办资金 157.3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凤翔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5.76万元 111.23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凤翔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4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扎实开展市容环境整治。大队立足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严格落实城管队员包抓主干街道制度,落实包干责任,强化市容市貌日常管控。一是突出对出店经营、占道经营、非机动车乱停乱放、临时性户外宣传等违规行为及时纠正治理。全年共计纠正出店经营1100余户、占道经营650余起,重新施划非机动车停放点390处,纠正乱停乱放行为230余人次,清理乱贴乱画小广告1200余个,拆除乱挂条幅380余条,处理噪音扰民120余起。二是按照疏堵结合原则,设置规范便民夜市摊群点和烧烤摊点,对食品摊贩登记备案180户,坚持每月一次对夜市和流动饮食摊点的液化气安全检查。三是开展联合执法。多次与交警、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开展占道经营和马路市场整治。(二)严格城市规划执法。对全城27个建设工程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检查,建立建设工程台账,发现违法建设工程立即查处,下发《违法建设停工通知书》12份,按程序批准后立案11起、结案10起,处罚金额138万元。(三)规范管理户外广告和门头牌匾管理,消除安全隐患。对城区21个户外广告及设施从安全性和美化亮化方面强化管理,督促及时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拆除占压盲道的违规设置广告牌2处,拆除秦公路跨路广告设施和原百货大楼等存在安全隐患和影响观瞻广告牌8处,拆除西大街、东关街存在安全隐患的跨街亮化设施10个和西关街废弃跨街钢架1处,督促更新秦公路和雍城大道西段灯杆广告146个,清理违规临时广告和破旧广告60多处。按照一店一牌、上下一条线、外形一个面,相邻协调的要求管理,今年督促更新破损门头牌匾38处,审批新设置门头牌匾6处。(四)狠抓餐饮业油烟治理和露天烧烤管理,保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积极履行环保职责,从道路扬尘治理、餐饮油烟污染治理、露天焚烧管控等方面开展整治工作。一是餐饮油烟治理开展集中摸排2次,截止11月底,城区内餐饮经营户共460户,其中需安装油烟净化设施152户,做到应装尽装,建立餐饮业油烟治理台账,油烟净化户监管责任到人,坚持每月一次的检查,督促每两个月至少一次清洗油烟净化设施,保证干净,无油污,并监督正常使用。二是开展露天烧烤管理。执法人员坚持每晚6点至10点对烧烤户检查,督促使用环保烧烤炉和清洁燃料,地面铺设防火防油地毯,及时清洗油污,保持环境干净整洁,不出现噪音扰民问题。三是抓好施工道路扬尘管控,开展渣土运输扬尘集中治理21次,污染路面行政处罚4起;纠正露天焚烧行为2起。(五)高效完成数字化派遣案件处置。坚持督促派遣案件日清月结,截止11月底,全年共接收派遣案件2961件,已结案2961件,结案率达100%。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按照城市品质提升要求,门头牌匾改造提升工作有序推进。按照我区2022年门头牌匾改造方案,大队成立门头牌匾提升改造领导小组,督导完成了雍兴路和雍城大道西段共计238间,面积3220多平方米的门头牌匾提升改造工作。秦凤路书法文化商业街门头牌匾改造提升项目已完成设计、立项、可研工作,待通过审批后,将尽快组织实施。2、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紧紧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突出重点、精准发力,紧盯问题短板,查漏补缺,不断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采取“执法队员+劳务派遣人员”相结合,用高压清洗机对城区街道20条街道2300多户门店商铺墙体立面进行了高压专项冲洗,清理各类线杆、橱窗、墙体等小广告,净化美化市容市貌,提升城市“颜值”。对城市“六乱”问题严抓细管,划段包干责任,从早7时到晚9时强化管理,采取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重点街道集中治理,难点问题攻坚治理,解决了许多城市管理短板问题,市容环境管理水平显著提高。4、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我队派驻派帮扶干部1人,担任姚家沟镇亢家河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和第一书记。派出37名执法队员包抓糜杆桥镇5个村125户贫困户451人的帮扶工作,做到定期入户帮扶,宣传乡村振兴政策,帮助产业发展。全年投入帮扶资金2万元,购买帮扶村农产品0.5万元,帮助销售农产品1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我区规划区内设置的市场运营存在缺陷,缺少大众化、有规模、固定式的便民市场,导致规划之外的小型自发聚集摊点逐渐形成规模,成为非法马路市场,便民摊群点设置存在实际问题。2、群众对噪声扰民的投诉数量每年都在增加,特别是公园广场的广场舞、秦腔自乐班、乐器演奏爱好者投诉多,多次纠正治理,效果不明显,投诉群众和噪声制造者双方都不满意,群众反映的噪音扰民问题解决缺乏措施.3、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未能真正形成,工作点多面广,管理后易出现反弹现象,整治容易,巩固成效不显著,有待加强。(二)改进措施:一是合理规范设置便民摊群点,完善经营设施,使摊群点管理不断提档升级;明确职责,强化部门联动。各有关部门要依据法定职责,加强对便民摊点的监督管理,各司其职、加强联动,使其规范经营,协同推进。二是加强社会生活噪声监督管理工作。细化任务,建立部门联合,加强与生态环境保护、公安等部门协同合作,加大对各辖区督促指导力度,形成“齐抓共管”良好局面。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项整治。在城区噪声扰民现象较为突出的广场舞场地、KTV(酒吧)集中的街道加强监管力度和巡查频次。三是加快城市管理长效管理机制的完善和实施,政府方面应加大资金投入,设置便民摊群固定设施,在管理方面全面落实街长制,各司其职,共同推进城市管理。四、2023年工作思路一是严格内部管理,狠抓队伍建设,强化思想作风纪律整顿,切实提高全队的整体素质,锤炼出一支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过硬队伍。二是合理规范设置便民摊群点,完善经营设施,使摊群点管理不断提档升级,打造成为城市亮点,更好的服务市民群众。三是全面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按照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思路,组织各中队开展城管执法示范路、示范点等创建活动,班子成员、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城市管理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