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高中学历教育。 | |
住所 | 宝鸡市东开发区高新大道29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长虎 | |
开办资金 | 1675.3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450.56万元 | 2467.5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7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宝鸡市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提升思想境界,优化师德师风1.突出党建引领,提高思想觉悟。深入贯彻市教育局《宝鸡市师德师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扎实推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党建引领,制作党建专题展板16张,组织党员团员教师到冯家山水库等红色基地学习考察,教育引导党员教师,提高思想觉悟。2.深化教育培训,改善师德师风。学校始终把师德作为评价教师的首要标准,把教师专业能力作为评价教师绩效的重要指标,不断深化师德师风教育。坚持学习为先、教育为主、典型示范、制度跟进、排查整顿的师德工作机制,利用暑期学习会、开学典礼和升国旗仪式,隆重表彰45名高考特殊突出贡奖教师和84名年度优秀个人,嘉奖各类德能突出的教职工。实施师德师风教育三年行动,深入开展“六对照六排查”师德专项整顿,与教师签署师德师风承诺书,在评优树模、编制转换、职称晋升时,坚持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及时通报违反校规校纪人员,正风肃纪,优化教风。3.创设机会平台,助力专业发展。以涵养从教情怀、强化专业素养为主题,深化“43210”校本强师工程,做优错时直播教研活动,专题开展高考试题研究和模拟高考试题竞赛,17名教师命制的试题获得市级奖项,增加学科组集体备课次数,教师累计听课12000多节次,青年教师上研练课260多节次,落实新教师“导师带教制”,夯实岗前培训和“五个一”过程培养,70多名青年教师参加基本功比赛。组织全员参加新课程、新教材培训3次,继续为教师征订专业期刊,全年用于教师发展经费超过公用经费的6%。(二)强化内涵发展,确保育人质量1.德育工作亮点纷呈。不断丰富德育载体,践行“新时代•新德育”行动,大力开展爱党爱国、遵规守纪、民族精神、科技创新、心理健康等系列主题专题教育,通过晨会、晚写、户外班会等方式,持续深化学风优化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大力构建全员、全程和全方位德育体系。开展青铜器博物院和“保护母亲河”远足研学活动,开展“喜迎二十大”“我们的节日”和“纪念英烈”等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厚植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完善了值周制度,实行24小时无缝管理,以更加细致的过程管理推动学风建设迈上新水平。2.课程改革稳步推进。开齐开足国家标准课程,完善了“筑梦卓越”校本课程体系,根据新课改要求,实施五环教学法,启动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理性科学选科。认真落实文明卫生城市创建工作要求,关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远离智能手机”专项治理,优化作息时间,全力创设静雅公寓环境,保障学生睡眠质量。强化作业和课外读物管理,坚持一科一辅配备原则,施行分层作业,做实“小题精炼”和“限时训练”,采用团队+导师制培优,强基班和筑梦班形成动态竞争机制。3.五育并举特色鲜明。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常态化督促体育课教学和体育队训练,丰富“阳光体育”载体,开设心理健康课,深化青春期教育,落实健康监测反馈机制,肥胖症、近视率稳中有降。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丰富“第二课堂”和学生社团活动,举办体育“喜迎二十大,一起向未来”校园体育艺术节,为学生展示才艺、展示集体凝聚力创设机会。(三)建设“五个校园”,突出环境育人1.加大投入优化环境。以“五个校园”建设为契机,争取市财政和理事会1100多万专项经费,改造校园中心广场,对教学楼地板进行防滑处理,实施爱眼护眼工程,美化了部分校园装饰,消除建筑物渗漏现象。坚持服务育人、持续开展优质服务行动,不断改进后勤服务、供餐保障和工作环境,师生、家长对后勤服务满意率保持在90%以上。时刻保持安全警惕,坚持教育预防和排查整改并重,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并举,不断加固校园安全防线,全年校园平安稳定,没有发生安全责任事故。2.广泛开展帮扶交流。积极落实城乡教育联盟帮扶任务,选派7名骨干教师组团式帮扶镇巴中学,组织教师4次赴太白中学“送教下乡”活动。同清华大学等30多所“双一流”大学保持人才培养共建关系,累计收到50多所知名高校的喜报或感谢信。3.落实责任确保安全。落实全市防疫举措,采用闭环管理,家校联防联控,科学精准做好校园传染病防治。注重教育预防为主,加大人防、物防、技防力度,实施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聚力做好心理安全、交通安全和食品安全,坚持每月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每学期开展一次消防应急演练,强化门禁管理和24小时校园巡察,整顿校园安全隐患17项,规范校园及门口车辆停放,营造了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全年学校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学校荣获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学校、陕西省智慧校园等荣誉。2.组织党员和教职工参与“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系列活动,规范开展“双评”和“三培养”,表彰年度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28人,树立身边典型,提高思想觉悟。3.强化骨干体系建设,承办全市高中语文与生物骨干教师“浸入式”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赛教和优课推评,4名获得省市级教学能手命名,4位老师的创新课例被推向教育部平台展示,8名老师入选省市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全年教师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115篇,出版专著1部,申报省市规划课题13项,确立校级小课题53项。4.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各科优秀率均超过85%。高考4名学生圆梦清华,一批本科上线率保持在90%以上,301人取得600分以上优异成绩。5.成立艺术发展中心,完善特长发展培训体系,2名足球特长生、1名美术特长生被清华大学录取,15名学生以高水平运动员考入知名大学。足球队和篮球队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女篮夺得全省锦标赛亚军。1名学子获得奥赛省级一等奖,3名学生获得海亮杯全国地理竞赛奖项,模拟政协获得全国“优秀展示团队”,300多名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教师队伍建设还需加强。2.优生突破方面仍需下功夫。(二)改进措施:1.学校还需进一步争取财政编制,吸纳优秀应届毕业生和优秀骨干教师,为学校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主动适应新改革,长线布局,精细落实,发掘每个有潜能的学生,争取让更多的宝中学子考入“双一流”名校。四、2023年工作计划(一)党建引领,培根铸魂,持续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发展1.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四个自信”,强化“四个意识”,涵养教育情怀,优化工作作风。2.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开展评优树模和表彰奖励,实施人文关怀,落实“五环”课堂教学,坚持靶向教研,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职业幸福。3.深化“43210”校本师训工程,强化骨干体系建设,教师培训费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100篇以上。(二)特色示范,精细管理,稳步推进育人质量全面发展1.落实“新时代·新德育”铸魂行动,培育“新德育+大思政”育人品牌,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体系,减轻师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推进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平稳落地,实施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改革,学生学业水平优秀率80%以上,高考升学率保持高位。3.实施“新时代·新高中”创优行动,压实“五项管理”,深化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综合改革,丰富校园文化和社团活动,学科竞赛成绩较上年有所提高。(三)科学谋划,示范带动,着力推进服务交流优质发展1.更新基础设施,加强智慧校园和绿色校园建设。开展“三爱三节”和垃圾分类,建设节约型校园。筑牢校园疫情防线,落实“平安校园”长效机制,确保安全稳定。2.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落实城乡教育联盟帮扶任务,开展“送教下乡”。坚持开放办学,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引领全市高中教育优质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