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凤翔区> 宝鸡市凤翔区特殊教育学校

宝鸡市凤翔区特殊教育学校

发布时间: 2023-03-30 14:09
单位名称 宝鸡市凤翔区特殊教育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康复训练。
住所 宝鸡市凤翔区城关镇小沙凹村委会西侧
法定代表人 薛钊
开办资金 60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凤翔区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2.81万元 601.78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凤翔区特殊教育学校.公益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坚持把脉定向,铸牢发展成长之魂。学校立足岗位实际,以“爱在同一片蓝天下”为办学理念,坚持“点亮心灯、温暖人生,倾心守望、爱润花开”的宗旨;以“温度、色彩、力量、希望”为校训;以培养学生“四能八自”为目标,即“一能自知自尊、回应关爱,二能自信自励、心有阳光,三能自律自理、适应生活,四能自立自强、融入社会”;以教师队伍建设“四有”为标准,即“一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二有高尚的教育情怀,三有精湛的专业学识,四有忘我的大爱之心”,营造“宽容、尊重、帮助、悦纳”的校风,厚植“爱心、信心、细心、恒心”的教风,着力培育“幸福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学风,力争把特教学校办成一个体现社会文明、人道、慈善、福利的教育窗口,让特殊教育成为凤翔教育的靓丽风景。2.坚持综合施策,务好教育教学之本。学校坚持教学研究和教育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和主题活动相结合、校内教学和送教上门相结合、专家指导和校本研修相结合,坚持“因材施教、一生一案、挖掘潜力、补偿缺陷”的原则搞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学校通过开展“我会系鞋带”、“穿衣我最棒”等活动,促进学生基本生活能力的提升,成效显著。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先后赴宝鸡市特殊教育学校、宝鸡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公园,组织开展了“出校门、开眼界、促融合、练社交”为目的,以“融入社会健康成长”为主题的亲子研学活动,发展了学生能力,扩大了学校社会影响力。学校紧紧依靠和发挥区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优势,依据省市相关规定和要求做好学生入学评估和就学安置工作,合理课程配置,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分别从医疗干预、培智教育、康复训练、技能培养几个方面同时发力,坚持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趣味运动会、主体化教学、早午操个别化教育教学活动。凤翔区委组织部在我校举办举行的“2022年‘关爱呵护走进特教’庆‘六一’文明实践活动”,更进一步的推动了普特融合活动的效能。3.坚持团队培养,提升教书育人之能。学校尤其注重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教育管理,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学习渠道,研训结合,德能一体,依据“走出去,引进来”的培训思路,校长薛钊努力奔走,开展与西安市启智学校、宝鸡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线上课堂交流,提升教师团队教育教学技能;杨小荣、李少锋等老师前往宝鸡市教育学院等地参与线下培训,通过专家引领、政策解读,更进一步明确了扎根特教的信心和决心。4.坚持拓展延伸,照亮孩子前行之路。学校在不断优化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能力和水平的同时,注重了学校内涵发展,按照国家《“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要求,依据“精准施策、分类推进、促进公平、实现共享、尊重差异、多元融合”的原则,经过考察研究论证,在加大特教资源中心建设的同时,结合学生教育需求和实际出发,流转土地1700平方米,投资26余万元建设劳技实践中心,一期开发设置了种植、烹饪、洗衣等项目,扩大了教育覆盖面,丰富了教育内容,力求在全面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学生自食其力融入社会、寻求就业机会方面有新的进步和突破。学校投资13万元更换升旗台、搭建学生展示自我风采、彰显自信力的表演舞台,投资32万元的盥洗室、洗浴室今冬已正式投入使用,为孩子成长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帮助。5.坚持示范引领,履行社会担当之责。学校坚持开展“亮身份、比奉献”活动,积极投身社会志愿活动,全体教师自觉参与凤翔区“创文”、“创卫”、小区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学校坚守“义务教育有保障”的底线、红线,全面宣传并落实相关政策和措施,出色完成了已脱贫家庭学生结对包抓帮扶任务,发放资助金和生活补助、交通补助等累计逾10万元。学校重视随班就读学生指导、送教上门学生“一生一案”、在校就读等方式,全面保障适龄残疾儿少完成学业,守牢“两不愁、三保障”的底线要求。副校长郭英同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加入驻村干部行列,宣传惠民政策、美化乡村环境、振兴田间地头新产业,为乡村振兴工作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学校注重宣传引导,进一步浓厚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特教事业发展氛围。2022年3月,知名凤翔籍企业家(遵嘱不记名)捐赠全体在校51名学生每人400元生活资助金,余款添置希沃智慧黑板一块,合计5万元。学校为彰其德行,扬其义举,铭其助学之功,希沃教室特取名德厚室。2022年6月1日,由陕西兴盛达印刷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闫万利、陕西西凤艾特包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常红梅、宝鸡铭星印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婷等企业爱心人士慷慨解囊,共捐资人民币5万元。学校遂扩建提升心理咨询室,以惠学生,学校感念企业家心系特教,故取名德馨心理咨询室。6.坚持统筹兼顾,守住健康安全之门。学校始终把疫情防控作为学校安全防护工作的重点,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确保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依据疫情防控形式要求做好线上线下教育教学工作,利用微信群、电话、班会、电子显示屏等对师生及家长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同时学校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消杀、登记”等门禁制度,并坚持每天3次进行校园保洁消毒,加大了督导检查力度,严格执行了师生健康监测信息日报告、零报告等制度,多渠道教育引导师生、家长避免去疫情风险地区,确保师生“零感染”,建立好了学校师生等人员基础信息、疫苗接种、中高风险区摸排、管控、核酸检测等台账,更进一步完善了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抓好了日常演练,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并依据季节特点抓好学校食品安全和各类传染病防控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学校先后获得“2021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2022年度中小学校班子管理效能考核优秀单位”、“2021年度乡村振兴先进单位”、“巾帼文明岗”、“凤翔区中小学校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校”“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2.办学条件有待改善。(二)改进措施1.加大特殊教育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度,激发教师奉献特殊教育的工作热情,创新工作思路,提升学生生活劳动技能水平,为其走向社会做好铺垫。2.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全方位支援,提高学校软件和硬件建设。四、2023年工作计划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职工责任意识和集体观念学习力度,在我校领导干部和教师队伍中形成勤奋学习、乐于工作的良好氛围;加强队伍建设,将师德师风学习、专业知识培训工作相结合,继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采取浸入式跟岗实践,专家引领,课题带动等方式,虚心学习兄弟学校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业务能力,寻求对学生针对性康复训练的创新突破,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绝对忠诚、做事敢于担当、为人正直干净、作风尤为过硬、精神昂扬奋发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2.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将继续加强班子建设,更新理念,转变思想,学习前沿管理理论和经验,特别学习发达地区特教工作管理经验和科学方法技巧,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全方位支援,提高学校软件和硬件建设,推进我区特殊教育迈上科学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学校先后获得“2021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2022年度中小学校班子管理效能考核优秀单位”、“2021年度乡村振兴先进单位”、“巾帼文明岗”、“凤翔区中小学校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校”“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学校党支部现正积极创建“宝鸡市中小学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校”。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1.宝鸡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价值4500元的蜜儿餐150袋;2.西凤集团团委捐赠价值10000的学生体育用品;3.先秦陵园博物馆捐赠价值2000的学生学习用品;4.知名凤翔籍企业家为在校生(51人)每生捐赠400元、一台价值30000元的智慧黑板;5.凤翔区民政局捐赠价值1000的学生体育用品;6.凤翔区残联捐赠48个书包,价值1680元;7凤翔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捐赠捐赠10个书包,价值300元;8.凤翔区慈善协会捐赠价值1300元的学生食品;9.陕西兴盛达印刷包装有限公司捐赠现金20000元;10.陕西西凤艾特包装有限责任公司捐赠现金20000元;11.宝鸡铭星印务有限责任公司捐赠现金10000元;12.宝鸡国钰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为“六一”活动赞助舞台费、音响费等合计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