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略阳县>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略阳县分校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略阳县分校

发布时间: 2023-03-30 11:19
单位名称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略阳县分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业培养中等学历农业人才,促进农业发展。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农业经济管理学等学科中专学历教育及农业专业技术开发,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和相关社会公益服务。
住所 略阳县东关李家院
法定代表人 祝海生
开办资金 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略阳县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6.97万元 126.3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现报告如下: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略阳县2022年度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通过“云上智农”注册201人,取得学籍201人。设种植、养殖两个专业(班),按照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大纲,实行线上线下融合的培训方式,并完成拓展培训、跟踪服务等培训环节,任务完成率100%,学员满意度、评价率达100%。按照“德、勤、学、业、绩”综合考核,经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办、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公示无异议,全员通过本年度考核认定。同时强化农民田间学校的管理,推荐认定市级农民田间学校6家,并长期开展督导检查。本年度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受到省农业农村厅高度肯定。(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以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主线,全年开展技术培训169场次,培训5882人次。其中开展全县资源整合培训12期,累计培训568人次;高层次专家服务团开展活动10期,累计培训400余人次。并结合产业发展技术服务110体系平台包抓指导,合力推进镇村农民科技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有力促进当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和社会反响。(三)建立农业专家服务团队,开展包村技术指导。为充分发挥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技术优势,迅速准确解决全县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助力乡村振兴,组建了技术服务专家团及养殖、种植、中药材、食用菌等11个技术服务小分队。通过以农业专家服务团、农业技术服务小分队、乡土专家等为主体进行一对一培训或上门指导服务,从而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指导。(四)一村一品及休闲农业监测管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专人专门负责一村一品及休闲农业的日常工作和动态监测指导工作,确保了此项工作有序开展。全年开展“一村一品”及休闲农业培训3000人次。美丽乡村休闲旅游金品线路推荐,(春季)略阳县高山油菜花海;(夏季)赏田园美景、游红色记忆;(秋季)赏金秋丰收美景、领略氐羌农耕文化、览五龙胜景;(冬季)领略氐羌农耕文化览五龙雪景4条精品休闲旅游线路推介工作;积极推荐我县五龙洞镇为全国“一村一品”食用菌产业示范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通过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及推进“一村一品”休闲农业发展,使广大农民了解并重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民的观念也逐渐开始变化,参加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的主观能动性和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在实际工作中,确保每村至少有1-2名技术干部,负责该村技术服务和产业发展区域布局协调指导工作,协助制定村级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引领产业发展方向,提供农业技术服务,解决农民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农业产业化提质增效。为我县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支撑。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缺乏资金支持;2.我县一村一品产业规模小、产业链短、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二)改进措施:1.积极争取培训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培训体系,通过开展培训使惠农政策深入人心,科技富民;2.加大一村一品及休闲农业工作专项调研,探索休闲农业园区及农旅结合的发展新模式,培育乡村产业新亮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现代农业和一村一品及休闲农业工作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开展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积极争取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项目,并严格按照高素质农民教育考核标准开展培育工作。实行目标责任考核,绩效鼓励奖励机制。按照陕西省高素质农民三年教育培训行动计划,建设标准化教学机构体系。(二)抓好“一村一品”及休闲农业监测工作。指导创建省市农业示范园区。做好已建成示范园区的动态监测管理及日常数据的上报工作。(三)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职工素质。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学习方式,强化教职工业务培训,提高工作能力,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四)做好农业系统农业科技技术培训,整合资源优势,统筹管理,做好协调。结合全县农业产业发展,围绕粮油、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服务培训。全年组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5000人次。(五)加大培训宣传力度,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工作。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人才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